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风景名胜 |
[游记]济南风景名胜 |
2008-05-22 163.com |
泉城广场-介绍 泉城广场是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地处山、泉、河、城怀抱之中。环顾四周,北览旧城区古风新貌,西观趵突泉喷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绵亘,东望解放阁清雅如画,是市民休憩盘桓之胜地。 泉城广场东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面积16.96公顷。设计以贯通趵突泉、解放阁的边线为主轴,以榜棚街和烁文路的延续为副轴而构成框架。各功能分区围绕轴线由西向东依次展开。 广场本部主入口处,庄严的国旗猎猎飘扬,国旗下,“泉城广场”四个在字铭刻于入口标志之上,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名士林分设南北,林内广植乔木,生机盎然,两组名士亭小筑林中,叮供游人憩息。南北名士林间宽阔平坦,是文化娱乐、庆典集会的佳境。大型钢制异形曲杆主体雕塑《泉》高38米,重170吨,在广场主轴与榜棚街副轴相交处拔地而起,为国内所罕见。它取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恰与济南市市标的创意相和。地面铺装图案源自史籍对城池的描述,并配置七十二股涌泉及四组泉群。凝固的“泉”与喷涌的泉自“城”中磅礴而起,体现了泉城的风采,寄托了泉城人的无限乡思。 济南市博物馆-介绍 济南市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12月,是山东省较大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主要担负全市可移动文物的收藏保管、陈列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40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它迎着困难前进。经过几代人坚韧不拔的团结努力,在考古发掘、藏品征集、陈列展览、文物普查、古建维修、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立之初即参加了泰安大坟口遗址的发掘,其发掘的重大收获和大汶口文化的命名成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通过考古发掘、专题征集和接受捐赠等主要方法,馆藏文物日益丰富,已达2万余件。所藏文物尤以历代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器、碑刻及济南战役文物等较具特色和影响。60年代初我馆还先后在趵突泉和大明湖公园内创建了李清照纪念堂和辛弃疾纪念祠;相继推出了数十个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专题展览。1985年,成功地在日本和歌山市举办了"济南历史文物展",这是我省在国外举办的第一个地区性文物展览,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提高我市的知名度,起了积极作用。此外,近年来实施的北齐道贵壁画墓就地保护工程、元代壁画墓整体迁移保护工程和灵岩寺罗汉像绘画与研究,分别获得了省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科技成果进步奖。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以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地方史及馆藏文物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历年主要编著有《大汶口》、《济南文物》、《济南战役》、《李清照年谱》等8本丛书及文集,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或文章逾300篇,并多次获奖。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弘扬主旋律,近年来我馆积极围绕"展"字作文章,先后成功地举办了《红岩魂》、《迈向21世纪的济南》、《目击暴行》、《航天科普巡回展》、《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济南洛庄汉王陵首期出土文物精品展》等50余个专题陈列和和临时展览,接待观众达65余万人次。特别是现在又隆重推出的《古城辉煌--济南历史暨馆藏文物展览》,布局格调古朴典雅,陈列内容丰富新颖,文物精品首次亮相,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介绍 景点名称: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联系方式:地址:济南市南部山区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处。 邮编:250000 景区门票:40元,一票通游。 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门票半价,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 景区荣誉:AAAA级景区 开放时间:07:30—18:00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南部山区,规划占地面积4000亩,一期工程建成,已建成了六个专类园区,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已成为各种植物争芳斗艳、鸟类自由生存、山水相映成趣、生态环保并重的集游览观光、休闲、科普、娱乐、赏红叶等于一体的南部山区新的旅游景点。 蔷薇园位于旅游区中心区域山峪中,占地近百亩。园内樱花、碧桃、美人梅、蔷薇、玫瑰等蔷薇科植物或丛生密植为花海,或星罗棋布,点缀于草房木屋间,野趣自然。园区内造型别致的木椅、花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疑是仙境非人间,醉花丛中不思返"的极佳休憩场所,使游客流连忘返,沉醉于这片花的海洋之中。 从蔷薇园进入第二座水坝处即为绚秋湖。绚秋湖由湖中休闲小岛、曲桥和湖岸相连,水榭、观光平台临水而立,群群天鹅漫游在碧波中,荡起涟漪串串。游客无论位于湖区任何一点,或环顾、俯瞰、仰视,都会有一种"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惊喜,是旅游区休闲观光的主要区域之一 兴教寺景区 在原有朱老庵古址上建成兴教寺景区,展示了盛唐时期第三大高僧、济南人士--义静僧人的生名事迹。