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老日记,但可以当好几个日记啦~ 2006年9月16日,我和夫人送孩子到济南上大学。 17日,一家三人在济南市内游览了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傍晚,我们安顿好孩子,便乘坐长途汽车离开济南马不停蹄地赶赴泰安去登泰山。抵达泰安后,我们就近入住长途汽车站附近的跃进宾馆休整,准备天亮出发。 这一宿着实睡得不好,原本疲惫不堪,应该美美的一觉睡到天亮,可偏偏这房间挨着火车道,嘈杂了一宿。当然,这得部分地归咎于我们自己——太不了解周边环境了,以至于登记住宿时还特地要求宾馆给安排个不靠着马路的房间,结果人家痛快地答应了,这下可好,另一面的房间是靠着铁路。 基于这次教训,我们在此后的活动中非常注重收集各类信息,并且多加观察。泰山之路要从我们的脚下开始了。 选择了登山之路 18日,我们一早便退了宾馆的房间,临行前在宾馆的食堂里吃了顿免费早餐,并在宾馆的前台购买了一张泰山导游图,然后乘坐出租车到红门开始登山。途中经司机指点,在一家店铺请了三炷香准备到山上供香火。我还顺便买了根“百寿”拐杖,以助登山之力。 经了解,要登到泰山顶,中天门通常是必经之路。从山下通往中天门一般有两条线路,亦即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其一是由天外村出发,乘坐汽车经盘山道抵达中天门;其二是由红门出发,这是一条老路,沿途风景较多,但须得走石阶一步步地爬到中天门。中天门往上,是位于山顶的南天门,仍然有两条线路和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其一是乘坐缆车直达南天门;其二还是沿石阶而上,再经十八盘阶梯到达南天门。 为了真正体验一回登泰山,我们决定:上山均选择第二种方式——彻头彻尾地登山;下山则均选择第一种方式——利用运输工具回返。我们选择的无疑是一条充满艰辛之路。尽管充分考虑了连日来的奔波疲劳,但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登山之路。 红门发令 来到红门山脚下,心中充满了积蓄已久的力量,耳畔犹如回荡着竞技场上的发令枪声,我们开始向泰山之巅进发。 当地人很热心,他们为我们指路、引路,有的还告诉我们烧香拜佛不要拜到顶,在不远的红门斗母宫就可以了,说这是一个最大最古老的寺庙。我们也打算在斗母宫烧香,这样便可轻装上阵,不用总是背着那些香来爬山,况且出租车司机也是这么给我们指点迷津的。 住在山里的人也很热情,他们大多是从事护山工作的。有些是由外地前来租房子住,同时为这里工作。和他们交谈,可以看出他们都很自豪,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工作谈到子女的学习和家人的生活。一位给我们引路的大婶就是这样。她是上山护山的,专门看护古树上的身份牌。她看我们带了很多瓶装水,便告诉我们说山上的水很多,不用自备太多的饮品。她还给我们讲解一些碑石等的典故,有的明显带有个人好恶色彩,但是这一路段因为有了她的相伴,心情却也变得十分的愉快,一开始登泰山的那根紧绷着的弦,得以放松了许多。 拜山神奶奶庙 来到红门,我们进了后面的山神奶奶庙,听说这是保国泰民安的,和前面的送子,招财,求官的几个庙宇自是不同。我们认为,国泰民安就包含了一切积极的因素,所以便一心一意地在山神奶奶庙里烧香拜佛。 一般认为,从山下请来的香到山上的庙里烧上便是,这一点看来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人家说了,这些山外来的香若不开光是不灵验的,况且人家还要为你主持仪式,你一点都不想在此破费,那怎么说得过去啊。