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泰山之行

[游记]我的泰山之行

2007-09-08    live.com

我的泰山之行

背上行囊,我开始了向往已久,却没精心准备的泰山之行。同我一起去的还有两个孩子——九岁的侄儿,十岁的女儿。先生驱车送我们到车站。离上车时间尚早,两个孩子还在兴奋之中,而我却有种任重道远之感。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颠簸,在早上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泰山站。出了车站,还没镇静下来分辨一下方位,已有出租车司机过来招揽生意。而我们却坐了3路车向泰山脚下的红门方向而去,据我所知那是一条精典的旅游路线。

在山脚下,一条小溪顺地势缓缓流淌,如飘动的银色带子,浅浅的水流中,有卵石突露水面之上。溪畔淡紫色的野花随风摇摆。两个孩子如两只敏捷的猴子,呼叫着奔过去。我在路边坐下来,望着他们欢快地跳跃在卵石之间,拍水嘻戏。也许玩得不够过瘾,竟然干脆光了脚丫下了水。

登山刚刚开始,怎能停留太久,于是招呼他们回来。两个孩子恋恋不舍同我继续前行。最初的山路平缓易行,渐渐地坡度逐淅加大,登山的难度也在增大。我背着旅行包渐渐气喘吁吁,竟然有点赶不上孩子们的步伐。懂事的孩子们开始抢着替我背旅行包,让我好不欣慰。

山路渐陡,山道旁有一种声响,似流水潺潺又象风声飒飒。放眼望去,浓密的绿树遮住山体,却不见山泉飞瀑的踪迹。又走过一段山路之后,忽见山道旁不远处,恰有一条瀑布从一块大山岩上泻下,瀑下流水汇成小溪,清清浅浅沿石缝,过草丛,顺山势,欢欢快快向山下奔去。我提议休息一下,两个孩子停下登山,却翻过石阶的边缘,踏过湿漉漉的山石绕过杂草及矮树到瀑布下面洗手了。

壶天阁前,一摄影师傅极热情的招呼生意,照一张照片再做成胸卡才几块钱,我们照了三张照片做成胸卡,每个人别在胸前。高高兴兴地跨过壶天阁。

继续前行,眼前一棵老树悬空横卧路中,树体漆黑。心生疑惑,看了旁边的标牌后明白,此景点为“四槐树”。相传此树为隋唐时期,程咬金所栽四棵槐树之一,于八七年因连降暴雨后灌注多年腐败树体而倾倒。这之前已有两棵陆续死亡。看到这棵历经千年沧桑走到生命尽头的老树,我忽然感到人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万物生灵,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某个时期的一个或重或轻的角色,在退出与上场的循环更替中演绎着历史。

正午时分,我们终于登上了中天门,也就是说我们的攀登已经过半。凭栏远眺,峰峦叠翠,山路犹如一条昂首的长蛇蜿蜒曲折。欢呼雀跃后做小小的体力休整,然后在标志性的中天门的石门前留影纪念。看起来两个孩子的登山劲头未减,我们又上路了。

走过一段山路之后,迎面并排两条瀑布映入眼帘,仿佛两条银色缎带悬挂在山崖上,瀑布落处,水珠飞溅,晶莹剔透。水声潺潺,使周围的空气变得舒适宜人。瀑布顶端的崖壁上刻着字,显然是瀑布的名字,努力辨认,四个字当中只看清一个大大的“苍”字,而另三个字却被水流遮挡隐约难辨,后来经过查证知道是"霖雨苍生"。继续拾阶而上,前面有人停止不前,正在拍照,不禁回头望去,恍然发现有处景观竟然差点错过。那就是山岩上那棵翘首而立的“望人松”。

