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bing_qishi的blog

[游记]泰山游记—bing_qishi的blog

2007-07-16    bdchina.com

泰山历来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就有“稳如泰山”的成语来形容泰山的稳健端庄。我想像中的泰山是巍峨雄壮的,远远望去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高大殿宇。早就听去过泰山的人说泰山蜿蜒的山路好像没有尽头,紧十八盘上的陡阶,上面的人好像踩在下面人的头顶上,直上直下,陡峭极了。曾读过李建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心中对泰山的美景仰慕已久,盼望着有一天能登上那南天门,走在天街上,站在玉皇顶的日出石旁,体味那“一览众山小,齐鲁青未了,”的壮观景色,领悟杜甫,孔子等一带先哲的豪情壮志。

去年三月的一天,单位组织去泰山旅游,我终于如愿以尝的踏上了去泰山的旅程。终于能亲眼目睹这位沉稳平和的长者了。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觉得泰山就是一位精神矍铄的银须长者,目光炯炯,有着温和博爱之心,仙风道骨,我简直是怀着朝圣的心情去的,激动不已的我,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探望那位有求必应的元君圣母。

一旦真正站在泰山的脚下,我心中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泰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首。”远远望去泰山稳如磐石端坐在云下,像一个巨人沉稳但却神秘末测。

雪后的泰山,温暖的正午阳光,清澈的微风,伴着我踏上了登山之旅。

登山的人不多,更添一种空旷清灵的感觉。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刻一行流畅的大字“孔子登临处。”两侧各立石碑一座,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古韵厚重。再往上走,西侧有关帝庙,香火旺盛,进出祈福的人很多。听说泰山上神仙云集,看来此言不虚。再往上走就是著名的红门宫了,朱红的瓦,鲜艳夺目,雕梁画栋,气势如宏。因为年代久远屋檐上的小石兽都用钢铁缚住了,可见泰山人对古迹的保护是比较周到的。

行走了大约一二里路,就到了泰山的山门下,原来这才算正式踏上了登山之旅。山门是一个用大青石条垒成的半圆拱门隧道,不是很高但是却有好几百米长,穿过隧道远望,一个个牌坊,拱门层层叠叠,形态各异,前面的美景,使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山势平缓处,两侧石阶旁立有几十块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石碑,立碑的时间跨度很大,有唐宋时期的也有民国的。石碑的内容大多是记载某年某日哪位官僚因什末原因来到泰山,我还在泰山旁的陡峭石壁上发现了刻有某年某日有人为避祸乱,躲于泰山,读来语气惊惶,那时那景仿佛又浮现眼前。这些石刻如同凝固的电影胶片,浮动的画面,清晰的告诉我们泰山过往得故事。

山侧白雪皑皑,在正午晴朗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亮眼的白光。苍松翠柏依旧翠绿如新,点点白雪似有若无的点缀在枝丫上面。石阶两侧有石栏,每隔一段就有一处没有石栏,近前一看,是一条小石阶通往半山腰下面。很多巨大圆石稀稀疏疏散落在一处溪床上。如果在雨季必定是溪潭翠绿,泉水叮咚。现在虽没有雨,但是白雪覆盖下的石床,也别有一番小径通幽的优雅。怕掉队我没有下去,继续前行。

一路上古迹繁多,各种书法石刻令人目不暇接。照相机的快门不断的“喀喀..”响个不停,一心想把这美景拍下来,留给自己不断回味,细细欣赏。因为照相行进速度慢了不少,渐渐的掉队了。我急忙向前追赶。

忽然,耳边传来潺潺的水声,紧走几步,远远就望见了一座高大的石桥,桥的两侧呈半环状的小瀑布缓缓顺岩滑下,岩石上青苔斑斑,泛着古朴的暗绿,一看就知道久经冲刷了。小瀑的水源大概就是初融的雪水吧。站在桥上,向桥底的山涧望去,一阵目眩,落差竟有好几十米的样子。如在雨季,飞泻直下的水柱定会溅起巨大的浪花在这桥下汇起吧。这里大概就是李建吾先生在《雨中登泰山》中描述的“黄龙飞涧夺玉珠”的奇景吧!我不禁停下脚步驻足欣赏起来。