我们在那里就请了三张引香火用的元宝纸,这一切才得以顺利进行。 那里的工作人员很是认真,衣着也很专业——一身和服(是和尚服装,而不是那种日本国服)。一个女主持按程序为我们主持仪式。她先是横举着香,冲着山神奶奶说了些什么,又将香举过头顶,前后推动几下,便动作麻利地为我们的香开了光。随后她又转过身来,继续主持仪式,嘴里一直不停的念叨些好听的颂词,有给山神奶奶听的,更多的是给我们听的。在香火前,夫人随着女主持口中穿插性的指令,一连拜了三拜。 接下来,我们被引领到山神奶奶的像前,在仪式中各自向山神奶奶完成了三拜大礼。匆忙中,山神奶奶的模样没能记忆下来。但这三次我可都是诚心诚意地叩拜下去的,因为那山神奶奶的形象,早已在脑海中和过世的母亲的形象融为了一体。所谓心诚则灵,我想也莫过如此吧。有所寄托的神灵才是真实可信的啊。 拜了山神奶奶,身心都轻松了许多,尤其是心情变得更加的愉快。 排除干扰 我们继续登山。上山的路也很好认,都是石阶,顺着往上走便是。但有时也会误入歧途。山上还有各种名目的小庙宇,为了引人入室烧香,他们的门前有的要标识“由此上山”或在背面后门标识“由此下山”,活生生的让你偏离正道,把你引入圈套。 我们在上山的时候上过一次当。那回,当我们按照标识牌进入一座庙宇,发现左右站有哼哈二将,夫人便按规矩一面投入一枚一元硬币,并分别拜过,我只是站在一旁观看。可是,当进入第二道门槛,早已将我们的举动观察得一清二楚的和尚们立刻近前,撇开我在一旁,围着夫人一通赞扬,称她是有福之相,劝其继续在庙里掏钱烧香拜佛。 我在一旁慨叹道:看来俺是没有福相的喽!说着,拔腿就往寺庙外移动。见状,一个机灵的和尚立刻赶上前来,说看我也有福相,可以烧香拜佛。他们一定知道,我是不会掏钱烧香的,可是一旦我走了,夫人也会立刻离开那里,所以试图缠住我。我心想,佛也以貌取人?遂急闪一旁。夫人也心知肚明,没有过多地耽搁他们。 这种地方一旦误入,先是会遭到一通规劝,吉言不少,而且均是“先烧香,后拜佛!”言外之意,不烧香就不能拜佛,而且听起来,他们刚刚对你说的那一大堆好话,好像也不可能灵验似的,多少会有一种被人诅咒了的感觉。仔细想想,如果是拜了真佛还好,要是你转身刚走,佛没有笑,写那些标识字的人笑了,那又当如何?后来就好了,没什么名气的或者规模不大的寺庙就在外面望上一眼,继续前行,毕竟我们是冲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来的。 山道上不时也会有手持小纪念品的商贩挡住去路,有的是死缠硬磨,有的是三两个人地横在路中央兜售。一开始,我们不理睬他们,实在难缠,就摇头说不要,后来发现,你的头没有他们的手摇得快。没办法,我这个平素不喜欢说谎的人也在泰山上开始泰然自若地撒起谎来,凡遇有此事,一概告知——有了!这招还真灵,那些商贩立刻没趣了——哑然! 中天门地处半山腰,这是考验意志的时候。夫人觉得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劝我坐缆车上山,我坚持要按计划继续登山上去。后来我们统一了认识,决定继续向山顶发起冲击,用自己的双脚实现登顶的愿望。 中天门有一取水处,可以从岩石里淌下来的水湾里打水。这也是比较方便的取水地之一。一路上,到处有摊点卖水,连井水也都要收费,基本上山水被围起来后化为“私有”,以便开发卖给游人,那些卖山水和饮料的商贩还念念有词:山上没水,越往上水越贵。其实,在通往十八盘的山路上,路边右侧就是流水,也可翻过护墙取水。而到了山顶在望鲁台附近的洗手间里,那里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们,这自来水就是从山下抽上来的,可以饮用。我想这些水至少可以用来洗手。