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迟来的泰山行

[游记]迟来的泰山行

2007-08-30    ctrip.com

迟来的泰山行

21日16时许,从曲阜出来,很快就进入泰安境内,远远的就能望见泰山的雄姿了,泰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穿过泰安市,汽车竟直驶到泰山脚下,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口气就爬上了中天门,还没有更多的心里准备,还没有从山脚下多看几眼泰山的全貌就直接投入了泰山的怀抱。感受着泰山的雄伟和浑重,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十几年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真想大声呼喊:泰山,久违的泰山!我来了!

来之前我就决心一定要亲自爬上玉皇顶、登临日观峰,饱览泰山风光:看日出、观云海,寻碑刻奇石,循前人古迹,解读“一览众山小”之境。况且我还背负着朋友的嘱托,所以我要调动所有神经,要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尽悉泰山的万种风情、五千年的人文历史,让她们融入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泰山之秀美自是名闻天下,而泰山日出更是名扬四海、享誉古今。所以来泰山,日出是非看不可的,当然观日出也要凭运气,并不是每位来泰山的游客都能如愿的。不管怎样我的决心已定,一到山脚我就和同行的同事们商量看日出的事情,我们一行六人中我最年轻,当然更要我来倡议了,最后商定是我们三个较年轻的去看日出,另外三位于天亮后乘索道上山。

吃过晚饭,我们就着手做上山的准备,首先是确定日出的时间和计算出发的时间。接着就是准备登山的物品,如手电、拐杖、鞋、水等,将照相机和手机充足电。山路上不断有一队队的年轻人经过,或是三五成群,或是情侣同行。

说起来也非常可笑:都三十几岁的人了,大江南北也走过了不少地方,独这一次却非常的特别,就像从前小时要出远门一样,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格外兴奋。为了2:00准时出发,简单的洗漱后就上床了。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脑海里浮现的尽是登临泰山的种种幻影,而就在朦胧中又忽觉外面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开始以为是梦境,后来雨越来越大,雷声也越来越响,我终于彻底清醒了:真的是下雨了。这下心里就更是紧张了:日出怕是看不到了,迟到十几年的泰山之行还会留下缺憾吗?

也许是因为有从前不能成行的缺憾,也许是因为今天的期待,我俞加没有睡意了…。雨仍是没有停的意思,也是真的有些累了,索性不再想这些了,就又在迷蒙中睡着了。午夜12点左右醒来时,雨已经停了,屋檐和树丛的滴水仍在滴哒滴哒不停,起来悄悄的到外面看看,已是繁星满天。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雨过天晴的泰山空气格外清新,深深的吸了一口,轻轻的吐出来,像品酒,如赏茶,空气中飘着淡淡花香、带着丝丝凉意,亦润亦甜。我真的有些醉了,带着欣慰,又甜甜的睡去了。

重又醒来时,已临近出发的时间,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检查一下物品,就和同伴们相邀着出发了。

雨后泰山的空气中迷漫着不知是什么花的芳香,沁人心脾;阵阵山风吹来,有如秋风乍起,寒意浓浓;因正逢农历十五,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在月光直射的地方山路甚至依稀可辨了。山区的雨水不像平原,水走的很快,虽然大雨初停,但如不留意已经看不出下雨的痕迹了。

泰山经过千百年来的人工雕琢,早已没有前人登临时那样的沉寂与险峻了,特别是经过近代的修饰,崎岖山路早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石阶。沿路上攀,地势稍缓之处皆有售货亭和摊位的点点灯光,处处人声嚷嚷,偶遇没有灯光处,也有手电闪烁,不必经历漫长的黑暗与寂寞了。

从中天门前行不远,刚拐了一个弯,忽的就听见前面不远处山涧中有水声,既不似溪水潺潺,亦不似飞瀑震耳欲聋。听到这哗哗而下的山水,顿觉精神抖擞,脚下的劲更足了。于是就猜想:这雨和这水一定是泰山赐予我的礼物!是对我多年来衷情于它的回报吧!

一路走一路搜寻着前人的墨迹、石刻,然而毕竟是深夜,既不能尽收眼底,又不能体会到白日的那种意境,加之几年都没登过山了,不知道自己体力如何,而对登上泰山之巅要花费多少时间心里也没有底(像我们这样缺乏锻炼的人是不能用平常人的标准来衡量,换句话说,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就不敢再留恋,继续前行。前行不远,觉得右手方向有瀑布倾泻而下,距我们有一二十米远,瀑布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壮观,感觉水量还可以,心想:如不是雨后初晴,也恐难见到这种景象。当时兴致大发来不及细想,连忙拿出相机,准备记录下这一景观,待过后再慢慢品味。单拍了一张风景,又给同伴拍了一张,结果却大失所望:因为对相机不是很熟悉,而又是在夜里,拍出来的效果实在太差了,只能面对美景兴叹了。经过这番折腾,索性一心登山,如若误了日出时间岂不是得不偿失!便信誓旦旦的说:回来也不坐索道,依然要走回来欣赏这里的美景。