穿过石桥,再往前行就到了碧霞元君娘娘的第一座祠堂了。(据说泰山上有大大小小好十几座元君庙堂),我进香三柱,虔诚拜求。元君左侧是送子娘娘,右边是眼光娘娘,拜她可佑你眼光明亮,佑全家健康。香烟渺渺,元君慈祥的俯视着拜求她的凡人,并赐福给他们,显得那样高贵温和,真感叹古人伟大的创造力,把元君娘娘等三位仙人刻画的栩栩如生,仿佛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心事似的。

祠堂的左边是较为宽阔的青石山路,因为走过的人多了,石头有些松动变形,而且这段石头特别窄比较难走。石阶两侧峭壁上点缀着傲雪青松。泰山的松树像中国人的品格,顽强不屈,看,那株松树几乎是呈90度角垂直长在石壁上,向空中探出,让人不尽为它捏一把汗。

这时看见同伴已经气喘吁吁了,我虽还想继续前行,但看她确实走不动了,我们就坐在路边大青石上小憩。虽然稍微出了点汗,但飘来飘去的清新山风,带来阵阵清凉,一会就消汗了。清风拂面,呼吸着山里才有的新鲜空气,如同六月里喝雪水一样,浑身舒畅。

正在这时,听见有人喊:“快到中天门了,加把劲啊!”回头一看,原来是单位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同事,只见他身着运动装,肩背旅行袋步履轻盈的从我们身边走过。我和同伴忙起身追去。

忽然上山的路变成了下山的,原来要到山顶还得下到谷底方能从头再来,到了中天门攀登才刚刚开始呢。中天门有索道45元一张票,我没去坐,也劝同事别坐,倒不是为了省那索道钱,而是为了充分领略登山的乐趣,不爬十八盘,还能算真正爬过泰山吗!

路越来越陡,蜿蜿蜒蜒的仿佛没有尽头,将近2个小时的路程变得那样漫长,双腿仿佛变成了机械运动,汗水流出来又干了,干了又流出来,要想到达山顶,是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的,但是当你登上山顶的那一刻,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就是给你的无与伦比的奖赏,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你的意志,让你看到自己的潜能,增添无限信心。

到了十八盘,南天门已遥遥可见了。听说十八盘共有1008级,分为慢十八盘和紧十八盘,其中紧十八盘陡峭异常,必须小心攀登。刚走到慢十八盘,同伴已经靠在扶手旁边,不走了。没办法,我只好拉着她走。我突然发现我的体力和毅力竟然还真有潜力可挖阿,呵呵。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石扶手两边都加了护网,可见这里及其险要。到了最累的时候,人一旦停下来,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而且再起步会感到抬不起脚来。于是,我一路拉着我的同伴,学着挑山工们走着之字步,一步不停的匀速向山顶爬去。

终于,“南天门”几个金色大字在蓝色的底衬下熠熠生辉的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这一刻,所有的疲劳都仿佛消失了,浑身仿佛有了用不完的劲儿。拼搏以后见得的曙光,是最明亮的。

“远远的天街上的灯亮了........,”我们走在天街上,不禁又忆起了郭沫若先生<<天街>>上的诗句,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宽阔繁华,仿佛来到了天上仙境,别有洞天。眺望远方,视野无限空旷,满山银白翠绿,点点亭台点缀其间。我在青石板路上,搜寻诗中的意境,更觉天街的脱俗。

穿过天街,就来到了玉皇顶。在“烂峙东海”的日观石旁边,还有充满凌云气概的“云海”石,字迹凌空舞动,既象龙腾九天,亦象敦煌飞天水袖翻飞。在山顶还有玉皇庙和碧霞元君的正祠,据说此碧霞祠是中国最大的铜结构建筑,恢宏气势自不必说,香火很盛,好多善男信女在此求符,据说很灵验,我也虔诚的为我重病的姥爷求了一个符,希望灵验。

下山时,又路过了财神庙等诸神庙堂,就仍然顺原路下山去了。

转自:http://blog.bdchina.com/user3/bing_qishi/archives/2006/60652.html5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