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初冬曲阜泰山济南行

[游记]初冬曲阜泰山济南行

2007-08-04    

初冬时节,在2004年即将结束之时,我踏上了往山东的旅程,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心愿。经常在携程网上看网友们的游记,诗云: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因此也写了一些旅行感受,供大家参考。

匆匆兖州

在12月2日上午拿到预定好的火车票时我才明白这次心中的梦会真的变为现实。

下午我就在康泰在线(www. taikang.com)买了份旅行保险(泰康10万旅行意外伤害保险及5万旅行意外救援保险)。傍晚时分我怀着一些激动还略有些感伤离开了深爱的妻子和女儿,踏上旅程。

3日早晨,从火车下来就踏在了山东兖州的土地上。我对兖州这个地理名词很熟悉,看《史记》时知道,公元前21世纪,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兖州地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被誉为“九省通衢,齐鲁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三国时期曹操曾长期屯兵兖州。兖州现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这次旅游目的地的首站应该是曲阜,很多人都从泰安坐车,实际从兖州出发更近,只有15公里左右,去曲阜的汽车站就在兖州火车站出口正对面,发车很密集,票价3.50¥。

从兖州汽车站出来,天刚朦胧亮,两边的房子看上去很旧,路边有几个小摊在卖早饭。

鸡肋曲阜

在出发前为去不去曲阜考虑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喜欢的是自然景观,而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实在提不起兴趣,但他们实在名气又太大——世界文化遗产,真是看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后取孔子中庸之道,看一而已。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要早晨八时才开门,所以可以在曲阜吃早饭。价格合理,又可体验鲁地生活。小米粥、腐乳、煎饼,好吃不好吃,吃后自知。

车站大门出来向右行几步便是通往孔庙的正道,很是气派,路两边有很多卖早点的小吃店,站在路中就能看见远方的高墙。走近就会看见一个城门。这就是曲阜的正南门,古时只有皇帝及钦差大臣来曲阜祭孔时,此门方开。门上有“万仞高墙”四字,为清乾隆帝所书。

通过大门就看见孔庙的起点——金声玉振坊(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

依次参观灵星门、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为山东巡抚曾铣书额,太和元气是赞誉孔子的学术思想如同太空元气,循环往复,永恒长存)。

经圣庙坊(汉白玉三间四柱坊)至璧水桥(砖石拱桥三座,一水横穿,碧波涣涣,水雍绕如璧,故名“璧水”,桥因水而名。)

接着就是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古以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后人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名之。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大成门(孔子思想集大成)。

最后就来到最有名气的杏坛和大成殿。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此孔子向72弟子传授“六艺”。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唐时称文宣王殿,宋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威严壮丽之极。正中匾上刻清雍正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孔庙大成殿前的龙柱确实壮观,为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精美,雕刻剔透,域内罕见。据说乾隆帝来曲阜祭拜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让皇帝看见,恐怕皇帝会因为超过皇宫而怪罪。大成殿两侧还有石柱,此为浅雕,也很精美,可以细看。

大成殿后还有一个祭奉孔子夫人的寝殿。

整个孔庙建筑很对称,许多门匾都是皇帝题写的,由此可见孔子在封建时代所受到的重视。还有孔庙里的柏树又多又古又奇,十三碑亭,勾心、斗角,先师手植桧也值得一看。

看完孔庙,毫不留恋,直往车站,赶往泰山。

壮哉岱宗

到泰安的时候,天开始下起雨。看来要雨中登泰山了。

登泰山之前,先参观了一下岱庙。

首先参观的是遥参亭。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要先到这里举行简单的祭拜仪式。

出遥参亭就是岱庙,也可不看遥参亭,绕过也可。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并称中国三大建筑群。天贶殿配天门为岱庙主体建筑,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因天下雨,还要留四个小时登山,时间不容我细观,只匆匆走了一圈。由正阳门进岱庙,迎面就是配天门,取孔子语“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北为仁安门。北过仁安门,就是岱庙的第三进院落。雄伟高大的天贶殿在苍翠古柏的掩映下,巍巍矗立在宽阔的露台上。天贶殿前平台上左右各修了一个精巧的御碑亭,一为白石,一为黑石。

