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2007-07-24 sina.com.cn |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以上摘自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经历了一场雨中艰难跋涉之后,特地从网上搜出来看的,写的那是真美啊,视野开阔,心情也好,特别有情趣的样子,而且还在上面待了两天,通过对比,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周末不是去登山观景,纯粹野外训练了,呵呵。 因为是晚上爬的关系,视线所及,只是手电筒微弱光圈映照下的几级台阶和两旁偶尔灯火通明的小店,而其间路过了哪里,经过哪个庙,有哪些典故,一概不知。只是走了一段距离后,回头望,山脚下华灯幻影的城市罩着薄薄的一层雾气,很是恬静安详。 自认为还是很适合登山的我们,在被另外三人远远落在后面之后,感叹时光飞逝,年华殆尽人已老,即便呼哧呼哧得喘粗气,还是追赶不上。不过,走了大半段之后,局面倒转,姜还是老的辣,呵呵。过了中天门没多远,就下起雨来,开始还挺高兴,觉得小雨蒙蒙的,还挺罗曼蒂克的,谁知它会越下越大,并且一直下一直下,直到我们天亮又走回中天门,才有要收尾的意思。中间的这段时间只能用狼狈来概括。只是Z很照顾我,让我找不到哭诉抱怨的理由,反而有些不忍和内疚。Z一直背两个人的包,Z特地为我准备雨衣,Z始终牵着我的手,Z怕我没精神而一路上絮絮不停……Z是个好人。 冷,疲惫,没有心情微笑留念,所以相机始终老实的呆在包里没见天日。我们只是在十八盘底下拍了张合影,脸冻得苍白,木木的,算是历经艰难的印证。Hoho…… 刚才在网上搜泰山的照片,有几张不错,拿来充数。 那天似乎就是这种感觉的,只是真没有特别的心情来欣赏,这个地方好像也没有什么印象。 这棵树也忘记了 那些白色的很像煮鸡蛋,嫌沉,没买。 那天早上在玉皇顶基本没有人,周围只有雾,被风吹着飘来飘去的,就是没有散的意思,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云海不成? 石刻碑文之类,没有细究,不知所云。 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但雾蒙蒙的也算做是奇特景致。刚才顺便看见几张日出的照片,顺便贴来,美一下,呵呵。 顺序似乎不对 晴天云海 一直捉摸着能不能见到挑山工,快下到中天门的时候碰见三个。其中一个扛着四捆啤酒,路滑,小心翼翼,步履维艰。不知道这样一步步走来的岁月,泰山是否已经只是脚下数不清的台阶。 刚才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想,景色还是远远的观望才有他雄浑壮观的气势或阴柔婉约的魅力,走进了是万万看不到的。记得高中时,看过一片习作,说,山峰远了看,巍峨挺拔,走进了,就只有断的枝,枯的叶,截的流,满目破败不堪,所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每次从泰山回来,都会狠狠的抱怨,再也不要爬山了。五岳归来不看山——从泰山下来再也不想爬山了,是不是就是诗人当时的本意,只是被后人曲解,才附加上如此赞美的意义?hoho……胡扯中。 不管怎样,泰山之行告一段落,Z带着满腿包(在山顶被臭虫咬)回来了,除此之外,只是困。当美美的一觉醒来,些许疑惑,我们去过泰山了吗?还是做梦? Z唱歌很好听,再次特别赞一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8324e7010008ug2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