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回乡路游记 |
[游记]回乡路游记 |
2007-08-02 163.com |
思维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别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伤民众的心 字号: 大 中 小 回乡路游记 我的家在五寨,每年总要回上几次的。7月初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从忻州启程到五寨走忻五旅游线既为没有损坏的柏油路好走,也为了这路基本上处于群山环抱中可以避开越走越热的炎炎日头。 这道路已经走过无数次了,以往也未发觉它有让人留连驻足的入胜之处。可这一次的行程一路上的景象深深映入了我的脑海。 刚出忻州城区在一个叫杨胡的村子外我就被沿路的叫卖声吸引,沿路摆的摊子上堆放着刚刚摘下来的金黄金黄的杏,紫红紫红的李,白里泛黄的香瓜,还有绿里飘红的桃,引得过往车辆每每停下来人们或尝或买,没有一个空手归的。因为它的鲜更因为它的主人们热情厚道,买的人不会因为多几角钱而计较,卖的人也不会在秤杆上作鬼,在这绿意盎然的季节里顿显出一派生机勃发、自然和谐。记得在去年临近中秋我伙同朋友在路过这儿的时候,正是葡萄熟了的日子,一句偶然的搭讪,农家大爷真诚得相邀:“到地里现摘点葡萄回家过十五吃吧,很甜的!”。停好车子顺着羊肠小路,走进葡萄园里。一架一架的葡枝修得整整齐齐,猫着腰钻进去紫盈盈的葡萄一串一串抱着团挂在枝节中,那一个个紫里透红肉嘟嘟的果实集在一起,着实令人垂涎欲滴,买自然是少不了的。 现在的景象在一年前我还是没有想到的。只是近来读到了我们社长建议原平梨乡发展探索景观农业的一篇文章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一幕幕不正就是雏形吗?相信不久的将来景观农业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这无疑又是农民经济增收的一个亮点。 当车驶入宁武县境内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顺坡而上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被乌云所罩,说话间豆大的雨点敲打在车窗玻璃上炸开一朵一朵的水花,越来越密越来越急。行至半山坡时,天已经黑压压的完全盖住了地,仿佛要天地合在一起般吞掉一切。像夜晚来临时笼罩着大地的感觉晕晕沉沉的,只能看见车外天与地连成一片,打开的车灯被地上的水雾冲得犹如在云里行走一般,能见度超不过5米左右,早已超过去的车子和刚赶上来的车子不知不觉间挤在了一起,相跟着像几头老牛样在山腰上缓缓的爬行…… 回五寨走这条路是一定要经过东寨的,东寨是宁武旅游的集聚点,所有的旅游线路都从此发散开来。走着走着,眼前一片空阔、天又一片明朗仿佛没发生过任何事一般,只是一股子凉爽直向人扑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这正是通往东寨的路上,一汪蓝莹莹的碧水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池水蓝得令人心醉,这就是被誉为全国四大天池之一的马营海天池,人们盛赞这里是个天然的氧吧。站在海子边举目四望,群山环绕,绿柳拂风,远山含翠,白云飘飘,景色清幽。宁武的天池自古以来就是避暑与旅猎胜地,深得皇室垂青。北齐时代,“无愁天子”高纬陪他的宠妃冯小怜在此游猎。隋炀帝杨广对芦芽山更是情有独钟,当他还在太原当晋王时,下诏修建了“天池汾阳宫”。隋炀帝先后多次北上巡游、狩猎,公元615年,他率领文武官员、护驾军队及宫娥彩女十万余人,浩浩荡荡来到天池避暑游猎,一住就是数月之久,其骄奢不羁由此可见。隋末乱世,刘武周起兵南下,攻破汾阳宫,宏伟华丽的汾阳宫在仅仅建成九年之后便被刘武周焚毁。前几年,考古人员勘察了汾阳宫遗址,挖掘出部分宫城建筑材料,当地政府计划重新修复这座名宫。遥望汾阳旧址,不禁对历史的更迭变迁又多了几份感叹,真是胜自磨难败由奢呀。这碧波荡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历代文人游览的地方。