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潜口民宅博物馆旅游攻略歙县歙县旅游百科全书. |
[游记]潜口民宅博物馆旅游攻略歙县歙县旅游百科全书. |
2008-04-12 blogtt.com |
潜口民宅博物馆景区景点介绍: 潜口民宅博物馆座落在黄山第一峰-----潜口紫霞山麓,地当宁、赣、沪、杭进入黄山之要道,依山傍水、环境优雅。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博物馆”,内有明、清两代最典型的各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等古建筑群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古井、古匾,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日:“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 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单位先后在此拍摄制作专题片及电影、电视剧,如《中华文明五千年》(日本)、《八千里云和月》(台湾)、《无梦到徽州》、《王稼祥》、《血滴子秘史》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走进潜口民宅,犹如走进五百年前的徽州…… 在黄山第一峰--潜口紫霞峰麓,一座明代古村落掩映在清山绿水、竹林树影间,背山面水、依山就势,桥、亭、牌坊、民宅、祠堂……错落有致。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前去探访这座纯明代山庄,感悟先民生活、领略建筑奇葩…… 跨过山门,要经过一座单孔跨溪、玲珑秀美的石拱桥,“荫秀桥”三字一半阴刻,一半阳刻,又叫阴阳桥。我们悠闲地拾级在古朴的是阶上,处处是盎然绿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尽情感受着徽州古村落“人与自然”的和谐。眼前,一座牌坊横道矗立,这座牌坊不但雕刻极其精美,而而且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徽州牌坊顶端龙凤榜上一般刻着“恩荣”、“圣旨”、“御赐”等字,这里却雕刻着一个吡牙咧嘴的鬼和一只古代量谷物的方斗图案,“鬼”与“斗”和成“魁”,反面则为一副“月宫桂树图”,寓意魁星高照、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徽州崇文重教的浓郁风气,无怪徽州文运昌盛、人才辈出、文化灿烂,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在“善化亭”,我们驻足小憩,琢磨着横梁上“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墨书题记的含义。 民居、祠堂、牌坊堪称徽州古建三绝。这里积聚了象征族权的祠堂、达官贵人的府第、普通人家的民宅,我们一一品赏,对这部活的明代建筑学专著赞叹不已。“曹门厅”气宇轩昂,门前八根粗大的廊柱子一字排开,高高的门槛、气派的仪们、抱鼓石.....折射出家族的显赫。“乐善堂”,是当年专供老人娱乐和商议大事的场所,徽州崇尚敬老美德,歙县许村的“双寿承恩坊”也是一个明证。“司谏第”流云飞卷的枫拱,显示出明代营造风尚,在江南明代大木中是极为罕见和珍贵的,同时也是研究宋元以后斗拱演化的珍贵实物。“罗小明宅”是一座国内罕见的明代三层建筑。“方文泰宅”为口字形四合院布局,楼梯口设有盖门,关上以后,回廊走道连成一体,这就是“跑马楼”。“马头墙”、“美人靠”......呈现出徽派建筑的共同特点,“五架梁”、“双步梁”、“搭牵”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规。“楼上厅”、“覆盆础”、“芦苇墙”泛出明代建筑的典型特性,“丁头拱”、“平盘斗”、“驼峰”、“雀替”.....即增加了建筑美感,又将力学原理用到了极至。民宅中的摆设一如当初,条几、八仙桌、东凭西镜、楹联字画......众多的楹联,反映出徽州人的儒雅风范和处世哲学,特录下一副: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潜口民宅博物馆交通指南: 4元)或打的士(35元) 到潜口民宅,进入景区游玩,大约三个小时可乘车返回市区
|
转自:http://www.blogtt.com/sceneinfo/scene31635/c508.html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