值得庆幸的是,登泰山的沿途洗手间设置的间隔比较合理,所以也少了些内急之忧。 匍匐大地 越过中天门,山路开始趋于陡峭。我们犹如匍匐在大地上,艰难地向上攀登。不时的,看到有挑山夫带着垃圾下山,也有挑着水泥袋子等上山的。他们走起来似乎很稳健,不似我们气喘吁吁的。他们皮肤晒得黑黑的,肌肉非常结实,目光里没有了对这座大山的好奇,更多的是坚定的意志。看到他们上山时有的是斜着走之字形路,我们也跟着试了试,发现这样蹬石阶比较省力,但是一性急便又忘了这些,又靠着边向上爬去。 途中,我们在一家煎饼铺前休整了一会儿,要了份煎饼,加鸡蛋的那种,里面还有葱和大酱,同时还吃了些自备的水果,算是补充体力。 为了更好的向山顶冲刺,一方面,我们在到达十八盘前决定将背包里的大部分食品也消灭掉,以尽可能减轻负重,但另一方面,又重新在路边墙围外的岩石流水处适量地打了些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粮食和水的意义,以及对于它们的取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艰难。看来,非破釜沉舟,便不可能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境地。 说起来,女人的耐力要好一些,夫人不用拐杖还一直冲在前。一路上,也有许多女子在前面转过身来坐在石阶上,等着在后面爬行的爷们。我借助拐杖之力,到了十八盘便已是走走停停,幸好有相机在手,可以打发些时间,以便在选景拍照之余得以喘息。当然,也因着要选景拍照,便更多地欣赏了这一山的美景。 十八盘并不如想象的那般险峻,经人工铺路,虽然比前段路程略为狭窄迂回,但是总体上说还是比较易行的。整个山路比较人性化,尤其是接近山顶时路的两边还都有铁栏杆的扶手。路上的目标指向标识也很醒目,使人不会轻易走冤枉路,所以,那些“由此上山”或“由此下山”的标识纯粹是蒙人,是多此一举。 一路爬上山来,我们不时地回望脚下走过的山路,以及那些同样在奋力攀登的人们,路越长,山越高,心中的自豪感就越发强烈。随着汗水的流淌和挥发,心气也跟着冲向了云霄,仿佛天更蓝,更辽阔起来。 我的身上洒着汗,也洒着阳光。秋天的山风比较凉爽,吹上身来,多少还略微带有寒意。虽然快到山顶时已是正午时分,但是,身上的汗水依然冰冷。有阳光照晒的一面,身上的汗水干得较快些。这时,整个人便是一个半干半湿的“阴阳”身了。 无限风光 终于过了十八盘。来到南天门就算到了山顶。我们先到了望鲁台,然后取道玉皇顶。在南天门外,我们得以美美地环望群山,瞭望苍茫大地。 想来,我之所以坚持登山到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一览众山小”,就是为了战胜这“五岳之尊”,将它踩在我的脚下,以达到“山高我为峰”的境地。然而,当我来到山顶,再也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没有踏上“五岳之尊”的高傲。 眼前是群山环抱,呈众星捧月之势,山峦起伏,巍峨雄壮,气势磅礴。满山的七彩花草和松木岩石,那般鲜活,那般引人入胜。连那天空中飞机洒落的一道道银白色横线,也像是要为这座山披挂上飘带,泰山动容,群山起舞。 信步天街,昂头天外。正午的阳光洒满山岳,在山谷中弥漫,仿佛是层轻纱凌空飘落,渲染了这一山,这一水。曾闻“风月无边”,今叹“风光无限”! 不远处,几只欢快的花喜鹊在岩石和树木间飞来飞去,一行游客显然不曾见过这些生灵,惊喜地猜问:这是什么鸟儿,飞得这么高?! 我真想立刻告诉他们,这是喜鹊,是报喜的鸟儿! 然而,我和夫人相视一笑,没有上前点破它,只是带着神秘的微笑,静静地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