义静是继唐僧玄奘之后第二位远赴西域取经传道的高僧,他的突出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是第一位取水路西去取经的僧人,更在于他回国后著书立说,传经授道,对中国与友好邻邦间交通往来、翻译外国佛经做出了重要研究,是中印、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中国佛教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唐高宗李治封为"又一唐三藏"。景区内有圣水泉,是济南名泉之一,泉水流入红叶广场,形成动态景观。红叶广场内建有茶社、素斋餐厅等服务设施。兴教寺向上半山处建有万叶塔,塔高七层,雄伟挺拔,登塔远眺,漫山红叶尽收眼底。 神秘香巴拉位于绚秋湖源头,是一个令人浮想连翩的美丽的地方。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珠玉迸泻,水上舞台可让游客欣赏歌舞表演。幽静的林荫中,五彩缤纷的帐篷犹如一朵朵小花绽放,在森林深处,一个个外观质朴的小木屋像鸟巢一样置于大树之上。夜晚来临,灯光掩映下的香巴拉愈发迷人。皎洁的明月为汉白玉的拱桥镀上一层朦胧的色彩,点缀在山泉旁的帐篷上挂着鲜红的灯笼,水上舞台的表演与联欢把游客的疲惫全部赶走。置身其中,您会认为自己已来到了梦中的"桃源仙境"。 五龙潭公园-介绍 门票:5元 南市五龙潭公园,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面积5.44公顷,其中水面0.8公顷,是以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的,质朴野逸为特点的园林水景园。五龙潭居公园中部。 《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 五龙潭公园内,散布着形态各异的26处古名泉,构成济南四大泉群的五龙潭泉群。环绕诸多泉池,形成了庞大的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 兴国寺-介绍 位于长清区东南十公里处,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个秀丽的山峰并列而得名。 这里群山绵延,山青水秀,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古时道教十分兴盛,道观规模宏大,分南、北两观。北观即“洞真观”,观内碑石林立,宫观殿字数百间,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冷亭、石牌坊等。历史上,宫观殿宇几遭战火破坏,现堂存历代碑碣百余块,尤以“崔先生像赞碑”最为珍贵,此碑书画、刻俱佳,多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南观称元都观,又名玄都观,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园,陵内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怀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寝墓,最近发掘的德庄王墓,其规模与明十三陵墓相差无几。近年来,长清县投资修复了这里的大部分古迹,开辟了盘山道,增添了许多新景观。观内的千岁银杏树,系省内第二大银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潺潺泉水从清冷亭玉女盆流出,常年不竭,九十一级台阶斜立蜂,胜似泰山天阶;顺盘山道登览峰巅,犹如置身泰山舍身崖,陡峭峻险,五峰仙境尽收眼底,绿树、黑瓦、红墙掩映成趣,分外迷从。 门票:20元 辛弃疾纪念馆-介绍 弃疾故里在历城区东北的遥墙镇四风闸村。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民族英雄杰出的词人辛弃疾就出生在这里。整个建筑位于四风闸村东南,总面积29亩;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公尺,绿化、停车场6000平方公尺。 沿着村东公路,有新修的大首西向,直达坐北朝南的“辛弃疾故里”建筑群。当人们从南面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巍壮观的石坊,它的样式是根据群众回忆设计的四柱三门石坊,石坊正门的横额上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辛弃疾故里”5个大字。 穿过石坊是仿宋六角亭,踏上石阶走进亭,会见到在高大的石正面上方是按照铅山辛谱载放大刻制的“稼轩公遗像”;下方文是“辛公稼轩名弃疾、安幼安,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卯时出生于济南府历城县四风闸村。”石背面撰刻有铅山辛谱刊载的《宋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稼轩历仕始未》,该文详实地概述了辛弃疾经历由我区著名书法家李临书写。 走出亭就可望见雄伟的辛弃疾塑像,塑像高2.8公尺,底座高1.6米,由我省著名雕塑家张玉林设计。在百花争艳的花坛簇拥中,辛弃疾的塑像头载儒巾,身披战袍,内穿护甲,腰跨宝剑,昂首挺胸,目视远方,象是在了望金铁马的沙场,运筹策划,整装待发。塑像用我区锦绣川特产的“绣川绿”花岗石雕刻,整体设计较好地再现了青年辛弃疾胸怀壮志,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 瞻仰辛公塑像后,从仿宋的山门进入第一进院落,迎面正北是三座展室,正中的主展室将集中展示辛弃疾英雄豪迈的一生。该展览已于1996年4月12日在历城区博物馆(仲宫)展出,整个展带长62公尺,总计展版46块,其中有我省著名中青年国画家多人通力创作的反映辛弃生平的国画佳作,并有珍历史照片、手迹30余幅,还展出有学术专著、稼轩词多种版本等77件。这个展览综合运用书法、绘画、摄影、木刻、雕塑等造型艺术手段,内容集中、浓缩、形象,取得良好收效。江西省铅山县人大副主任张明正看过展览后说:“参观这个展览既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又是一次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主展室两侧是书画展室,将展出我国当代书画家有关辛弃疾的书画佳作。 展室东、西两边厢房是小卖部,茶社等服务设施,游人在这里将到精巧的纪念品。
|
转自:http://peaceyundong.blog.163.com/blog/static/247984332008121226255948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