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威海刘公岛、石岛赤山游记 |
[游记]威海刘公岛、石岛赤山游记 |
2007-07-19 sina.com.cn |
威海刘公岛、石岛赤山游记 文:怕瓦落地 春节到五一一直在上班,辛苦中也有收获。终于清闲了两天,可以到处逛逛了。 听到一句话:“大陆客游台湾,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跑得比马快,睡得比狗晚。”不由得有些担心,现在的旅游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幸好我们是自发组织而不是随团旅游。 黎明三点起床,还没有鸡叫,匆忙洗了洗,听到楼下轰轰的车声,知道车来了。赶快下楼集合,上车出发。睡了一觉,天大亮了,看着沿途风景,果然青山翠翠,绿树蓊蓊,一下来了兴致,睡意全无。 下车来到南山,远处一座大佛直耸云端,就是传说中的亚洲第一大坐佛----南山大佛。赶快拿出相机等物,忙得不亦乐乎。前方一座假山,孱孱流着溪水,石刻四个大字:“寿比南山”,环着青草绿树,蜂拥蝶舞,人群挤挤,煞是热闹。 匆忙留了几张影,上车前往目的地----威海。威海不愧为一座开发完整的海滨旅游城市。远远望见一片海,雾气腾腾,偶尔海边划过几艘海船,很有情调。熙熙攘攘中吃完午饭,直奔海边。只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码头上几艘巨船,停靠一边。一行人拿着票来到船上,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往海岛(刘公岛)驶去。 船上,海风呼啸,浪花四碎。放开视野,远处一片苍茫。偶尔看见一艘快艇,一闪即逝。空中无艳阳,海面上一片雾气,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海天相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大海,以她广阔的胸襟包容着一切,无论好坏,生活中人们的举措多少给大海带来了许多麻烦,但最终,都被她一一接纳消除,但同时人又给自己种下了隐忧,有一天大海怒吼,将她所不能接纳的东西返送回来,将是怎么样的后果? 前方出现一片绿,慢慢的岛上的建筑物也显现出来。下船看去,一位清朝将领的巨大石像面海而立,手执单筒望远镜,眺望远方。那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将领,气势逼人,毫无妥协之议,“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逝者如斯夫”,当年驻扎着亚洲第一大海军舰队----北洋舰队总部的刘公岛,如今以其优美的景色及悠久的历史供游人参观,当然,至今这里也是一个军事要塞。 刚来这里,感到有点奇怪,刘公岛缘何命名?听了导游的解说才慢慢明白过来,据史料记载,威海在汉代叫石落村,当年曹丕废汉立魏,汉刘氏皇族的一支为了逃避追杀,便来到了偏远的石落村,落户后,刘氏以出海打渔为生,并经常到刘公岛上垦荒种地,消暑纳凉,久之刘公岛之名便确定下来。 一路走去,来到了刘公岛博览园,这里风景怡人,却也少不了历史的痕迹。近处一座望海楼,气势磅礴,充满古色古香。爬到顶上,远观海景,一辆辆索车爬高窜低,远处起伏的山脉尽收眼底,不禁感慨:“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虽未登泰山,但此时此景,非此句不能形容。下楼而去,便是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牌匾是由李鹏总理提写的,走进馆内,却是各个年代的生活场景,肖像人物栩栩如生,有官府人物像,有市井街巷样本,有国外绅士像,有官府的契约条文,有仿真的历史场景影像,应有尽有,完全一个威海卫旧社会的缩影。 带着缅怀的心情来到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院子里,丁公当年亲手栽植的紫藤,仍枝干虬曲、绿叶葳蕤,历百年沧桑不死,庭中有冰心老人的提字:“不要忘了甲午海战!”,原来冰心竟是原“来远”舰三副谢葆荣之女…… 离开刘公岛,想起在丁汝昌纪念馆中读到的一段话:“……提督丁汝昌、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俱仰药自尽,公闻二公之亡,心为奇痛,慨然思所以自处,因诵文信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引枪衔口,发弹自击,脑浆自鼻垂注如箸,由端座不仆,观者惊以为神……"鼻中不由一酸,这文中之人便是接任的"镇远"舰代理管带杨用霖。他们无奈而又悲壮地选择了自杀,但宁死不降、宁死不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这些为国战死的英灵们,当不愧于这句名言。 一夜酣睡,次日早饭过后,乘车赶往荣城石岛。事实上,石岛并非岛屿,只是紧临黄海。本次旅游的目的地为石岛的赤山。传说中赤山以石红而得名,以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可能由于时间短暂,对于赤山的红石并未亲眼目睹,古寺、神明倒是真见着了。 顺着蜿蜒的山路爬坡直上,远远看见一坐佛像高坐山头,却是赤山明神。有文记载:“石岛湾西山上,即赤山法华院后山有块巨石,像扇门一样堵住一个洞口,名叫红门,据说在洞里居住下一个山神,叫做赤山神。赤山神很有灵应,神通广大,很得人们的崇信,逢年过节,周围几十里的人都来烧香跪拜,祈求消灾祛病,赐福保平安。”这里所说的赤山神便是赤山明神。怀着虔诚的心来到近前,明神巨大无比,要登上一百零八道台阶才能走到近前殿堂,殿堂之上才是明神真身。登高四眺,远处灰蒙蒙一片,身下一条马路如巨龙般清晰可见,此起彼伏的红色屋顶,开阔的海面上船只若隐若现,形成一幅宁静祥和的风景图。 再往下去便是法华院。法华院是胶东半岛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于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古刹掩映在碧树秀林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常年云笼霞罩,庙宇香火旺盛。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人物是张保皋,他在海上建立的霸业及至开展中、韩、日三国海上贸易,开辟了海上的“丝绸之路”。对繁荣东亚的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以讲,他既是一个能征能伐的将领,又是连接中、韩、日的文明使者。 一路走去,过赤山禅院,直奔极乐菩萨界。远远望去,一座观音像矗立眼前,高大而庄严。观音四周是以水幕环绕衬托,弧形看台东西两侧分列18罗汉石雕,中间石壁上刻有中国最大的巨型佛教壁画——《觉海慈航》,展示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慈悲济世的神通和功德。锡青铜铸造的滴水观音位于广场中心,其设计之新颖,规模之庞大,效果之独特,意境之殊胜,实属世间独一无二,非佛之宝地难得一见。稍站一会,气势恢弘、撼人心魄的佛乐响起,喷泉随节奏变换出13种奇特水型,观音菩萨自转一周。莲花座下金童玉女手托金盘从徐徐开启的门中走出,承接观音菩萨抛洒的甘露。护法的四大金刚力士口中喷出五彩火焰,供养菩萨翩翩起舞,池边的9条金龙紧跟着行云布雨,喷出水柱,高潮处水柱高度远远超过巨大的观音像,完全覆盖住观音像,阳光下水幕喷泉中折射出神奇的七彩霓虹,整个动态演示过程15分钟,场景实为壮观。 音乐喷泉结束,众人身上都沾了些福水,水气中一片寒意,随着下山的步伐,为时两天的旅游就此结束。 后记:乘车途中,一阵反思。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刘公岛主要的感受是爱国将领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怀,赤山的感受却是宁静祥和的佛教精神。自古至今,为国献躯者有之,叛国投敌者有之,宁死不屈者有之,临阵逃亡者有之。正因为有了那些正气凛然的将士,才有百姓平和的生活。此等前提下,佛教发扬光大,顶膜者日甚,信奉者心存善念,世风一片祥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5170030100081r7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