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二)——中天门 |
[游记]泰山游记(二)——中天门 |
2007-07-23 sina.com.cn |
从岱庙出来后,我们顺着红门路向北走,红门路正在整修,道路两侧堆砌着青石条,昨夜下过雨,路面有些泥泞。又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一座石坊,原来这就是岱宗坊。岱宗坊是登泰山的起点,造型粗犷、简洁。牌坊周边并没有其他的建筑了,突显出岱宗坊的孤单。 绕过岱宗坊,继续前进,向上攀行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回头望去,发现我们已经行走在小山坡上了。又走了一会儿,我们看见了道路右边的虎山公园,里面就是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提到的虎山水库了。再向上走,脚下的路陡了起来,出现了登山石阶。石阶两旁店铺林立,商床上出售西瓜、桃子、黄瓜、柿子等水果蔬菜,还有登山用的拐杖,雨衣,香火,旅游纪念品等各种商品。 紧接着,一座座石坊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最先看到的是一天门石坊,透过一天门石坊向上看,孔子登临处石坊、天阶石坊逐次可见。在我们穿越这些石坊的时候,老爸开始感觉累了,坐在石阶上休息。妈妈倒是精神,笑称老爸平日缺乏锻炼,如果能和她一样每天去早市儿买菜、爬楼梯的话,不会这么快就累了。 一路上有免费的卫生间供游人使用,自来水儿对夏日里登山的游客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越过天阶石坊,迎面是红门宫,红门是入山的大门。售票处设在万仙楼,如果再想往上走,就要购买门票了(票价:80元/人,70岁以上老人优惠至半票,80岁以上老人免票 )。检票口处挂有电子时钟,我看了看时间,刚好十点半。穿过万仙楼,眼前豁然开朗,一股山泉顺势而下,流水声轰隆作响,远处青山峻岭,层峦叠嶂,好一派生机荡然的壮观景象。登山的和下山的游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有的昂首阔进,有点拄仗缓行,有的驻足观望,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汗湿透了衣衫,身心回归了自然,远离喧嚣尘世,但见清山秀水,多么恬静,多么惬意……忽然发现脚下的石阶上刻有“海拔: 300.0米”的字样,五分之一的路程已被我们甩在了身后。又走了一会儿,我们遇到了著名的“虫二”石刻,该石刻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历下才子刘廷桂提携的,这实际是个拆字游戏,是“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度字谜奥妙。 斗母宫显现在盘道旁深壑绝壁之上,是一组道观建筑群,其规模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大,葱郁间红色的砖墙格外夺目。穿过几间殿堂后,我们重新回到了登山路径。脚下崎岖的山路被我们一步一步的征服,累了就停下来喝口水,擦把汗,缓过乏来继续上路。 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一条盘道继续向上延伸,另一条则通往山下的经石峪。要看经石峪就得往山下走,然后再沿原路返回。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刚爬上来,难道又要下去吗? 如果往山下走,要走多远的路呢? 爸妈的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似乎也折腾不起了, 于是我们决定明天下山时再到经石峪。实际上,第二天返回时我们选择了从西路乘车下山,经石峪就这样被我们错过了。 (注:经石峪位于斗母宫东北,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一千四百多年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结构宏阔,气势磅礴,兼有篆书和隶书的特点,被誉为“大字鼻祖”。) 我们沿登山盘道向上攀行,每到缓坡之处都会看见小店铺,空地上摆放着桌椅板凳供游人歇脚,矿泉水,冰棍儿,水果,面包,方便面等食品琳琅满目。这里的价格也是格外的贵,越往高处走,东西就越贵。当地的矿泉水两元钱一瓶,像农夫山泉、娃哈哈这样的名牌产品要三元钱一瓶,一根儿冰棍儿两元钱,如果想用自来水洗把脸,也要花上一元钱。 过了“四槐树”(据说是当年鲁国公程咬金栽种的),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肚子有些饿,天又突然下起雨来,正好路旁有个卖煎饼的摊子,摊子上面支着帆布,于是我和爸妈赶紧躲了进去,要了三张煎饼吃了起来,也正好避避雨。小摊子的生意很兴隆,不一会就聚了很多的人,摊主人要感谢这场及时雨了。山东煎饼全国闻名,小米煎饼是现做现卖的,加上一个鸡蛋,一根儿葱,一小勺酱,三元钱一份,我们可能是真的饿了,热乎乎的煎饼吃起来特别的香。 吃完煎饼,雨也停了,我们继续赶路。 爸妈的体力都消耗得很大,肩上的行李也越发重了起来。一路上,我们休息的频率随着泰山海拔的增高而加大,由走十分钟歇上五分钟逐渐演变成走五分钟歇上十分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就这样我们跨过了壶天阁,翻过了回马岭,踏过了步天桥,又攀上一段陡峭的石阶后,中天门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看了看表,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了。 中天门又称二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八百四十七米,是泰山中路上山道和西路盘山公路的交会点。环目四周,岭峻谷阔,伫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但见众山拱立,林茂泉飞,缆车凌空,游人如织,画卷天成。与岱宗坊和一天门相比,中天门的结构更趋简单,为两柱单门式石坊。 爸妈坐在石凳上歇脚,我到旁边的餐厅里买水,费了半天的口舌,终于花八元钱买到了三瓶娃哈哈矿泉水。 好在天气不算炎热,路上我们并没有喝太多的水,每人三瓶左右。又休息了片刻,我们将再次踏上征途。接下的路怎么走呢? 难题摆在了面前。老爸老妈实在是走不动了,他们要求坐缆车上山(其实凭他们的年纪,徒步登到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中天门至南天门的山路是登山全程中最精彩的一段,如此错过多么可惜!不过如要坚持步行上山,按目前状况推算,我们到达山顶非得晚上七、八点钟不可。经过商讨,我们决定乘缆车上山,次日步行下山,这样既节省了体力,又可以观赏到山间美景,可谓一举两得! 主意已定,拣起行李,一家人朝缆车站走去。 至此,我们的行程已经过半,从岱庙的后载门算起,已经走过两千三百九十九个台阶、步行五千四百八十四米距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8f11dc010004zh5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