至为遗憾的是我没有继续前行,以为天贶殿后便没什么了。谁知道还有后寝宫和后花园、铜亭、铁塔。(如果时间充裕,游览这些人文景点应该请个导游)

在岱庙的主轴线两侧,另有四处别院。东侧是“汉柏院”,相传院中的古柏为汉武帝所植,后为“东御座”,西侧是“唐槐院”,北院已毁。

下午两点多,坐3路车从岱庙来到红门,购票登山。这是泰山最古老的一条登山道。

初登泰山,拾级而上,便见一连3座跨道石坊依次递升,矗立在眼前。第一座石坊是泰山“三天胜迹”的第一道天门,名曰“一天门”。石坊左右置以“盘路起工处”、“天下奇观”石碑。紧接着的第二座石坊为“孔子登临处坊”,两旁各有一碑,一为“第一山”,另一为“登高必自”。第三座是“天阶坊”,坊左右刻着一副对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威严第一山。”天阶坊的后面是一组倒凹型建筑,直面眼前的就是“飞云阁”,阁下门洞上丹书“红门”2字。飞云阁左为碧霞元君庙,右为弥勒院,三部分建筑合称“红门宫”。

继续拾级而上,山路正在重修,所以不太好走,沿途看了一个“勇登仙境”的石刻和一个千年世纪钟,就到了一座城楼式建筑,这就是“万仙楼”。雨逐渐下大,无暇细观,继续前行,经过斗母宫,柏洞,壶天阁,回马岭,终于来到中天门。

这一半路用了2个小时,中途屡次想放弃,但终于到了这里,回望来路,难以想象。这时,雨逐渐停止,烟云四起,看见缆车在云雾中穿行,如在仙境。登山至此,仅为“中天”,但已觉天地之宽,泰山之美了。

为了给自己一个完美的泰山之旅,所以毫不犹豫,继续登山。行不多远,忽遇一段坦途,这里林木茂盛,蔽日成荫,下临绝涧,气爽景幽,只我一人,倍感惬意。这就是“快活三里”。继续前行,会看见一大石,上书“斩云剑”三字。石有一人多高,如笋似剑,相传有斩云化雨的功能。继续上行,忽见石崖突立,飞瀑急泻,珠玉四溅,“云步桥”横跨东西。在这初冬的季节,看见水流石上,倍觉情趣盎然。

在这里休息一会,继续上行,便来到“五大夫松”。(相传秦始皇登泰山“中阪遇暴雨,休于大树下”,而将树封为“五大夫”,五大夫原是秦的官职二十级的第十二级,汉唐以后却被人理解为封了5棵大树为“大夫”,有好事者居然于此真的植了5棵松树,并建起了“五松亭”,立起了“五大夫石坊”,现在也只能看见2株松树了。)

此后天色已晚,只能奋勇登山。石阶越来越多,只能一步一步而上,心情也逐渐平静,知道急切不得,终于穿越千层石阶,来到南天门。一阵风过,浓雾霎时将山笼罩,不辩方向。正在不知所措时,忽有一人从石坊后闪出,向你推荐住宿宾馆。晚上便住在南天门宾馆,条件尚可,价格便宜。放下旅行包,才发现衣服全湿,吃了一点东西,早早休息。

次日6:20起床,从南天门宾馆出来,就是天街,抬头便见月亮高挂天上,心中暗喜,观日有望。天街很短,只有百余米,尽头便看见山下泰安万家灯火,真是一山隔绝天上人间。

又踏过无数台阶,来到日观峰。山上寒风凌厉,积雪尚未化尽,人很少,只有十人左右。这就是淡季游览的好处。

初,天际出现一条白黄色光带把天分成两个层次。等了好久,光带越来越亮,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最亮处。忽然太阳从云中露出,是那样的红,大家欢呼不已,相机的“咔嚓”声不绝于耳,太阳很快全部呈现,圆圆的,红红的,霎时放出万道光芒,大家全都欢呼不已。

