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记 泰 山 游 记 数次登上泰山,次次感觉不同,可以用数个惊奇来形容。首登惊其雄。第一次登临拜谒的时间,大约是13年前的冬季,穿着厚厚的棉衣爬山,浑身出汗,汗珠顺脸淌下,象一支冰笔头划过,凉凉的痒痒的洒在地上,前身是热热的汗水,后身被山风吹得透凉,衣服紧贴在身显得累赘,浑身不自在不舒服。这些却丝毫没有冲减我初游的兴奋,至今留下的印象是惊其雄奇。一者奇其自然风光,那时候祖国大地的绿化没有现在这么好,在北方小城生活的我们冬季是看不到多少绿色的,所以对泰山上的松柏青青倍觉灵秀;二者履足玉皇顶,顿觉我辈自高又自大,豪气在胸,视野开阔高远,初次体验了一览众山小的真实感觉,爬山之累顿时烟消云散,奇古人描述之妙;三是泰山的石刻浑重,一部厚重的历史深深地阴刻在山石之上,浓浓的朱砂涂就使人醒目难忘,奇历史悠久。 再次登临的时候是数年后的夏季,早早的上去,看到了泰山的日出,这次的感觉是惊奇泰山日出的辉煌壮观。在经历了黎明前的黑暗之后,伫立泰山之巅举目远眺:东方的天空,繁星渐渐隐没,天空的颜色先是黑暗渐变为蒙蒙灰色,继而由灰变成淡白,一线线变白、生黄、染红、呈紫,渐渐地把地平线裂成一条隙缝,不一会儿,隙缝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亮,几束曙光透霞射出,瞬时一弯金黄色的圆弧,冲破晨曦,从地平线上冉冉的跳跃着升了起来。初始像一轮金黄色的弦月,跃出地平线,然后慢慢变成扁圆形,先是暗红,霎时阳光喷薄而出洒遍寰宇,那光线有短时穿越行走的感觉,洒在江河大地,洒在山的一面和突兀之顶上,洒在游人身上,顿时感到暖洋洋的。据介绍,此时如遇云海,其景象就更为壮观:天上霞光万道,下边连绵云海,万顷烟波,可惜我没法体验。回头看身边游客,或惊呼奇观与人分享,或思有所得与人交流,或抢抓机遇留影留念。泰山的摄影师水平很高,拍出的照片有亲吻太阳、手捧呵护、有肩扛头顶手托,千姿百态,煞是有趣。 这次国庆长假陪老婆又登,惊其不愧为五岳独尊。五岳之中的泰山,何以“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从地理上讲,一是旭日东升,阳光孕育万物,古人把他看作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先民们把雄伟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于是泰山又成了孕育万物之源的“吉祥之山”、“ 神灵之所”了。从统治者来讲,“皇权天授”、“皇权神授”是束缚劳动人民思想的紧箍咒,为了江山永固万世不衰,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和权力的象征。或为答谢天帝之授命亲临泰山封神祭祀,或为太平盛世、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物埠年丰告慰天帝,好大喜功。或为树立皇家威信维持统治震慑民众进行封禅。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在泰山封神,紧随其后的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接踵而至,封禅致祭,刻石纪功。想当年始皇出巡、汉武致祭、则天封禅、康乾告天慰地,皇家的气魄何等恢宏大气,泰山何其荣耀辉煌,帝王君主们的封禅致祭使泰山的至尊地位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连始皇避雨护驾的松树都封为五大夫,胡不尊?他山莫与之比。 每登泰山进入眼帘的和最为醒目的是刻石,我惊泰山刻石的博奥和富有哲理以及颂扬泰山风景之俊巧,它们与泰山美丽的风景和谐一体,相得益彰。泰山刻石有数千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最早的刻石是秦刻石,还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它们的史实地位极高。最具哲理性的是,在登山最为艰难的地段紧十八盘,石壁上古人的题刻是:“努力登高”、“首出万山”、“共攀青云梯”,……大山无言,励人们向上登攀之志。颂扬风景的绝妙之处是一块摩崖刻石“虫二”,它是清光绪年间(1899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导游介绍说这是个拆字游戏,是“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形容这里风景幽美,隐喻“风月无边”,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度字谜奥妙。诸如此类的有“中天独立”、“月色泉声”、“峻极于天”、“人间天上”等。再有就是描述游览感受的如“置身霄汉”、“气象岩岩”、“耸壑昂霄”等。 大凡景观略分自然和人文,两者结合则更为奇妙,泰山即属于此类。泰山历史久远,人文的东西更多,我惊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小时无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刻石立在宅门旁不知其意,问诸长者,只知辟邪,到了泰山始知石敢当乃玉皇大帝所封的泰山护卫之神,才知道民间世俗立于巷里及居宅大门口旁,以镇压不祥及形煞冲射,有镇宅、驱邪的作用。男人结婚尊称老丈人老丈母为老泰山老泰水,也是一直不知其意。到泰山游玩听导游讲坛唐玄宗致祭泰山,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玄宗封禅期间赏赐扈从文武百官人人晋升一级,其婿靠张说的势力连升四级,玄宗惊问其事,有代回曰“此泰山之力也”。从此泰山成了丈人的代名词,又称“岳父”,把历史典故与发生的地点结合起来看,也是一种特殊的乐趣。今天看到农村建房,上梁的时候都要在梁的截头贴上“安如泰山”、“稳如磐石”之类的吉祥用语,可见泰山之稳重;还有,衡量人的牺牲价值有“泰山、鸿毛”之分,权衡工作责任大小、事务轻重也有“重于泰山”之说,你看泰山的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游泰山有紧十八、有快活三里、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碧霞祠等等非常之好的景观,但也有军事的、气象的、广播电视的、通讯的、商业的等设施,还有旅游的设施、山脚下新建的建筑和泰安市紧邻泰山的规划建筑,这些是否与泰山的自然风光相协调,我不敢苟同。泰山的管理非常到位,环卫、消毒我们游览时看到不少,心里很踏实,但稍背的地方却并非如此。十一黄金周游人多,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在林荫小道上大小便,象摆了“地雷阵”让人厌恶,让人不敢离开大道,怕越雷池一步遭遇“地雷”影响游兴,这也是一点小小的不足吧。当然这些不算我们游览泰山的第五惊哦。  原文地址:http://www.caryouyou.com/index.php/158/action_viewspace_itemid_15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