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脚下西递村 |
[游记]黄山脚下西递村 |
2008-05-22 163.com |
走过了胡文光牌坊,我们来到村中,观赏了西递村的精华。西递村古民居的外形,全部是粉墙青瓦,远远望去,绿树丛中灰白白的一片。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风格统一,造型优美,雕梁画栋,令人惊叹不矣。园林化是西递民居的一大特色,庭院内地面或铺设青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美丽的图案。一些层次较高的庭院内有假山、花坛,花坛上置盆景,栽种名花异草,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芳香不绝。在庭院的围墙上,我们看到众多精美的石雕漏窗,穿过庭院,走近大门,突出在门框上方的门罩最先扑入眼帘,门罩多呈元宝形,象征“招财进宝”,上边嵌着千姿百态的石雕、砖雕,或雕神话人物、戏文传说,或雕象征吉祥如意生动的植物。陪同的同乡介绍,徽州的砖雕、石雕、木雕在全国是很有名气的,我作为安徽人也为之骄傲。 西递村民居的内部布局颇有讲究。大多采用对称的布局。突出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在一般较大的民居中,都建有前厅堂与后厅堂。前堂是礼仪场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场所。而后厅则为长辈和女性的活动场所。厅堂大多宽敞、明亮。正中墙壁上悬挂的是大型画轴,又称中堂,一般画的是山水、花鸟,或象征吉祥如意的福、禄、寿三星。画轴之下设有条案,上面正中位置摆着自鸣钟,条案的左边摆着古瓷瓶,右边摆着精致的木雕底座镜子,古时称左为东,右为西。西递村这种左瓶右镜的陈设又叫“东瓶西镜”。导游问我们为什么要摆设“瓶镜”,我们左猜右猜都没有猜中便请教导游,导游小姐告诉我们,东瓶西镜的摆设有很深的内涵,它取的是瓶镜的谐音“平静”,体现了当时主人对生存环境的一种希望,对于那些丈夫在外的女人,这“平静”的含义是希望自己的亲人在外风平浪静,平平安安。而对那些名成功就的人,刚希望没有竞争的紧迫感、危机感,世世代代无灾无祸,平平安安的生活。 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
转自:http://jiacb.blog.163.com/blog/static/2824358220075271117104914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