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门塔旅游四门塔游记四门塔评论四门塔周边酒店四门塔图片. |
[游记]四门塔旅游四门塔游记四门塔评论四门塔周边酒店四门塔图片. |
2008-06-10 luopan.com |
忆游四门塔 (匿名) 闲来无事时,总是打开博客或写点什么,或欣赏博友的美文,每次打开博客时,看到在四门塔前的照片,总想写点什么但又为琐事而静不下心来。两天的运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终于可以静静地写下记忆中游览四门塔时的点点回忆了。 四门塔以结构简洁、外貌古朴、四檐挑出、五层叠筑而闻名,景区内有历史悠久的神通寺遗址,有独具江南秀润的涌泉庵遗址,有崖凿石窟上百个、佛像200余个的“千佛崖”,还有号称“佛国天堂”的墓塔林、“其乐胜于仙台”的北方竹林。。。。。 记忆中的神通寺遗址,现已改为新修的、再现明清时代的历城县衙。而县志记载:神通寺原名朗公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传说是东晋高僧朗公移卜泰山时,见此处东有青龙山,西有白虎山,前有金牛山,而背对通天峪,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便在此建寺立院,后人取名“朗公寺”。燕主慕容德“以三县民众调于朗”,很快发展到“上下诸院十余所,长廊延袤千余间”的规模。隋开元三年,文帝杨坚因“通征屡感”而改为“神通寺”。盛唐时期,神通寺顺势应发,至五代动乱而走向衰败。宋代因朝庭的倡导而迅速扩建,寺僧最多时达上千人。公元二十世纪初,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神通寺被彻底废弃。 进山门右拐,沿石梯而上,在半山腰右转,便有一株主干生九枝的、巨大无比的柏树,名曰“九顶柏”,主干树围五米有余,九个分枝分向九个方向。清《泰山道里记》载:“塔前古柏一株,九项苍秀,传云汉植”,传说朗公树下传道讲经时,引来一只凤凰。黎明时分,寺内晨钟惊飞凤凰,猛然起翼时,踏断树干。隔夜,断干处生出九个分枝。 在“九顶柏”掩映之下,便是建于隋大业七年、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四门塔。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堆砌而成,它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一九六一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内正中央有一个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块三角形石梁和塔身相联系住塔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萨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发肉髻,颜面丰圆,额光平正,细眉慈眼,隆鼻长脸,嘴角上扬,安详恬静的神情,似在向人娓娓说法。这些佛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文饰清晰,极富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是珍贵的佛教艺术极品。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6434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