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记游 |
[游记]济南记游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不大喜欢济南一带的山。这里的山多呈现裸露状,植被覆盖稀少。在火车上望去,百里萧萧,有无限荒凉之感。其间更有零零散散的水泥厂时而出现,它们所开凿的山体如同巨大的伤口,恐怖地面对着这个世界。这并不是我历史记忆济南应该有的样子。记得最初学到赵孟頫《鹊华秋色图》(“鹊”指鹊山,“华”指华不住山)时,曾被它所描绘的美丽景致所折服。然而,这些美丽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逐渐隐去了,如同梦中故园,再也无法寻觅。 我来过两次济南,但都是在盛夏时节,由是无缘得会老舍笔下肌肤秀气的冬山。或许在冬天,济南的山景会大有妙处吧!然而在此时,却实在见不得有些许好处。所以千佛山也就不消去了,我最想看的只是大明湖和趵突泉了。 据说以前的济南非常漂亮。刘鹗《老残游记》里一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名句曾使不知多少富于幻想的人醉心不已。而如今那一切皆已逝去,如昨日黄花,悄然凋谢。高楼大厦已经取代了旧日风景,在棚户区之间密密匝匝地陈列起来。……昔日的名城已经不再有自身的某种特色了。它在文明的进程中也不得不沦入了千城一面的悲哀中去了……所幸,济南还有大明湖和趵突泉,固可以作为人文记忆里的古典孑遗吧! 我去过不少城市中的名湖。如北京的北海、什刹海,嘉兴的南湖,杭州的西湖等。甚为可惜的是这些湖都已葬身在了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了,视野、天际线大受影响。在这一层面上,大明湖也不例外。悠悠一泓湖水,四周却都可以看到窜动的现代化高楼。纵有莲歌、菱歌、棹歌也抵挡不住一墙之外喧嚣的交通车辆声。这样一来,山水中所涵孕的和谐已自大打折扣了。我到大明湖早就有心理准备,本也没有抱太多的希望,至此匆匆一览而已,如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失望与绝望了。 大明湖并不是很大,环湖皆是杨柳披拂,一眼便可望到尽头。水面不宽,水势不大,微风吹来,辄作波纹粼粼,使人心中每生妩媚之感。有此一湖,可以说是济南城市营建中的点睛之笔。自然景致在整体布局中的优点且不必多说,即使是人文方面固不知凭添了几多风情。所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站在铁公祠边,南望隐在雾蔼中的千佛山,却也浮浪、飘渺,朦胧之中,更有婉约之致,难怪古来文人雅士大多钟情于此。铁公祠旁边有明湖居,《老残游记》中最富神采的白妞说书即是发生于此。过了明湖居,则有南丰祠,南丰祠是北宋大散文家南丰先生曾巩的祠堂。曾巩曾知齐州(济南)多年,政绩颇佳。人格文章焕乎千载(曾有《北渚亭赋》赞美大明湖景),也可与明湖之水交相辉映了。南丰祠内有曾巩黄杨木雕像,面色温韵恬然,雍容和蔼,与其平达晓畅的文风颇有比拟之处。出得南丰祠来,则有藕神庙。庙内香火寥落,与不远处的北极阁咫尺枯荣,看来尽管都是神仙,也同样有阶级、身份上的差别。 大明湖的西南一隅有稼轩祠,这处祠堂处地偏僻,院内寒酸逼仄。正堂有辛弃疾黑色塑像。造像扬眉昂首,血脉贲张。眼睛极大地瞪着,仿佛要升腾出烈烈的火焰来。我自游湖以来,一直以优游为事,不想突然在此间,心海却翻腾成一片了。辛弃疾本不是词人,然而最终以词名世。一个慷慨自任的英雄,却不得已老死在笔砚之间,实在是可悲了。《美芹》、《九议》固也不是书生之论,但惜乎无用于当时当世。此老一生襟抱未开,也唯有把满腔骚闷付诸笔端了。斯人萧瑟平生,却不知于后世情动了多少知音。辛弃疾生于济南,长于济南,他是否曾亲手捧起过大明湖的水呢?恐怕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在辛文集中没有发现关于大明湖的文字。或者是我读书的纰漏?这里不多赘言了。反正这一泓湖水,雨而不溢,旱而不枯,荡荡漾漾,无声无息地记录过并记录着一切。 古圣贤有云“三不朽”者,或曰“立德”,或曰“立功”,或曰“立言”。现在想来,并非虚语。想在济南一城,千古以来,为官为宦、为商为贾;粲然当时、光耀几世者大有人在。但随着时光流淌,当时的名流权贵多湮没不闻了。历史无情,只筛选下几页负载着作者的遗稿,以伴此古山古水。 趵突泉也是一样,名胜与人文互为表里。园内除了随处泠然的名泉之外,尚有白雪楼、沧园等遗迹。济南七十二名泉中,趵突泉群里就占有许多。当然了,趵突一泉最是大观。我去的时候,恰值济南前些时日降水丰沛,趵突泉三口泉眼“真个似滚瓜涌溅”,其色幽深而暗绿,如碧玉,如琅玕。池水清冽,冷气逼人毛发。趵突泉畔有无忧泉,游人多在此洗手,以求无忧。水中锦鲤密密麻麻,岸边怪石嶙峋,也颇有几分情趣。与大明湖一样,趵突泉也少不得人文的点缀。趵突泉北有漱玉泉,说起“漱玉”一词,让人不禁想到了李清照(李清照有《漱玉词》)。李清照纪念馆正在此泉北部。馆内正堂有李清照汉白玉立像。院内长廊多镶嵌着李清照凄婉悱恻的词作。正所谓“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 李清照半生如水,半生如泥。战乱摧毁了漱玉泉边的全部温情。几多离变,几多萧索,风鬟雾鬓下,早已是欲哭无泪。李清照词作不多,但首首俱为上品。在词集中,她把拳拳的眷恋留给了漱玉泉,留给了故土。她的故土也不曾忘记词人,使她在这里定格,一千年的包容,至今不曾衰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d137f0100055p.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