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盛极而衰的来佛山]精彩游记、济南游记、泰山游记、曲阜游记

[游记][盛极而衰的来佛山]精彩游记、济南游记、泰山游记、曲阜游记

2007-11-14    gotosd.com

“十一”黄金周,更是南部山区的黄金周。久居城区的人们,趁着长假纷纷出门,平静的南部山区顿时喧闹起来。然而,当我们来到位于长清大学科技园区西南方向的来佛山上时,这里却静谧异常。

来佛山下武中奇
来佛山位于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也就是长清大学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崮云湖街道办事处的井兴远先生是一位登山爱好者,他虽年近花甲,但身体非常好,他几乎爬遍了崮云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山。说起来佛山,他便来了兴致。“山上来佛殿,处处有故事,山下大彦村,养育武中奇。”
仅此简单的介绍,我们已经按捺不住了,即刻动身吧。
来佛山不算高,海拔不足400米,但是上山的路比较窄,而且布满荆棘。看来已经许久没人上山了。时值仲秋,山上的杂草已经枯萎,酸枣也已变红,它们仰着红彤彤的、诱人的“脸蛋”,摇晃着身子冲我们打招呼。因为心里念叨着“来佛寺”,对于那些馋得我们两腮生津、喉头抖动的酸枣,大家伙儿也只能视而不见了。
因山路陡峭,且井兴远就在前面带路,我们顾不上抬头四处张望,只是躬腰埋头向上攀登。山路上满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心挑上一块带回去,可是转念一想,马上就要看到来佛寺了,区区一块石头哪能与其相提并论?
攀至半山腰,我们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歇息,站在山上向远处望去,大学科技园区就在山下不远处。离山最近的地方有一片村子,井兴远告诉我们,这片村庄原本是一个村,因为位于来佛山的山脚下,且村子正好面对着山上的一块大岩石,因此得名大岩庄。后来因为村中的一条路,将村子一分为二,前面的村子成为前大岩,后面的村子名为后大岩。再后来,村民们觉得“大岩庄”这个名字太土气,经过一番思量,考虑到“岩”和“彦”音同,而且“彦”字在古代则是对“士”的美称,于是将“大岩”改为“大彦”,以此期望村子里能多出人才。
1907年,武中奇,这位著名的军旅书法家就出生在后大彦村。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何止水和土,连这个地方的名字也深深地影响着这一方人的发展。如此说来,那“来佛山”这个名字也一定是有所说法的。

来佛山上佛飞来
我们沿山路继续向上攀登。渐渐地,山上的树多了起来。山上没有其他游人,偶尔,有鸟儿鸣叫着从林间扑扑楞楞地飞出来。
我们加快速度,不到半个小时,便到达了山顶。山顶上相对平坦,植被较少,到处是成片的大青石板。放眼四望,我们并没有发现庙宇,映入眼帘的倒是些石头房子。因为曾在周边其他山上发现过类似的石头房子,我们一眼就能辨认出,这种低矮的石头房子,很有可能是明清时代的兵营遗址。再往前走,一堵破残的石墙挡在面前,从石墙的风化程度判断,这石墙和刚才见到的石房子应该属于同一年代。石房、石墙还有那没有露面的来佛殿……看来,这鲜为人知的来佛山上还蛮有故事的。
绕过一片小树林,眼前就是我们期待的来佛殿了。
这是一座寺院遗址,院内的建筑多数已毁,现存比较完整的建筑仅有三处,最北面是王母宫;中间是观音阁,它是一座方形、穹顶的石头房子,房子长约3米,高约4米,里面供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最前面是一座稍大一点的石房子,和观音阁不同,这座石殿是拱形顶,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很显然,这是一处道佛两家和谐相处的院落。
来佛殿在哪?我们急切地寻找着。
“都坍塌得不像样子了。”井兴远先生指着玉皇殿西侧的一堆瓦砾,不无遗憾地说。虽然见不到完整的佛殿,但“来佛山”这个名字的来历,我们必须要探究一下。
我们注意到,院内的建筑虽然多已坍塌,但还有几块高高大大的石碑,保存还算完整。经过仔细辨认,在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文字:县治东南二十里许,有山杰出者,名佛山,即古之青龙山。山顶旧有庙宇,前为灵仙阁殿,后为王母宫。考诸碑碣,据系重修,而未详创自何代,盖其由来远矣。
石碑上的文字还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一个晚上,有九尊佛自远方飞来,落在了山顶。周边的百姓都奇怪得不得了,纷纷捐资,在山顶上建了来佛殿,供了九尊铜佛像。逐渐地,这座山就改名为来佛山。

来佛山间有传奇
站在来佛山顶,如果天气晴好的话,能看见不远处的五峰山和灵岩古刹。这里与周边的山脉相同,都属于泰山山脉的余脉,而且与山峦叠翠,古木笼阴的五峰山并肩;与古建宏丽,文物斑斓的灵岩古刹相望。来佛山理应成为另一个胜地。非常遗憾的是,在人潮涌动的黄金周里,这里,却异常地安静。
唯有,那一座座高大但残缺不全的建筑,似乎在遗憾中诉说着当年的鼎盛。
传说,当年的来佛山,也曾香火极旺,也曾人潮涌动,最吸引人的是“来佛八景”。可如今,随着山上建筑的颓废,曾经的八景,所剩已寥寥无几。在来佛山的西侧山腰处,有“来佛八景”之一的石瓢。如今,石瓢已经没有瓢的样子了。传说,曾经有个南方人,每年都要在来佛山下住上一段时间,年年如此,持续十多年,从未间断。而且,这个南方人每次都带一把瓢,且每次都住在同一客栈里。直到有一年,这南方人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他在离开之前,将每年都来来佛山的秘密告诉了客栈老板。原来,这南方人发现来佛山的西山腰上有一个石瓢,这个石瓢可是一个宝石瓢,每年的八月初八这一天,石瓢里就会自动向外淌银子,而且不多不少,正好能接满一瓢。所以,每年他都会带着瓢来接银子。店老板一听,大喜过望,终于等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初八,贪心的店老板也去接银子。但他嫌一瓢太少,便带上一口水缸来接银子,可是,那个石瓢再也没有淌出过银子。
站在来佛山上,看着不远处路上那来来往往的旅游车队,仔细咂摸这传奇故事中的道理,突然顿悟了,难道这来佛山是盛极而衰?顿悟后,又突感不安,眼前这热闹的场面,还能持续多久呢?毕竟,环境是脆弱的。

转自:http://www.gotosd.com/ziliaoku/index.asp?id=5092&page=22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