眼看就到十八盘了,而我们已有精疲力竭之势。两个孩子不想再走了。于是找了家小旅店住了下来。此时正是下午二点时分。草草吃过东西,与两个孩子一起倒头大睡。醒来后恰是傍晚,天空阴郁,细雨点点滴滴。孩子们围在卖煎饼的老婆婆前要吃煎饼。每人买了一张,女儿说味道不错,就是卷在煎饼里的大葱辣了些。对于一向挑食的女儿说出不错,实在难得 。后来,在车站附近的超市里女儿还特意买了袋装的山东煎饼说要带回家让我先生也尝尝。

因为想早起上山看日出,三个人早早睡下。半夜独自醒来,时间尚早,却再也睡不着。索性坐起来整理东西,盼着天晴。窗外微雨簌簌。走到窗下放眼望去,只见大山淡黑色的影子矗立眼前,而我们被地包围在其中。抬眼望十八盘的方向,山腰处亮着一点昏黄的灯光,徒增了夜的孤寂。雨一直在下,日出是看不到了。干脆让两个孩子睡到了五点多钟才上路。

在我看来十八的盘的山路是最陡峭的了。而此时,雨也似乎大了起来。我们开始看到有游客从山顶上下来。起初只是陆续几个,再后来,看到下山的人多起来。我向他们打听到山顶还有多远。他们告诉我们没多远了。这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不久又看到昨天傍晚在旅店门前遇到的那对年轻人,他们买了水就连夜赶着上山了,当时我们说过话,所以有印象。此时正迎面走下来。男孩穿一件军大衣,不过穿的方式很奇特。一只胳膊在袖子里,另一只裸露在外面,很象藏族兄弟穿的藏袍。看到他,我忍不住笑了。他也笑,解释说太热,想脱掉,可他女朋友不干,说光着胳膊挽不住他,于是乎就成了这僧人状。周围的人也被他的这番解释逗笑了。看着这对年轻恋人挽着手歪歪斜斜从我身边走过去。而我们最艰辛的路才刚开始,我把登山的拐杖交给女儿,嘱她小心。然后牵起侄儿的小手向山顶迈进。两个挑山工抬着重物从我身边走过,重物被稻草包裹着,不知何物,但从他们的步态分析,显然不是轻物。但他们走得很稳健。没走多远,又看到一个六十左右老挑山工正坐在石阶上休息,常年的风吹日晒使老人皮肤粗糙黝黑。在他的扁担两端是从山上挑下的东西。一个游客好奇地问他有多重,答曰:一百斤,每斤两角钱,每天走两趟。这样的回答让游客们的唏嘘不已。面对这样的感叹,老人始终望着远方,目光平淡。也许这样的经历已不只一次了,早已习以为常了。他们让我由衷地敬佩,不只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双脚改变着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这些游客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他们吃苦耐劳与脚踏实地的精神是我望尘莫及的。看到他们,我们这些本已生活在幸福当中的人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及至南天门,不久,一团雾气聚拢过来,天空更加蒙胧不清。脸上湿漉漉的,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地势明显平坦下来。登山的暖意被山上的寒意一点点驱散,我们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因为看不到日出,况且越走越寒冷,有游人已不想向前走了。我问女儿,是不是也到此回去。女儿态度很坚决,一定要登上玉皇顶。一旁的侄儿也赞同。于是,我们冒雨,继续前行。

途经碧霞祠,到达玉皇顶,放眼望去,雨雾遮住了远山近水,什么也看不清,不象是“荡胸生层云”而是被包围在雨雾之中的感觉。缥缥缈渺,湿湿漉漉,不知是云还是雨。有钟声穿透迷茫的雾气,悠长而遥远地传过来。一切仿佛都变得肃穆宁静起来,忽然觉得到这座山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神秘。

下山的路上,为女儿买了一把竹剑,侄儿买了一把大刀,两个孩子爱不释手。我也因有了剑侠和刀客陪伴左右有点飘飘然。

泰山就象一本厚厚的大书,而我也只是匆匆地浏览了一下它的目录,来不及细细品读便擦肩而过了。留给心里太多的遗憾,不知何日能够重游泰山。

转自:http://d1x3h5.spaces.live.com/blog/cns!6e793dde246f896b!526.entry2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