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济南57小时半游记之一 |
[游记]泰山、济南57小时半游记之一 |
2007-07-16 xieyouji.com |
登泰山而小天下 据悉“泰山”的由来与泰山的“封禅”有关。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28日早上八点,我们在岱庙站下车,由于时间尚早,岱庙还没开门,故跳过,汗~但是据地图上所称,岱庙是山东最大的古建筑群,历代有7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典礼,被封为‘东岳泰山之神’,应该值得一看。带着一颗激动兴奋跳动的心跟着所谓的导游加一张旅游地图一路向北前行。泰山征途由此拉开帷幕。哐、哐、哐。。。 第一站,岱宗坊 从岱庙到岱宗坊0.5KM,大多数人都是以岱宗坊作为登山的主要入口,我们也是。岱宗坊也就是我是素称的牌坊,从坊下,或坊两侧走过,可以欣赏道路两旁的文物古迹,主要景点有景色如画的王母池、富丽堂皇的红门宫,以及万仙楼、斗母官、三宫庙等。 插曲——“风月无边” 这块石刻在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刘廷桂,外号“刘十二”,因十二岁考中秀才而得此号。相传,当年刘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谈及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刘廷桂受到启发,当即挥毫写下了“虫二”二字,并对朋友说:这里虽无无边风月之亭,但却有风月无边之意。据说当时刘廷桂想直接题“风月无边”,怎奈之前乾隆下江南时题过,因避讳,所以才灵机一动,题下“虫二”。这个说法,和西湖那边的说法以及湖心亭的“虫二”碑矛盾,由此可见传说的不确。风景名胜之处,总要编出一些有利于自家的故事来,其实很多是唬人的,就像京剧里的历史,绝不可轻信。刘廷桂在泰山留下的书法刻石大约有几十处,字写得不错,“虫二”是这些石刻里拔尖儿的。 第二站,经石峪 我们目标一致方向相同,一路小跑奔向东北方向的经石峪。这里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的北齐石刻佛教《金刚经》,全文隶书,字大约50厘米,字体遒劲,被誉为“榜书之宗”、“大字鼻祖”,虽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仍存留着1000多字。从经石峪折回正路,过柏洞后,山势渐陡,在群峰对峙、峭壁矗立之处有悬崖欲坠的壶天阁。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shandong/travel-notes/2006/1222/79621.html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