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孔林旅游孔林游记孔林评论孔林周边酒店孔林图片 济宁自助游.

[游记]孔林旅游孔林游记孔林评论孔林周边酒店孔林图片 济宁自助游.

2008-06-10    chinahotelsearch.com

游孔林 (匿名)

孔林

林园如此幽深,让清醒的灵魂迷失,让迷离的灵魂更迷,让孤独的灵魂寂寞,让寂寞的灵魂思索。这同样也是一场心灵之旅。从生之门跨入,进到死亡之冥府。

墓地平缓起伏着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坟茔,昭示着墓主的身份与地位吧。身分跟随着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谁说没有烙印呢。贫与富,贵与贱,荣与辱,高与低……对比何等鲜明。但是人一旦只剩了灵魂,脱离了尘俗的观念和羁绊,是否灵魂就都是平等的呢。同样享受着这片土地,花香,空气,阳光……嗬嗬,灵魂也许不需要这些尘世的东西来作陪衬的,灵魂只是自由透明的无形无色的自在物。灵魂御风而行,不呼不吸,不饮不食,不思不想,不感不受,不眠不梦,不喜不悲,不忧不伤,不卑不亢。它只是静静地默默地注视着虚空世界,注视着这个因爱而生为爱而存在的虚空世界。一切都那么明了自然,清澈恬淡,没有矫情掩饰,没有做作虚伪,和谐与吉祥的光芒温柔照耀着,长明不灭,鲜花暖洋洋盛开着,馨香笼罩着一切;没有季节,没有四时,也没有风霜刀剑严相逼;没有诉讼,没有竞争,没有厮杀,没有血腥残酷的战争。那个世界,灵魂的世界,我观,安宁。

路,悠长曲折。走出桃花扇的嫣红,走出遮天蔽日的长青松,这里当属于林子西侧了。槐树柳树杨树多起来,遮天蔽日的松柏少了许多,开始有淡淡的阳光照进来。眼前开阔明亮起来,鹅黄的柳梢会有唱歌的鸟儿飞来飞去。麻雀显得自在闲适,但是淡蓝淡紫的野花依然无穷无尽地蔓延着。我想,这大概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吧,或者就是一种精神!她寓意着孔子的精神生生不息,孔子的思想永不衰败凋零,孔子的学说代代相传惠及子孙千秋万代,也可以理解为以孔子的思想学说为指导的个人乃至国家,可以无限的繁荣昌盛。

忽然想起在孔庙大门口时听见导游的介绍,并且每个导游都有一句什么孔子是讲和谐讲中庸的,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如此之类的解说词。着听来倒是亲切呀,因为,这是时代的最强音了。孔子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也该是知足满意的了。他的学说生前没有得到推行实践,他为实行自己的大道而周游列国历尽艰难困苦,最后郁郁而终。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学说终于在此后的上千年间得以传播实行,不仅在中华大地,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学习,研究,信奉,推行,实践着他的仁爱,中庸,和谐的思想。正像这些不知名的花儿一样,繁衍着,盛开着,绽放着,那么顽强,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么芬芳美好,那么具有冲击力。他的思想内含之丰富,境界之高尚,就像这些完美的花,这些花儿组成的完美的画面一样,令后代人纪念他,追思他,祭拜他,景仰他。真可谓泰山之高,流水之长啊,真可谓德与日月,行比天地啊!

行行止止,终于到了孔子墓跟前。一个独立的院落。据说最初孔林也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院落一样,里边埋了孔子,孔子的儿子和孙子。后来才有孔氏家族后人陆续埋葬在此,形成了家族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家族墓地。

一进院门,便是一个化石和一个纪念亭。这是与孔子的学生子贡有关的故事。化石是一段楷木,石碑上刻有“子贡手植楷”几个字。说是孔子去世的时候,只有子贡不在身边,而在外经商。听到消息后从南方赶回来,手里拿着一段楷木作为哭丧棒,因为泪留的多了,滴在楷木上楷木就活了,子贡就把他栽在孔墓前,长成参天大树,后来不幸遭雷击,木死了。有好事者叫人就按照树枯干的样子画下来刻在石碑上,现在就供奉在亭子里。只是一到阴天下雨,那个石碑就会渗出很多水渍露珠来,仿佛眼泪一般,人们就叫他滴水碑或者泪碑,而遭雷击过的树后来就变成了化石,那个形状很是奇特,无法描摹的奇形怪状。它的表面已经被人手摸得很光亮了。子贡自己也就在老师墓西侧搭建了一个茅庐守丧,此处就是“子贡庐墓处”,有碑刻纪念。孔子生前是弟子如儿子,弟子们也是像儿子一样孝敬老师。别的弟子守丧三年就走了,他却一直守了6年。子贡可谓了不起的学生,有口才,善辩,还有政治才能和经商才能。对待老师如此尊敬,真可谓孝子呢。看来礼仪还是要讲的,时人应当加强孝道的教育。

孔子的墓墓碑有两块,前一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碑,那个“王”字,中间一竖拉得很长,有圈起坟墓的一圈短墙遮挡住了下边一横,说是怕历代帝王来看时引起不愉快的感觉。“大成至圣文宣王”是孔子获得的最高封号。后一块只有三个篆字“宣圣墓”。在墓的左侧,是子贡庐墓处,右侧是伯鱼墓,在伯鱼墓的前边,是伯鱼儿子的墓,都是很高大的土坟包。据说这样的墓葬形式很特殊的,名曰“携子抱孙”。我想,这又是和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有关吧。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孔子的家族中,有八代都是单传,八代以后才逐渐改变孤独一枝的状况,兴旺发达起来。这个墓葬形式,如果是按照风水来说,应该是为他的后代繁衍奠定了基础。孔子的儿子比他先死。这无疑是个悲剧。但孔子对待弟子也是像对待儿子一样,所以他有三千弟子,他又是幸运的了。他的学说之所以流传,不就是有赖于他的遍及天下的学生么。查阅一下,今天,世界上孔姓已有400万人,国内有300万人,韩国、日本等东亚乃至欧美诸洲都有孔姓出现。并且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归入到曲阜孔氏家谱之中。至于文庙、夫子庙或孔庙,在全世界有华人处遍地开花,尤其近两年,大陆也罕见地出现了“孔子热”、“论语热”,孔子学院和研究院应运而生。曲阜祭孔一年比一年盛大。这回我到孔庙时,就正好赶上清明祭孔仪式,虽然不得亲眼看见,但仍可看到仪式后的遗留,大成殿的石栏杆上,系着一朵朵红黄相间的绸花,还有彩带飘飘,有些工作人员正在收拾铺在地上的红地毯。可见其家族的规模依旧,影响依然。因为孔子对人类社会进步、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所以才有了后人无数的咏叹:圣人,至圣,未有生民,万世师表,“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庙立有元代封大成至圣文宣王碑,碑文中这样写道:“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而米芾的《孔子赞》,更是通俗明白:“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转自:http://www.chinahotelsearch.com/travel/review_detail/243313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