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与钰钰和她姥姥游了一遍千佛山。 正好赶上千佛山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来没有逛过庙会,心想这回可见识见识吧。从经十路到如来卧佛,这一公里的地方,可能就会所谓的庙会,除了看见一个捏泥人的和一个吹糖人的,基本上没有看到什么民间艺术。与其说是庙会,不如说是集市来的形象。 先说一下有卖什么的:拜佛的香、花鸟鱼虫、发财树、各种小吃(羊肉串、螃蟹串、米线、面条、馄饨、各色炒菜、淄博烧饼……)、各种水果(香蕉、苹果、桔子、菠萝、杏、桃……)、卖胶水的、卖衣服的、卖剪子的、卖菜刀的,不说了,就是个农贸市场啊。 钰钰说要爬山,姥姥说上次爬山累的都不行了。于是让她在卧佛那儿等着,我和钰钰跑着就上山了。十六分钟,我和钰钰就到了山顶。又向东到了最高的地方,留了留影,看看山色以及旅游路,就下山了。下山太复杂了:先是从最高的地方下来,我们没有走原路,而是从最陡最滑的地方一步步挨下来的;然后走了一段没有路的山坡斜路,结果把钰钰没吃完的油炸螃蟹都扔了。我给钰钰说,这是咱们走的第二陡的山坡,以前在爸爸单位门口爬的转山北侧的山头是最难爬的,但是那次距离短,这次距离长,钰钰也是一步步走下来的。 走出千佛山山门,随便找了个小摊吃了两笼半小蒸包,就在吃饭的旁边,有个吹糖人的,两元钱一枝,要什么做什么。钰钰没见过吹糖人的,眼睛都直了。我说,你看看要个什么? 大龙!好,吹糖人的师傅说,龙是最难做的。只见他从糖瓷碗里抠出一块糖稀,稠稠的,硬硬的,在手里反正地揉了三四下,糖稀泛出了丝丝亮光;然后就开始沿着长方向开始捋这块糖稀,越捋越长,弯成龙形;捋到最后,就把尾巴尖放到嘴里开始吹气,糖稀的中部开始慢慢鼓起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指甲捏出了龙头的模样。龙的前后腰身的尺寸都差不多的时候,停止吹气,拿起一根细长的竹条,在头上和离头不远的地方粘了些糖稀,然后将已吹好的龙固定在竹条的这两个点上。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下面开始装饰了。拿起另外一根竹条,蘸着稀糖稀,左右交替着在龙身上画出网状纹,双小心翼翼地为龙加上了两个眼睛和两根龙须,龙须向上。然后又在龙头后面用糖稀做了一些漂亮的花纹。交到了钰钰手里,钰钰微笑着说道:谢谢叔叔! 再赘述一下糖龙的下场:没走多远,可爱的钰钰小朋友就想试试吹糖人的吹功,只一下子,龙身的后装载就下来了;等117路车时,姥姥发现龙身上又多了几个洞,一问,钰钰说是用舌头舔的,糖人嘛,用糖稀做的,能不甜吗!在姥姥说完“那个吹糖人的手多脏啊”之后,糖龙就进了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