看完日出后,便回头登泰山玉皇顶。沿途就看见许多石刻,有“果然”“雄峙天东 ““登云霄”“高处不胜寒”“民国泰山”“奇观”“万法唯识,登峰造极”“最上一峰”等,最著名的就是“五岳独尊”“昂头天外”了。上行数阶为一平台,上有一石碑,高约6米,截面呈方型,边宽约1.2米,碑上不著一字,称之为“无字碑”,有人认为是秦始皇所立,有人认为是汉武帝所立,众说纷纭。

继续上行阶,就到了玉皇顶。上建玉皇庙,供奉泰山神。内有一石,上写“泰山极顶1545米”还有“古登封台”“惟天在上”“天左一柱”石刻。确实让人有“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有“云峰”“置身霄汉”“大观”“弥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摩崖高13.3米,宽5.5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

还有神碧霞元君祠,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 (公元1009年)。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要5.00¥门票未进)

行几步就看见“望吴胜迹”,拾阶而上就是“孔子庙” 。孔子庙是泰山上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与泰山有着不解之缘,庙北的孔子崖石刻盛赞“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顺路而下,经过天街,回到宾馆,休息一会,退房离开。因昨天未好好看十八盘,决定步行下山,细观风光。下山之路比上山时要轻松许多,天气特好,路上游者很多。边行边用DV记录,感受有三:一是十八盘确实壮观,数不清的石阶,磨练意志,实如古人所语,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二是对松亭对面的山上松树需慢慢欣赏,满山皆松,大有可观。三是路边石刻也可玩味。

回到中天门,旅游车刚走,下班还要等一个小时左右,对我们来说,时间可比金钱宝贵,我还要赶往下站——济南。正巧遇到另外二人也急于下山,就一起找了辆泰安事业单位的面包,给点茶钱,请师傅把我们三人送到龙潭水库。我在龙潭水库停留了一会,湖光山色,碎波摇曳,一种宁静的秀美,这也算旅行中的一个插曲。

济南听泉

从泰安坐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就来到济南。济南的公交线路很复杂,旅游标示几乎没看见,所以对游客来说很不方便。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而我下午2点才到济南,还要先买火车票,只能选择游览趵突泉。按旅游指南,应该坐K51,可在火车站左边并没发现,最后走了好一会,乘104才到趵突泉。(后来听人说,K51站点移到火车站广场右边了。)

从东门进去突泉,里面并不大,沿逆时针方向先看见漱玉泉,泉边绿柳成荫,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漱玉泉的对面就是李清照纪念馆,楹联为郭沫若题写,云:“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内有李清照的塑像,颖慧秀美,手持书卷,眉宇深锁,若有所思。李清照纪念堂以西有一个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淙淙,沿屋穿廊的小院,便是同治九年山东巡抚丁宝祯在此建的培养科举人才的“尚志书院”,又名“尚志堂”。

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黄华泉、趴牛泉如一方碧玉,各展秀姿,并肩媲美。在柳絮泉边和柳絮泉西北方,各有一石砌方池,这便是著名的金线泉和老金线泉。可惜这里正在整修,未能细赏。

过了这些泉群,就是趵突泉了,周围人流如潮。趵突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突泉在《水经注》上有记载:“泉源上涌,水涌如轮。”此泉有三个泉眼,汩汩向外涌水,声如隐雷。坐在泉边的石板上,慢慢观听,时光流逝,人渐稀少,景灯初起,趵突泉在灯光下,水现彩色,更加迷人。

穿过趵突泉东南的沧园(一九五六年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著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为沧园)仍从趵突泉东门出来,已是夜晚灯明时,对面就是泉城广场,泉城广场真的很大,休息了一会,穿过榜棚街,就在泉城路上闲逛,边吃着街边的油炸羊肉串,鱿鱼串,边体味泉城人的夜晚生活。晚饭喝了一瓶趵突泉啤酒,吃了四两水饺,确实不错。

在晚上十点四十分,坐上火车,踏上南行的回家之路。

费用参考:

12月3日

1、

原始链接: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shandong/travel-notes/2006/0721/31496.html
转自:2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