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2007-07-16 |
泰山游记 还在车上,直爽的导游小姐就概括了泰山的"三游"车游天游步游显然,我们正处在第一个阶段车游再看车窗外,沟壑悬垂,公路在山里绕来飘去,很快就把车引到了中天门 从这里坐缆车上南天门,只需8分钟,此为"天游"只见落光了叶子的红果树,枝枝杈杈顺着风势斜长,交织成一片暧昧的灰褐色再往上是墨绿的松柏覆盖着山体,渐渐树也稀落,山石疏朗,便见南天门赫然在目 步入南天门,就是天街从前这里的店铺用实物做招牌,如今已是仿古建筑店铺背靠悬崖而起,各种横匾金字招牌鳞次栉比,俨然一座天上的街市出天街,到碧霞祠,又要买门票,只好不拜泰山奶奶上玉皇顶,见西有观月亭,天上仍挂一钩新月东面是日观峰,一巨石突兀前伸,乃"拱北石" 由于是早晨上山,看不成日出,于是又匆匆下山出南天门,下十八盘,这才领悟到导游所说的"步游""紧十八盘"如一架云梯在脚下,见上来的人一个个气喘吁吁想起刚才没进碧霞祠,便去玉帝观,内供玉帝,两边是太白金星文曲星和托塔李天王巨灵神,便觉自己如文曲星下凡,翩然而降回头看南天门,已端坐云天,再上去也难眼前却是一座升仙坊,青石垒筑,古朴无华,唯有"升仙"两字镌刻在横梁上,红漆涂抹得格外刺眼 再下"不紧不慢十八盘",来到龙门坊,回头看已不见南天门登山者在这里多停步休息,议论南天门还有多远,信心似乎有些动摇同伴问为什么人称岳父为"泰山"皆摇头,于是娓娓道来史载唐玄宗封泰山,派张说做封禅使,张说让他女婿郑镒整修泰山,并将他由九品提为五品玄宗知道后问此事,郑无言以对,在一旁的黄绰代答"此泰山之力也"后人便称岳父为"泰山"大家笑着看一对青年,两人赧颜以对 过龙门坊,便是最后的"慢十八盘"山崖上嵌一块铜牌,上镌"十八盘",共0.8公里,石阶1594级,高约400多公尺此时才觉腿酸脚软,去一亭子歇息,抬头看有一横匾曰"对松亭"我和同行教授坐下品茗,观山色,松林重叠,给周遭的萧瑟添了些青绿听松涛,山风时起,耳边有万松摇动如歌乐两人议论起刚才在日观峰登上一巨石,见脚下巨石上刻有"瞻鲁台",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浑厚颜风看远处,顿觉眼界开阔,长天青紫,大野黛绿,依稀可辨遥遥曲阜市,即春秋时的鲁国想起昨日还在曲阜参观孔庙孔府孔林,今日只能远眺,现在却已坐而回忆,不觉想起孔子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想到前面有著名的五大夫松,我们便起身往山下赶不觉间,竟然错过了朝阳洞抬头往上看,隐隐约约见一座瓦檐,已辨不清那棵以"独立大夫"著称的柏树了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要去补也是徒然 说话间,到了著名的五松亭史说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登山时,曾在这里的大树下避过雨,因而敕封护驾有功的大树为"五大夫"到了东汉末年,泰山郡守应劭始把大树说成是松树唐朝宰相陆贽在他的禁中青松一诗中,写下了"不羡五株封"的句子,才变成五棵松树而传下来历史就是在这些不断的改写中失去了原来的面貌,而改写的本身也成为了历史 再往下,便是一路平坦陆陆续续的登山者如履平地,而我们已是身乏腿酸两边的山崖上刻满了题字题诗,上山者在此兴致勃勃地欣赏,我们见过了岱顶上的唐摩崖碑之辉煌和无字碑之神秘,已无心情再去一一观看不远处,就是宽阔的公路和鳞次栉比的饭店商铺,不经意间,我们又回到了人间烟火处 标签 山东旅游 |
原始链接:http://www.inblogs.net/lcwly/2007/01/blog-post_3406.html |
转自: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