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红门宫对面有一处弥勒院,北殿的楹联是这样写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殿内弥勒佛像上方横匾上书“有容乃大”。用“用容乃大”这四个字来形容泰山之大是再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来看看泰山都包容了哪些东西吧。 首先,泰山包容了形形色色的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泰山名仰海内外,与包容了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曾来泰山封禅,有史书记载的帝王封禅从秦始皇开始,来泰山封禅的帝王不计其数,来的次数最多的当数清朝乾隆皇帝,先后十次亲临泰山。历代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确立了泰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崇高地位。随后慕名而来泰山的,还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对泰山的赞美与宣传进一步加大了泰山的知名度。泰山古代就是自然崇拜的化身,一直以来由对泰山的自然崇拜演化而成的“泰山香客”队伍一直兴盛不息。皇帝来泰山封禅,文人来泰山挥毫,百姓来泰山上香,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共同相聚于泰山。各色人等对泰山是各有所爱,各有所需,就连农民起义军也多次把泰山当作根据地。在今天来泰山旅游的观光的,上有国家领导人,下有普通一民,还有远涉重洋的海外的游客。当天外来客实现宇宙之旅的时候,泰山肯定也是太阳系、银河系中的一个著名的星际旅游景点吧。 其次,泰山包容了形形色色的神。都说一山难容二虎,泰山却容纳了形形色色的神。泰山的宗教以道教为主,和佛教和儒教却共存共容。君不见,泰山上很多的景点内,北殿里供奉着泰山奶奶,东殿里则供奉着观音菩萨,佛道儒三家神仙在泰山和睦相处,形成一个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玉皇大帝、碧霞元君、如来佛祖,孔圣人、关二爷等等各路神仙,在泰山各有各的位置,就连阎王、小鬼也有他们安身立命的所在。诸路神仙相约泰山,同受世人朝拜,共享人间香火。泰山是如此受各路神仙喜欢而纷纷在此安家,连外国的神仙也想在泰山上谋得享用中国香火的一席之地,上帝耶稣也挤上了中天门,不幸的是他被中国神仙和他们的信徒给挤兑到泰山脚下去了。 再者,泰山包容了形形色色的物。泰山是自然与人文世界遗产,这人文遗产就是形形色色的物。从山下的岱庙开始,途径岱宗坊、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一直到玉皇顶,沿途数不清的历朝历代的建筑、雕刻、碑文、文物是有形的物,从“泰山言言鲁邦所瞻”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生命重于泰山”(司马迁)、“岱宗夫如何”到今天“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的名言、论述、思想,是无形的物。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泰山也是中西文明融合的交汇点,著名的岱庙天贶殿内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就是中西绘画技法珠联璧合的神来之作。 普照寺东侧的滦州起义烈士祠院内,有一处“卧虎石”碑刻,上面篆刻了民国时期邱山宁先生的《泰山颂》,这样高度概括了泰山的包容性: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有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 大泰山! 作者为中华泰山文化网常务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