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蹇先艾的千佛山游记

[游记]蹇先艾的千佛山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现代作家笔下的老济南风情之十五

——蹇先艾的千佛山游记

对于济南人来说,现代作家蹇先

艾先生的名字可能是十分陌生的;但是,对于蹇先艾先生而言,济南却并不陌生。

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我国现代乡土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22年在北师大附中与朱大枬、李建吾组织“曦社”文学社,编辑出版《爝火》文学刊物,开始新文学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经常与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沈从文等名家交往,并在《晨报副镌》、《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作品;1931年从北平大学经济系毕业,此后历任北京松坡图书馆编辑部主任、《贵州晨报·每周文艺》副刊编辑、《《贵州日报·新垒》》副刊主编、贵州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教授、贵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主席、贵州省文化局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及顾问,著有短篇小说集《朝雾》、《一位英雄》、《酒家》、《还乡集》、《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倔强的女人》,散文集《城下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号谈集》,中篇小说《古城儿女》,及新诗近百首和译著《美国短篇小说集》,另有《蹇先散文小说选》、《蹇先艾短篇小说选》等选集,200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精装、三卷本的《蹇先艾文集》。其作品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故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曾将其同王鲁彦、许钦文、裴文中、黎锦明等人列为“乡土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并肯定了其小说的基本风格。

蹇先艾先生曾先后到过济南四次,只不过前三次都是匆匆路过。1933年初夏,蹇先艾由北平到泰山、曲阜旅游途中第一次路过济南,由于当时他打算从泰山、曲阜回来后再在济南小住一二日,“瞻仰一下十几年来便怀慕着的千佛山与大明湖”(蹇先艾《济南的一夜》中语,下同),因此并没有在济南停留。可是等到了曲阜之后,蹇先艾先生却因中暑而病倒在了旅店里,失去了游览的心情;再加上又看到报纸上说当时济南正霍乱盛行,所以在乘火车返回北平途中蹇先艾虽再次经过济南,却终没能下车一游。1936年下旬,蹇先艾作为北平市的代表,到青岛参加在国立山东大学联合召开的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一次年会,由于要在济南转车,便在济南住了一夜(不过说是“一夜”实在有些勉强,因为蹇先艾所乘坐的火车抵达济南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火车到站后两眼惺忪、疲乏至极的蹇先艾提着皮包下了火车后就急急忙忙地跨进一家旅馆,倒头便睡。第二天早晨蹇先艾一起床,人还是晕头晕脑的,便被一位身强力壮的朋友拖到马路上的一个豆腐脑担子旁,喝了一碗豆腐脑、吃了两根油条,然后便急急忙忙跳上早班的胶济线列车,到青岛去了)。7月底,蹇先艾在青岛开完会,于返回北平途中再次路过济南。那天,当火车于晚六点抵达济南后,蹇先艾先生终于决定在济南住下。于是,他便“在夕阳斜照中”,“慢慢踱下车来,接了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的名叫××旅馆的名片在手里,紧跟着那位接客的山左大汉的步子”去了一家“窄逼的,只有过道的小楼”安顿下,然后下楼,在旅馆附近找到一个叫作××的小饭馆吃了两碗面,然后回到寓所。由于旅途劳累,尽管蹇先艾几次想离开商埠地到城里去走走看看,但最终未付诸行动。当天晚上由于失眠,蹇先艾躺下后一直下半夜才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迷迷糊糊地睡去。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蹇先艾便乘事先托旅馆包好的一辆洋车去游览了千佛山,于是,后来便有了蹇先艾先生的下面这篇游记《千佛山》——

千佛山

——鲁游随笔之七

□蹇先艾

千佛山是只宜于想象和远望的:在我们的想象中,它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远望去,也真有几分蓬莱仙气。等到探幽穷源,一入了山中,却又使人有点兴味索然。登临过泰山的游客,看见千佛山,也许要失望道:

“和泰山比较起来,千佛山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土丘而已!”

记得游千佛山,是在一天的清晨。因为头天晚上下了一夜萧萧的微雨,晨曦初动的时候,天突然就放晴了。据商埠地的居民说,这是从来济南夏天少有的凉爽天气。这座名山远在郊外,距车站约六七里。不过我们只要在城外旷野中徘徊着,便可以遥遥望见朦胧的山影。那天我预先托旅馆包好了一辆洋车,它一直把我拉到千佛山脚下。

车一停住,我便跳了下来,打算策杖登山;但是一想到对于那里地理的不熟悉,我立刻又陷在踌躇中了。恰好有轿夫上前来兜揽生意,因为价钱便宜,我落得雇了他们。轿子的构造非常简单:一张笨重的圆背旧式椅子,用两条木棍在两侧捆着,椅上铺了一点垫的东西;但是面积宽大,脚下又吊了一块踏板,于是我的两脚便有了着落,不至于悬空了。我心想:“这样的轿子,坐起来也怪有意思的!”轿夫一老一少,穿着整齐,看容貌绝不像父子。他们抬轿的方法很轻便,只用两手提着木棍前进,并不扛到肩上去,和我们西南山道上那些满脸菜色、红肿着肩膀的苦力,简直不能比较。但这种情景却没法子制止住我去回忆八年前还乡的往事,心头又浮上一点黯然的情绪,虽然时地都已经完全不同了。

山道很长,回环曲折,一路都修着一层层的蜿蜒而上的石梯,石级两旁丛生着高低不齐的蓬乱野草,中间行列整齐地佝偻着一棵一棵的老柏树,在雨后它们的容颜益发显得苍翠。上到第二层石梯的尽头,迎面伫立着一座雄伟的朱红牌坊,坊顶涂着深深的绿色,题额出自道光年间历城知县的手笔,前额是“齐烟九点”,后额是“仰观俯察”。

我不大明白“齐烟九点”这四个字的意义,正在抬头低声念着的时候,后面那个老年轿夫看出我的心事来了,他以向导自命地问道:

“先生,你是不明白什么叫做‘齐烟九点’呢?俺给你讲吧:这就是说在这座山上,看得见济南的九个小山顶,你就晓得这里的地势是多么高。不过这九个小山顶,是要到大晴天才看得见,连有一点雾都不行。”

我听见这个话,马上就要想跳下轿来。他们却哼着行路的调子,提着山轿,迅速地上升,并不歇脚。年青轿夫忽然感觉到我在椅上的挣扎活动了,他粗声笑道:

“你是不是想下来呀?九个小山在这里是看不见的,还得到顶上去呢。”

在那篇朱红色牌坊后面,立着一座红墙小殿,殿门却深深地关闭着,只有麻雀在屋瓦上飞鸣,我向我的向导问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5395d01000a68.html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