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之行 |
[游记]泰山之行 |
2007-10-30 e23.cn |
爬泰山很多次了,却从来没有从泰山的西大门---桃花峪游览过,快要离开泰安了,不去那里看看难免有些遗憾~~ 本周六,简单地带了些东西,便一个人出发了。早上的天是灰蒙蒙的,似乎连雨都要拼命从那单薄的灰色的云层里挣脱下来了。室友却我下周去,而我淡然一笑,毅然而往。 单单坐车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桃花峪已经9:10了,顺着盘山公路,我迈着轻快的步伐上路了,看着水已干涸,而积石甚多的宽大的河道,我很开心,听说桃花峪的石头很漂亮,不免心念一动,择一处不高的地方,我跃进了河道,在河道里挑拣起来,准备能收集几块好看的石头,可是,似乎缺少了泰山之水的滋润,石头失去了夺目的光泽,没有找到心仪的石头,稍感郁闷。不过,很快,又释然,泰山之雄壮,灵秀,在乎用心去体会,去沉醉其中,何况前面的路还多,美丽的石头肯定多得是。 从河道上来,继续循山路而行,一路上看到景色,便或驻足而望,或亲自置身细细观之。渐渐地前面河道里的水多了起来,潺潺的声音和着山里的风声很是悦耳,风也甚为清爽。 没发觉,阳光散落在我的身上,原来天已放晴,硕大的纯白云朵挂在湛蓝的天空,让人看了,心胸都不由得开阔起来。 路的两边步满了年龄不大的桃树,粉色的霞披满树身,周围的色彩也为之鲜明。河里的水实在清澈,吸引着我又下到河道,在水边流连,有了周围石头的陪衬,水益发显得灵性十足,盈盈动人。清风吹起,水面扬起微微波澜,将投在上面的阳光也荡漾开,水底地小石块也更加迷人。干脆顺着河道走,在下面水里的石块上蹦来跳去,完全容进大自然,我看到太阳也笑了,阳光更加地灿烂~~~ 有的地段,由于落差,形成了小小的瀑布,而低的地方则形成了小湖泊,水里生长着绿藻,加之水清澈,整个小湖都是透明见底的绿色,非常美丽。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造物之美,夺人心魂~~~ 透过清澈的水,可以看到底部散落着很多漂亮的石头,我拣了几块放在了包里,书包霎时间重了,不过,我依然动力十足,时而顺着盘山路走,时而跳到河道走。 很快来到了第2个检票口,那里修葺了一个石亭,那亭的旁边是一口泉眼,泉水顺着修好的渠道欢快的流淌,直到小亭的底部,亭子周围环绕着流下的泉水。那水里有几只用石头简单排列的乌龟,看似随意,实则惟妙惟肖。在亭子靠山的那一侧,有盘旋而上的小路,估计是前人踏出以逃一票的,呵呵,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工作人员再次检票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路程,得之从走进来到此处,已有8里地,向前再走14里路,即可到达桃花源深处。虽然前路漫漫,我背上书包继续前行,因为我根本没有打算走回头路。前面的山变的挺拔起来,多了分灵秀,布满松树、槐树的山上,一些黄色的不知名的植物散落其中,显得很有生机,很有渲染力。 随着往上走的路程的增多,和在河道里的观察,我发现每隔几里,石块的质地都会不一样,泰山的石头的确是种类繁多,赏心悦目,对地质研究人员来说,真可谓至宝啊。 走了没几里,一个写着“桃花源”的牌坊赫然入目,复行几步,见满山的桃花争相竟开,粉色简直都要顺着山坡流淌下来了。风一吹,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身上的疲倦仿佛一瞬间就被扫光。行于路上,我觉得格外轻快,很快,我又看到了一个碧绿色的水潭,里面游着小鱼,再仔细观望,竟看到一只螃蟹趴在那里,它仿佛察觉到有人在看它,悄无声息的隐进了水藻。 越往上走,水越清,山越秀,山间黄色的植物也越来越多,几乎都把松树的墨绿给压制了下去,始终都不明白那到底是什么植物,心里不免有些疑问。唉,也难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己能知道多少?直到河道旁也出现了这种植物,方才明白,原来是迎春花。呵,此时,疑虑顿除~~前几周在天外村爬山时,那边的迎春花已经绽放了,没有想到此地的此时才大规模的来迎春,应该是此地气候的原因吧,有些阴冷。 又走了几里路,前面出现了一个瀑布,水虽然不多,但是仍显的很有气势,估计在夏季汛期此处肯定更增魅力。一个人正在瀑布下扛着摄象机拍着,上面的护栏边上,还有两人在闲聊着,似乎是在等待下面那人。闲谈的那个秀发飘扬的女子手中竟拿着电视台的话筒,哦,原来是电视台采景的,兴致很不错嘛~ 一路的行人,几乎全被抛到了身后,我见前面一个大哥也是独往,便和他结伴走了一路,前面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看得出大多数人都显出了疲态,估计腿都酸了吧。 终于在11:55的时候,我到了桃花源的终点---索道站,如此22里的路总算走完。可是好象这里根本都没有看到一枝桃花,向人打听,才知道,这里的桃花还没有开放,还的等一段时间。 这边的路,我不是很熟悉,只知道能通向玉皇顶。稍询问一下,便顺着唯一往上的石阶走去,路上碰到一位大爷,得知的确可以通向玉皇顶,而且可以直达南天门。心情不禁为之一振,在路旁的松树簇拥下,拾阶而上。走了二十几里山路,再往上攀石阶,的确开始感觉到累,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流下。由于山比较陡,石阶绕来绕去,看上去很近的距离,却要走很久。 13:40,我来到了南天门,为了早点回学校没有去玉皇顶。从南天门往下望去,天啊,短短两周的时间,来爬泰山的人竟如此多,十八盘上挤满了游客。老少妇孺,青年壮年,还有一大批学生模样的人,都在努力的向上攀登着,他们虽然看上去很疲惫,但仍掩不住兴奋喜悦。 最喜欢下山的感觉,虽然有些疯狂,但还是往下飞奔。向风一样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梭,很享受。 14:16,已然置身云步桥,听着潺潺的瀑布流水,心也在激动的跳跃着。无暇休息,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下山,在14:28,我到了中天门,看着气喘吁吁往上走的人,得知才走了一半的显露出的泄气表情,自然有一种成就感。靠近中天门往下的台阶还是比较陡峭的,我不敢大意,小心的下着山。14:41,终于走下回马岭,接着经过壶天阁,几分钟后来到四槐树,脑海中浮现中程老爷子当年在齐鲁大地意气风发的样子。 15:00,到了经石峪所在的岔路口,觉得时间还早,就进了书法时刻圣地。经石峪里有一块天然的巨石,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齐年间,这里奉皇帝命雕刻《金刚经》,现在仅存1333字。每个字约半米见方,这里的石刻历代以来素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曾吸引无数古今中外名家前来观摩。在“高山流水”亭静坐片刻,感受仙风古韵。 15:10,从经石峪出来,一会就来到了斗母宫。见卧龙槐,心里又有一番滋味,觉世事沧桑,不可捉摸。15:27,至万仙楼,这是第一次上去,对各路神仙一一虔诚行礼。路上有醉心园等景,不知不觉已到红门。15:45,终到一天门、孔子登临处。进关帝庙闲逛一圈,看了汉柏,还有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龙凤槐,觉此行收获颇丰,不但收有精美石块,还饱览满途风光,爽哉~~~ 15:53,坐上车,终于回学校啦~~ 博友加精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
转自:http://blog.e23.cn/user2/20320/archives/2007/141274.shtml2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