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南大门屯溪区—黄山游记(一) |
[游记]黄山南大门屯溪区—黄山游记(一) |
2007-07-16 sina.com.cn |
上周末公司组织去黄山旅游,玩的很爽的说一扫前段时间的郁闷,放松心情,接近大自然,嗯,感觉空气都是那么的新鲜…… 周五下午从公司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黄山市中心屯溪区。安排好房间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向屯溪老街进军。 屯溪俗称昱城,是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地处皖、赣、浙三省边邻,率水和横江在此汇合为新安江穿城而过,故有“一半街巷一半水”的美称。东与歙县、徽州区接壤,西、北、南为休宁县环抱,面积249平方公里,是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信息中心。 据传三国时吴国威武中郎将贺齐为了征伐当地的少数民族“山越”,曾屯兵溪上,屯溪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秀丽,是一座古朴幽雅、近似山庄的古镇,也是昔日的徽商重镇。区内有被称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的老街、邻建屯溪老大桥、临江公园、戴震公园、仙人洞、小龙山等景点,人文古迹有程大位故居、程氏三宅、戴震纪念馆、黄山市博物馆等。市区东郊的花山怪石嶙峋,崖穴错列,石刻众多,众多石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谜。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访问屯溪时,就曾经兴致勃勃地到此一游,并亲笔题写“花山迷窟”。 屯溪物产丰富,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等品种繁多。有文房四宝、竹编、竹器、漆器、陶瓷工艺品。徽州著名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绿牡丹等名茶,三潭枇杷、徽州雪梨、金丝琥珀蜜枣、香榧、板栗、黄山猕猴桃、干蕨等名优特产,均在这里集散。此外,徽州毛豆腐、蟹壳黄烧饼、臭豆腐等风味小吃,亦为中外游客所青睐。 屯溪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元末清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 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老街第一楼,光听这招牌,就觉得大气。可惜人太多了,我们只好选择了旁边的“美食人家”,人也多的要命,还要凭号排队。 很传统的装修风格。菜以小吃为主,价钱适中,但是分量比较少。考虑到明天还要爬山,为了保持体力,我们只好放弃小吃,点了9份菜,吃的很爽的说,呵呵。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0774ef5010003ak3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