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常听外婆讲泰山老母的故事,受外婆的影响,我对泰山充满向往,渴望到神奇、雄伟、壮观的泰山游览,去拜见外婆崇拜一生的泰山老母,去感悟泰山那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可因种种原因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 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一场误会险些将我击跨,茫然中我想到了泰山,带着一身伤痛我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汽车。半晌十分,天突然转阴,我的心情也随着突然变化的天气坏到了极点,整个人沉浸在极度无助、孤独和哀愁中。脑海中一遍遍重复着许多难忘的记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变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一向坚强自信的我哪儿去了?我能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吗?我一遍遍问自己,难以言表的痛苦包裹着我,从未有过的孤独、无助、凄凉…… 近中午时分车驶入泰安,街道很宽阔,渴望已久的泰山映入眼帘,绿绿的沿绵很长,泰安城就依偎在泰山脚下,驶近了,街两旁的建筑遮挡了视线。换乘市郊车,很快驶入泰山脚下。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恨不得立刻登上泰山,在雨中领略那五岳之尊的壮美,在雨中释放那满腹的烦恼,在雨中缓解那疲惫的身心、在雨中冷静的思考生活、在雨中找寻回自我。 站在泰山脚下,仰望高纵巍峨的泰山,浓密的山林覆盖着一座座山头,登山的石阶小路掩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建筑簇拥在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小纪念品摆满摊位,奇形怪状的泰山石,多镶嵌着红漆“泰山石敢当”的艺术字,令人眼花缭乱。我无心品味这些工艺品,储备一瓶矿泉水便开始登山。 泰山的石阶凹凸不平,落差很大,坡度较大,登起来有些费劲,爬了十几分钟方登至“孔子登临处”,两块书有“天下第一山”和“登山必自”的石碑分立两旁,分外醒目。一些好看的藤本植物爬满了坊门顶部,斜垂下许多枝蔓,细雨中微风吹拂,摇曳多姿,更显翠绿,那红红的坊门在绿树的掩映下也显得格外亮丽。 花十元钱留个影,我极力笑对着镜头,照片出来压膜时,照相的师傅愣是多要两元钱,早听说过“宰客”,雨天游人少,这次真叫我碰上了,真给泰山人摸黑!幸好就多要两元,我自认倒霉,真不想因区区两元钱而使本已沮丧的心情更糟糕,全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继续上山,很长一段山路就我一人孤独的前行。自家中带来的雨伞还真派上了用场,偶尔看到几个登山者,多披着薄薄的简易雨衣,有两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很引人注目,可能是夫妻,抬着满满一大袋香,匆匆赶路,全然不顾那毛毛细雨,这或许是进香还愿或求子拜佛心切吧。 攀爬了许久,还不见售票处,我正纳闷,眼前出现一座庙宇挡住了去路,庙中香火缭绕,悠扬的经乐一遍遍重复着古老的曲子。小广场右侧便是售票处,此刻就我一个人,很快顺利购票,进入庙门,方真正进入泰山景区。 山路时陡时缓,毛毛细雨仍缠缠绵绵下个不停,山路上湿漉漉的,我小心前行,时针已指到十二点多,可太阳丝毫没有露脸的意思,已有人结伴下山。看上去下山者也不轻松,走走停停,我忍不住问一位下山的老者,他的回答令我吃惊,到山顶还需要至少四个多小时。此时的我已饥肠辘辘,汗流浃背,路漫漫,若不补充点营养,恐怕很难登上泰山极顶。前行不远路旁出现一小吃摊,买一张煎饼卷大葱,狼吞虎咽、瞬间下肚,感觉充实了许多。 据介绍泰山煎饼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好吃、方便、开口味且营养丰富,难怪这传统名吃有如此强的生命力。瞧那不断转动的煎饼鏊子,永远在画着一个同心圆,磨好的面糊,轻轻浇在上面,兹兹的冒着热气,那村妇手拿一竹制小木耙,一手转动鏊子,一手轻轻的推着面糊,由里到外一圈一圈,转眼间一张煎饼摊好,三折两迭就下鏊了。我好佩服她娴熟的技艺,或许小小的鏊子会旋转出全家人的开销和希望吧。 随着山路的延伸,我感觉体力明显不支,山间溪水哗哗的流淌,林中偶尔传出几声鸟鸣,山路时窄时宽,有些路段是天然的石板和沙石混杂的山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丝毫不敢忽视脚下。 继续前行,石阶路更陡、更险、更滑,游人更少,很长一段路就我一人孤独的前行。望着两侧浓密的山林,我不免有些担心,不由的加快了步伐,可石阶坡度太陡,不了一会儿便气喘吁吁,擦把汗继续前行,感觉攀登了许久,总算望见中天门了。此时山路更陡,几乎是半仰着身子攀爬。回首走过的山路,恰似一架蜿蜒曲折的山梯,好令人头晕目眩。雨非但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密,随着海拔的升高山风渐大,雨伞已很难遮打。山风夹杂着凉凉的细雨不时打在脸上,我好担心如何抵挡山顶的寒意,总算三步一停两步一歇艰难的爬到中天门。 小小的广场上巍然矗立着古老的中天门,细雨中红红的“中天门”三个大字更显醒目,几个店铺中挤满了购物、用餐、歇脚或避雨的游人。我想在中天门前留个影,还好,这位照相的师傅很热情,同样的照片仅收了六元钱。看着照片上雨雾中的自己,心情比进山时好了许多,或许置身大自然中,在一番艰难的攀爬之后已抛撒掉许多烦恼,生活或许就是这样,“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 站在中天门,环顾四周的群山,白茫茫的雨雾笼罩着群山,山风很大,单薄的衣服已难以抵挡风雨侵袭的寒意,雨伞已被风刮散了架,勉强遮着头。看看路标刚刚攀登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最难攀行的“十八盘”还没开始,是进?是推?我犹豫了,此时停脚实不甘心,继续前行困难重重。患关节炎的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面对雨雾缭绕的泰山我进退两难。此时两种选择摆在面前:一是继续冒雨攀登十八盘,徒步登泰山;二是坐缆车上山至南天门。退缩、放弃这不是我的性格,考虑到自己的腿病,我最后还是决定乘缆车前行。为抵御寒冷,我匆忙买了件绒衣,上面印有“我登上了泰山”的字样和泰山图案,至于合不合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我拿定主意,左拐至缆车站,初次乘缆车还真有点打怵,此时偏巧就我一个乘客。一节节车厢快速的旋转至乘载间,门自动开合,检票员引领我进入一车厢,车门很快关上,随着大底盘的旋转和轰鸣,缆车被送入空中,可乘坐六人的缆车中就我一人。随着缆车的前行,山风夹杂着雨点不时打在车窗上,外面雨雾缭绕、山风阵阵,飘飘忽忽的缆车缓缓的前行,顷刻间生命就维系在这细细的缆绳上,我感觉好害怕,万一......我不敢继续往下想,随即又自我安慰:现代运输技术先进,我一定会平安到站的。 长长的山谷间看不到人影,前行了好长时间方看到下行的缆车中几个游客,偏偏孤独的我无人结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眼睛一闭,任凭它左摆右晃,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十几分钟时间感觉很长,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快点到站。终于,我所乘坐的缆车轰轰的驶入站台,车门打开,我快速的逃离缆车。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第一次乘缆车有惊无险,到是真真切切的考验了我的胆量,只可惜雨天中恐惧的我没好好领略凌空飞越群山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