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记忆 游览千年古镇——许村,面对那或完整或残缺的各种历史建筑,听老人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传说,于恍惚间好象进入了许村昔日的繁华。 在路上 从安徽歙县出发,到许村约有20公里。青石板官道多为沿山而建,一侧时有村庄出现,绿树掩映下房似水墨,美如国画;另一侧山坡下多是宽阔清澈的溪流,溪中星星点点缀有绿色沙洲,溪边洲头时有白鹭飞翔;溪流对岸又是青翠平缓的山丘,万翠丛中掩映着白墙黛瓦的村落,愈远愈美,仿佛已入仙境。忽然看见光滑陡峭的石壁刀仞而立,阳光下一道道白光闪烁,那是泉渗石上洇洇漉漉,到崖下,便可看到叮叮咚咚一线细流......诗人李白乘舟经过时,就留下“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等佳句。 在村口 令人惊奇的是,滩上的那一大片水口林。由于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树种类别,使得村口这片古木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如花冠铺遮大地;有的又如千手巨佛,无数巨臂伸向天空,仿佛要摘天空的星云......这就是许村的“沙堤晚翠”一景。其间有土地庙,为合供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庙,又处在水口林中,肃然槠蛔讲嗌栌心镜剩ざチ汉崮旧峡逃卸粤4送せ褂幸涣煌#?lt;/FONT> 此时眼前豁然开朗,三面青山环抱,“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苍翠蓊蔚的林中,纵横奔流的石涧,连绵百里的茶坡,布局精巧的村庄,笼罩在烟雾当中,颇有进入了桃花源的意味。溪上舟楫穿梭,渔歌对答;岸上浣织就影,嬉戏成趣,构成一幅“西溪渔唱”的美景画。路边一座水车发出“吱吱”声,不紧不慢,悠然而转,随流水而走,仰清风而吟,颇得佳趣。村口还有一座别致的三孔石桥——升平桥锁住许村,纳福聚财,可使许村立于“万古不败之地”。桥上爬满绿藤,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宛如天成。要进村还得绕过“忠烈庙”,这是许氏后裔为纪念“安史之乱”时的睢阳太守许远而建,院内古柏虬枝,香火终年不断。 在村中 “溪流潺潺屋前过,绿树轻摇水下影。四季花香令人醉,清晨鸟语随梦来”,这是对整个村落布局的写照。两座明代牌坊立于高阳街街头,两侧民居重楼叠院,鳞次栉比,高大的马头墙,粗犷古拙。这是许村最繁华的街巷,有“十里许,十里长街”之赞誉,600多家店铺人流会集,商贸发达,八方闻名。酒肆、茶楼、商铺旗幡招展,灯笼高挂...... 踏进一民宅的厅堂,一几、一案、一瓶无不透出商贾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可以想象当时的或儒或贾,四处奔波中,功成名就时,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穷其土木,才构建起着一幢幢精巧的民居建筑。参观宅院里的每一个角落,娓娓述说着天井厅廊那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上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神话传说等,不禁感叹着要多少个能工巧匠,要多少次刀刻才能成就那方寸之间的达官士子踌躇满志的神情,才子佳人曼妙流转的眼眸。 村中祠堂有百余座,规模最宏大的是总祠——一本堂,建于明代,占地5余亩。山门形制是民间祠堂“五凤门楼”,翼角张扬,若大鹏欲飞。大门两侧是庄严威武的石狮,高达二米。宗祠大门紧闭只有遇到宗族大事时方可开启。从山门右侧,宗祠附属花园院门而入。院中五棵桂树高达20余米,枝繁叶茂。从花园侧门进入祠堂,气势恢弘,布局严谨,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共两进三层,靠大门处是一个大型天井,地面全由青石板铺成,两侧各有一游廊向内延伸。拾阶而上,是一个大厅。祠内凡木制构件均乔装雕塑,有“双凤朝阳”、“九狮滚球遍地锦”、“出淤泥而不染”、“八仙过海”和花鸟虫鱼等图案。这些雕刻工艺精细,栩栩如生,采用当地特有的立体雕工手艺,一层更比一层深,精美绝伦。 镇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水路陆运码头,集廊桥、牌坊、亭阁、客栈和驿站等建筑于一体。登大观亭俯瞰许村全貌,远处群峦叠翠,连绵起伏,云蒸霞蔚,沿谷而下的两条溪流,像两条巨龙奔腾在青山之间;近观竹幽柳翠,花香鸟语,黛瓦灰墙间烟袅云曳,商贾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幅活动着的“清明河上图”。许村历代重教兴学,文人辈出,其大观亭就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所,许多写许村的佳作就被刻入碑文,以留后人共享。每逢农历初五、初十凌晨,四周到处是挑着货物急匆匆赶往许村参加集市的山民和商人,商埠码头每逢集市,停泊的船只多达三五百。 民俗活动 许村人杰地灵,村中庙宇有几十座,俗话说“有庙就有会”。每年庙会不断,大多是祈求神灵保佑苍生,降福驱邪的。其规模最庞大的庙会活动是“闹元宵”了。举行活动之前,村里老少分成四组:一组用水稻桔梗编制成几十米的巨龙;二组用毛竹、绵纸、蜡烛做成重约四百斤、高五米的关公大刀;三组负责大大小小的狮子滚绣球项目;四组负责十二月花灯、踩高跷、划旱船等项目。祭祀时,先要放鞭炮、敲锣打鼓、鸣奏喇叭,而后按着龙、刀、狮、花灯排序,整个队伍长达1公里,走街穿巷过野,宛如巨龙时而昂首吞云,时而俯首翻腾,煞是壮观。祝愿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商人在外四季平安、生意兴隆。 后记 许村是一部厚重的书,初读许村也许和其他村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读不出他真正的内涵。因为这部煌煌巨著,有那么广博的内容,有那么深邃的底蕴。只有细读,才可品出许村千年古镇的内涵和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