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千佛山游记:回味不尽的经声佛号[格桑花西部助学. |
[游记]济南千佛山游记:回味不尽的经声佛号[格桑花西部助学. |
2007-07-16 gesanghua.org |
[原创]《济南千佛山游记:回味不尽的经声佛号》 (图) 在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学习期间,常常利用学习的课余时间去游玩,下面是我的一篇游记。(照片是自己用手机拍的) 8月3日晨,临时决定爬千佛山,于是一阵紧赶慢赶,希望能在7点前到达山门,以能免去入山的门票,可是还是晚了几分钟... 进入山门,迎面就是一座石牌坊,“千佛山”三个金字,很有气势。 往里行,“佛像”随处可见,多为石雕,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很多雕塑并不能笼统地称之为佛。比如:刘海是民间俗神,观世音称为菩萨,舍利弗称为罗汉,哼哈二将叫作护法。当然也有先不是佛而后继承佛位成为佛的,比如:降龙罗汉(迦叶尊者)、伏虎罗汉(弥勒尊者),后来都成了佛,一个成为“初祖”,一个唤作弥勒佛。 首先是十八罗汉像。相传,十八罗汉本来只有十六位,他们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是受了佛的嘱咐,常住人间弘扬佛法的人物。后来又增加了两位,但增加的这两位说法很乱,最后由乾隆帝定论下来,把第十七罗汉定为降龙罗汉(迦叶尊者),把第十八罗汉定为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继续上行,就可以看到一尊卧佛。卧佛神态的安逸、平静,给人一种大觉大悟的感觉。 上到半山腰,就是秦琼当年曾经到过的兴国禅寺,又是一个收费的地方,让人感觉到现在的景区商业化气氛太浓。寺院的香火很旺,远远地就闻到弥漫的香气。寺院大门的两侧,有赵朴初笔力遒劲的对联: 生活在繁华利市,晨钟暮鼓、经声佛号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没有它的警醒,真的不知道有几人能依然淡泊、宁静... 在一个老大妈的指引下,来到了万佛洞。在佛教盛行的中国,万佛集聚的地方并不只有济南万佛洞,在河南洛阳、陕西榆林都有万佛洞,在五台山还有万佛阁,在安徽舒城还有万佛湖,在新疆火焰山还有万佛宫... 其一: 平安钟。钟,在我国古代是一种乐器。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洛阳西关外营造“白马寺”时,钟和鼓才成为我国佛寺中用来报时、招集众僧时敲打的法器。 其二:观世音菩萨。沿阶梯上行,就可以看到一尊观世音像,这座端庄、秀美、楚楚动人、微笑着的观世音像,有种不可多得的美感(这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几张中的一张)。 唯有这尊菩萨像,让我轻松、愉快,倍感亲切。我想,能雕塑出此像的工匠,必定是位潜心向佛、深懂佛意之人。 其三:刘海。老人们大都知道《刘海戏蟾》《刘海砍樵》的剧目,讲的就是这尊雕像中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刘海16岁登第,50岁至相位,在出家时应该是位白发老者了,但在民间,刘海却被彻底的返老还童了,画面上,他成了个丰满可爱的胖小子,并且穿红带绿,笑逐颜开,两手各提一串金钱,再配以三足金蟾、喜蛛、荷花、梅花...它们象征着欢天喜地、生活富裕。因而,就有了“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刘海又被视为钓钱散财之神。 说了许久,还在万佛洞的门口,现在就进入万佛洞。 进入万佛洞,洞内清凉静谧,光线暗淡,时有寒气缭绕,幽幽远远。雕刻家们用近三万尊佛像,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四大石窟容于一洞之中,让后人在这不到五百米内的洞穴之中,可以领略到始于北魏,发展于唐、宋各个时期的造像艺术风采。 魏晋以来,清淡成风,崇尚所谓“秀骨清像”型体态风姿。这一时期的造像都带有一种面相清秀、颈项修长、体态消瘦、风度清赢的造型特征。一般通体高大,鼻突高额,眉眼细长,面带微笑,发髻呈螺旋状,长袍袈裟,洒脱飘逸,有一种可畏不可亲的森严之感。这一时期的塑像加彩,多用白、土红、石绿等色,塑像贴于壁面,很有浮雕的效果。 到了隋代,瘦削清癯的塑像转向雍容浑厚,佛像面容丰满,耳垂增大,手足肌体丰腴可爱。特别是那些袒胸露臂的女性,宁静、秀美,象征着善良、美丽、智慧和尊严。 发展至唐代,人们视丰满健壮、雍容华贵为美,石雕也呈现出圆满富足的造像,头发呈绳目,眉为半月形,眼睛长而慈柔,目光向下作沉思状,肌肉丰满,身躯健美,体态匀称,显出大佛宽大的胸怀。 出万佛洞东行,远远看见一尊巨大的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笑佛,他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他就是弥勒佛。 如果注意了解佛教方面的知识,你就会知道,这位大肚弥勒并非是印度佛国三世佛中的那位未来佛---弥勒,而是位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他就是布袋和尚契此。 离开千佛山,当我回头观望时,我似乎与这些佛的生活离的很近了... 千佛山,一个“佛”字,使得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扮演着一个相同的角色,来承载着济南人的喜怒哀乐,接纳着外来人的悲欢离合... |
转自:http://bbs.gesanghua.org/dispbbs.asp?boardID=13&ID=22899&page=203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