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近圣地-孔庙、孔府、孔林游记 |
[游记]走近圣地-孔庙、孔府、孔林游记 |
2007-07-21 chinamengzi.net |
早春三月的一个早上,向往了许多年的圣地就这样静静伫立在了我的面前,仰望青色砖石结构宏伟气派的大门,清乾隆帝所书的“万仞宫墙”四字用红色繁体字镶嵌在大门洞的正上方,古朴宁重,灰蓝色的天穹下孔庙象一踏厚重的历史书卷,淡淡散发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在空气里缓缓流动,由曲阜正南门大门往里看去,大门套小门一个个连环下去没有尽头的样子...... 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孔子殁后,以期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1730年(清雍正八年)火后重建的孔庙“巍焕崇闳,坚致壮丽,纤悉完备,焕然一新”,正殿及其大门仿皇宫制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孔庙南北长:东侧637米,西侧651.7米;东西宽:南侧141米,中部153米;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修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虔诚地静心片刻,随着人流如织的游客在孔子后世子孙的引领下踏过孔庙高大的门槛我进入了这片圣地,仿佛人也整个地被净化了一般,可以看出,导游先生很得意于自己为孔圣人的后世子孙,那种发自内心的膜拜和崇敬让人看了心生感动,那种感觉我很想用孔庙里1200余株古老粗壮历经沧桑而又依然挺拔高大的古桧柏来形容,那种高度,是需要平凡如我等人氏来仰望的,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高大的古桧柏面前,我渺小如一颗小草,在厚重的历史面前,我微弱如一粒轻的尘埃,在无处不在的儒家思想面前,我有幸我一直遵循着“仁而爱人”快乐地做着一个最初做为“人”字的人生活在这喜乐哀愁各自参半的人世间,因而走在这片圣地上心里格外地塌实和安稳。极喜欢孔子的《论语》以及里面思想的博大精深,单就“学问”一词,很认同南怀瑾先生的理解和阐释,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南先生讲“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学问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那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 这就是学问。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要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不但通俗易懂,而且易于与人接受。 从孔府后门出来,我们驱车驶向曲阜城北的孔林,孔林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宽44米。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近10万株。在孔子墓的一侧当年有三间草房,那就是孔子大弟子子贡当年为师傅守墓的地方,当年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墓六年,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是执行孔子仁爱思想最彻底的一位得意门生,其对师傅的感情也格外深厚,子贡死后也葬在了师傅的旁边,永远陪伴在了师傅的一侧,听来感人至深,现在游客看到的三间砖房,是后来建造的,那三间草房早已成为了一种历史。 |
转自:http://www.chinamengzi.net/Travels/tykb/200705/997.html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