据传欧阳修、范仲淹等皆来此游乐览胜。更有元代诗人元好问留下:“天池一雨洗氛埃,令晋堂堂四望开。不上朝允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这样的绝句来盛赞天池美景。 出东寨镇往北不远处只见青山绿水包裹着半山腰上的一个寺庙群,这便是建在汾河源头侧畔的雷鸣寺,据说当年汾河源头泉水奔涌,声如雷鸣雷鸣寺因此而得名。雷鸣寺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清同治年间修葺,盛时住僧300余人,为晋北名刹。周边原有娘娘庙等十几座香火极盛的寺庙,但在文革时期破坏了,如今的雷鸣寺是1997年重新修建的。山脚下即是汾源,新修的大理石牌楼把汾河源头挡在里面,远远只看到牌楼上“汾源胜境”四个大字,路边停放着游人们的车辆。碧水蓝天形成一幅迷人的画卷,人们无不感叹自然的神奇魅力。汾河源于宁武县内东寨镇约一公里处管涔山脚下,水出峭壁,从石凿“龙口”中流出,龙门上古人石刻“汾源灵沼”四字,即汾河正源。大庙乡楼底村后背,距“汾源灵沼”24公里之汾河沟,也是汾河之源,即是支源了。 驱车一直向北前行,顺路便可以看到神奇的支锅石。支锅奇石就在公路东侧,一块高约三米、宽约两米的巨石由两块一尺见方的小石支撑,立于倾斜的峭壁之上,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巨石犹如加盖的锅,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支锅奇石。当地传说这里是汾水之神台骀镇压河魔、指挥治水的将台。 在宁武县城西北75公里的管涔山腹地,群山森列,重峦叠嶂危崖峭壁,松涛阵阵,其主峰峰峦奇秀,怪石嶙峋,巍峨挺拨,雄踞朔方。这便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闻名晋西北的古毗卢佛道场、驰名遐迩的世界珍禽褐马鸡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集奇、险、雄、秀于一身的三晋第一名山——芦芽山。 芦芽之美,贵在自然,雄、险、奇、秀之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穿遮天蔽日之林海,听鸟鸣林幽雅静,寻珍禽褐马鸡之芳踪,攀惊险奇绝之石壁,过惊心动魄之石壁,等一览众山之佛顶,叹自然风光之旖旎,人生能有几回游?”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代,芦芽山就是驰名全国的名山。史书记载:“芦芽山,山前有荷叶坪,山后有林溪山,右有神林山,连镇诸洲。逶迤数百里。最上一峰突入霄汉。五月飞霜,千载凝水。。。。。。是或山上雨而山下晴。其树木、梵宇、奇泉怪石乃与五台山比肩齐名者也。”《山西通志》曰:“芦芽山,北岳,秀直云表。山中有三台,看花、北峰与北岳,为三胜”。“秀直云表”是指芦芽山在云端里秀丽挺拔,也即今人所说的芦芽山诸峰长突兀于翻腾起伏的云海之上,宛若葱茏茁壮的芦竹嫩芽破土而出,尖峭挺拔,嫩萃欲滴,生机盎然,翠色诱人。“芦芽滴翠”一景由此得名,并被列为宁武古八景之一。 天下名山僧占多,芦芽山还在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隋唐时代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当年绀宇精蓝,缘崖依涧,僧徒如云,香火鼎盛,盛况空前。西有芦芽山佛祖之尊,东有五台山禅室之丛,故佛教界有“先有芦芽山,后有五台山”之说.。 这样的美景在宁武还有多处,较负盛名的还有千年地火、万年冰洞,古代悬棺、栈道,马伦草原,情人谷,宁化古城,万佛洞等,因为不顺路,也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一一领略各处奇观。 但当归去的时候,走到五东(五寨—-东寨)公路十八弯远远看见五寨城已是星光点点了。 |
转自:http://xinzhou2007.hi.blog.163.com/blog/static/2907396720076130347711/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