气温在16、7度左右,因为怕冷,出发前我把带来的衣服都加上了。现在浑身都湿透了,里面的内衣都粘在了身上,一停下来就越发觉得衣服冰凉难耐。依然是走走停停,黑暗中也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但据说这里离南天门不远了,感觉到风更加大了,温度也更低了。很多人都租了大衣,我们却不敢租,自己上都困难,哪还敢“背”着它上呀。为了驱一下身上的寒意,也补充点能量,我们停下来在这里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一个茶蛋。说是小米粥却没多少小米,仔细点都能查出有米粒的个数,如不是掺了点玉米面简直就和开水没什么区别。尽管如此,经过这次的简单补给,还是为我们增加了力量,让我们对后面的路有了更多的信心。

2005年5月22日4时整,我们一行三人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登上了泰山南天门。风更大了,趁着身体的余热还没有散尽,赶紧每人租了一件军大衣。我给还在中天门宾馆的同事发了个短信,报告我们胜利到达的消息。虽然有胜利的感觉,但已没有庆祝胜利的心情了,这个短信就算是我们庆祝胜利的形势吧。南天门的顺利到达,又增加了我们几分兴致,我和同事开玩笑地说:不是我们不服老哇,是我们真的还不算老呀!

这里豁然开朗,路相对十八盘也要平坦得多了,感觉比中天门还要大,到处是建筑:商店、宾馆、饭店等等。向南可以一览泰安市的全貌,美丽的泰安仍沉浸在夜色笼罩之中,拍了几张泰安夜景,仍觉得不怎么理想。

这时天色已渐明,天空由原来黑色渐渐变得蓝了,而且愈来愈浅。为了抢占看日出的有利地形,也不容再逗留,复又继续前行。什么天街、升仙坊都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了。

约4:30分,我们匆匆奔到日观峰。这里的风就更大了,至少有五、六级,身体单薄者一不小心都会被刮走,气温更低了,穿着军大衣仍冻得着直打哆嗦,手也冰冷发硬,脸也变了形(后来从照片上才发现)。人都聚集到这里了,而且越来越多,没有多想什么,随即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为安全起见索性就裹着大衣坐在山石上,而没有任何遮拦的山风越加肆虐了,冰冷如初冬的西伯利亚寒流,强劲似北方初春的沙尘瀑。

这里是泰山最高峰,向东没有任何遮挡,放眼即能直接看到天地相连之处。前方不远处有一个不知什么名字的山峰,估计海拔在千米左右,隐约能看到有一条弯曲的河流,断断续续的绕山而过,向东流去。我不知道是什么河,有人告诉我那就是黄河,只可惜我这些年空有对泰山热望的情怀,而对它真的是知之甚少,我有点诧异,但也无从应答,只有点头附和。

前面的山还是黑黑的,而越向东越有些发亮,至地平线时有一条很窄的稍有些凹形的桔红色彩带,就在桔红色彩带的正中略有些发亮,亮光向两侧呈对称状减弱,越向两侧越模糊。桔红线以上的天空由亮渐暗,逐渐成为淡淡的蓝色。我们都不眨眼的盯着东方:就在桔红线凹形的正上方慢慢地变得越来越亮,渐渐的就有了一个小小的亮点,像是从地面上冒出来的菌盖,并不是出现在天地相接之处。为更准确的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也顾不得细看,只是一味地按着快门,简直不是来观日出的,而更像是来拍日出的。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人群沸腾了,日出激动人心,现场的气氛同样激动人心,欢呼声压过了山风的呼啸。我一口气就拍了近60张照片,其中有35张风景的,只怕自己不能描绘,只怕自己的眼睛、大脑不够用,不能记录下这全部。

对于日出的向往,正体现了人类与生俱来对光明的渴望,对阳光的那种依赖。是啊,太阳是万物之灵,能在这第一时间见到阳光,更沟起了人类最原始的神经,就尽情的欢呼吧、尽情的享受这幸福时刻吧!今天我们虽然知道太阳不是神,然而若干年后,太阳不存在了,谁又能知道人类是怎样的情况呢?

4:58,到5:04,只6分钟的时间太阳就跃出了地平线,人渐渐的散去了,我还不舍得离去,又照了几张相,也无奈的走了。

从十几年前热望着泰山,到今天能在泰山驻足十几个小时,又历经2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最终的目标也只不过是日出这短短的6分钟。几分钟的代价竟是十几年的期待,这也更能让人领悟人生:奋斗是永恒的,而成功从来都是短暂的一瞬。

7:10分,我们返回了南天门,与乘索道上山的另三位同伴会合了。我不敢再顺原路返回,一是对自己的体力没有信心,再是怕耽误时间,无奈乘索道返回了中天门宾馆。9:20分左右,我们就乘车离开了泰山。

可以说:这次泰山行并没有尽兴,不过是一次可以炫耀的经历而已。主要是时间太短,而为了看日出,多数时间都是在黑暗中前行,对于那些古迹人文,有的没见到,见到的没有时间细细品味,甚至于泰山的概况都没有弄清。

看来我真的需要补课,还要再登或三登泰山。否则泰山的几千年的人文,我一登既能领略,岂不空负了他的圣名吗?辽宁的凤凰山、医巫闾山我都曾三登其上,泰山就不能吗?

也许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的泰山行,会更加充实。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283262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