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杜甫的《望岳》的吟咏声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泰山之旅。 天下名山无数,泰山并不是最高最美的山,在五岳里其高度只排行第三,它的秀丽也比不上桂林山水,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因为它是一座独一无二的文化山。 在数千年的泰山文明史中,不仅有前后连续四千年数以百代的帝王封禅祭礼的封禅史,也形成了儒、释、道、伊斯兰、基督教并存的宗教史,还以其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1987年5月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降水丰富,所以植被非常茂盛,山上有95的地方都生长着植物。松柏是常见,还有结满累累果实的核桃树,更有叫不出名的,满目青翠,漫山遍野。 忽觉两胁习习凉风生,云雾迷蒙,飘飘然有出尘之感。定晴一看,哇,眼前是雾蒙蒙的一片,山不见了,树没影了,天地似乎一下子静止下来,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和缆车行走发出的声响。我不敢乱动,生怕这缆车要是不结实,我就得飘然成仙了。正当我心跳加速不安时,缆车“咔嚓”一声停下了,我安全到达目的地——岱顶景区。 晕了晕了,这是哪里呀? “各位团友,因为这几天下雨,山上雾气很大,温度比较低,待会可能还会下雨,请大家穿上准备好的雨衣,跟着我走,不要走散了。” 小丁的话把我拉回了现实,噢!这就是我的泰山,我心目中“幽、旷、奥、秀、妙、丽”的东岳。我准备一览众山小啊,可现在却连前方的人都看不清楚。这、这、这真是来不逢时啊! 叹息归叹息,我还是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了天上人间的分界处——南天门。整整被风吹乱的衣服,酝酿一下即将幻化成仙的心情,踏进了刻着“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的南天门,脱却凡体、羽化登仙,当一回快乐神仙去也! 在推推拉拉,你追我赶中,我们就走过了天街、游玩了孔子庙,直到泰山绝顶——玉皇顶。站在玉皇庙前,虽然无法体会“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的遗世独立,却也感受到“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的孤独茫然。的确,在这远离红尘的地方,是否能抛却烦恼,振臂高呼,把胸中的郁闷一呼而出呢?为了避免被人误为疯子,还是作罢。不想衷心祷拜,也不想在“五岳独尊”旁留影,我便来到庙前的无字碑,听着小丁关于此碑的讲解。相传为秦始皇或汉武帝所立,此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就此碑的石质而言,不是泰山山上石,而是他山之石,无法想像当年是如何将一整块石运上山,故而佩服古人的高超智慧。 大观峰位于玉皇顶盘路东侧、平顶峰下,削崖为碑,题刻遍布,重重叠叠,能识者80余处,年代跨越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文词雅训,隶书遒逸。 下山时途经碧霞元君祠,可惜非此次旅游项目,故经其门而过,无法拜会这位泰山老奶奶,甚憾! 短短的两小时过去了,出了南天门,我们又回复了凡夫俗子。忽记起卫斯理的《洞天》中说到成仙其实是“摆脱固有的生活规律”,那么,今天我摆脱了家庭和工作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游玩于名山大川之中,是否也摆脱了固有的生活规律,成了一会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