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老街巷

[游记]济南老街巷

2008-05-22    sina.com.cn

五路狮子长春观,
神堂大庵故事传。
剪子篦子遍作坊,
大小板桥秀可餐。
曹家巷北水胡同,
至德院在城河边。
花墙子街药王庙,
人说这里赛江南。
—古人诗赞“济南潇洒似江南”

芙容巷:芙蓉巷因靠近芙蓉泉而得名,因小巷比芙蓉街窄小,故称“芙蓉巷”。芙蓉巷西头是芙蓉街,东头就是院前街。据载,1882年张巽臣在巷内路北开办了济南较早的卫生镶牙馆(一说是牙科诊所)。另据记载,1906年芙蓉梁记染坊因土布滞销生意艰难,负债大,掌柜梁维秀潜逃。街东头还有1931年建的照相馆旧楼。

广智院街:广智院街东芝趵突泉南路,西到东双龙街。街因有“广智院”而名。1934年《济南市政府失去测量报告书》始载“广智院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一度改为“广智街”。1980年又恢复原名。据载,清光绪年间,英人基督教传教士怀恩光,在山东青州建“博古堂”,后迁来济南,并扩大建筑为“广智院”。据载:“广智院陈列博物、天文、地理、各种动物模型标本,任人观赏,籍为传教之媒介”,“广智院在南关东新街,为齐鲁大学社会教育科,内陈动植物、矿物标本、各种制造品……建筑宏伟,内容较为完备”。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广智院,撤除原有展室,改为山东省博物馆自然陈列室。展品有恐龙、大象骨骼化石等,还常举行些临时性展览。

济南之最

济南最早的西餐馆:石泰岩饭店。1904年由德国商人,在胶济铁路济南站东南侧开办。
济南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济南至青岛长途电话线路。于1920年日本占领当局建成,1923年被中国政府交通部接收。1925年4月1日对外营业,也是山东省第一条长途电话线路。
济南最早的电报大楼:原济南府电报收发局。位于经一路与车站街交叉西北角。
济南(山东)境内修建最早的一条铁路:胶济铁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建成,东起青岛,西到济南,全长385.057公里。
济南最早的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由德国人经营的“小广寒”电影院,于1904年在商埠(后为经三路市卫生教育馆址)开建。
济南最早的广播无线电台:山东省会广播无线电台。于1933年5月1日,由时任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倡办,省府无线电管理处处长张云亭承办。台址在经四路小纬六路,设备在国外购买,以广播政令、新闻为主,辅以科学知识、娱乐、商情、气象等节目。
济南最早的聋哑学校:济南私立聋哑学校。杜振东夫妇于1935年9月在杆石桥创办,招收学生十多人。
济南最大的浴池:铭新池。张斌亭于1933年12月在经三路建成,面积2734平方米,设施完备。
济南最早的无轨电车线路:1路。1977年1月1日建成通车。

有趣的南芙蓉泉之谜
济南芙容一中部132号院内的东北角,有一东西长仅59厘米,南北宽仅40厘米的泉池叫“南芙蓉泉”,此泉有诸多不解之谜。
不干涸之谜。据自1935年就随夫来此院居住,并在此开办过汽水厂、冰糕厂的王昕春老太太回忆,这泉从来没干过。老工人金文厚在这院东院已经35年,他和居住在北屋的邻居王丰每年都要把泉底的污物清除一次,据他俩回忆,前几年趵突泉、五龙潭以及距此不远的王府池子的水都干了,可这泉水一点不见少,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水位不变之谜。南芙蓉泉水不会因天旱而干涸,也不会因雨水大而水位提高,常年保持1.8米左右的水深,即使遭遇大暴雨导致满池,也会在两三个小时内恢复到1.8米水位,几十年如此。是何原因能使泉池这样自动调节水位的呢?

泉水流向之谜。南芙蓉泉泉池是一眼深2.5米的池子,东北角有一个小缺口,水就是在这里流出的,而且出水量常年与流出量相等,因此水深始终保持在1.8米左右。那么,这水流到哪里去了呢?有人曾猜想,水流入王府池子,而后汇入百花洲,最后注入大明湖。但老住户王丰否认了这种说法“如果泉水流入王府池子,那么前些年大旱的时候,王府池子又不会干的那么惨。”金师傅回忆,有次清理泉池污物时,曾不经意将脚伸入了泉池东北底角缺口处,发现泉水流向是在东北方向,但里面具体流入何方就说不清楚了。

泉池修建之谜。泉池整个池壁是用整齐的方型料石垒起的,池壁上下齐整。居民会议,以前曾在北面泉池壁上嵌着一块一尺来长的大方黑砖,上刻“芙蓉泉”三字(此砖后来被称为城建部门的人拿走了),但谁也说不清这泉是何年发现、何人建池、何人刻砖的。资料记载,济南共有四个以“芙蓉”命名的泉水,即位于芙蓉街69号的芙蓉泉、位于岱宗街上的“北芙蓉泉”和“芙蓉池”,以及这南芙蓉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于这南芙蓉泉的资料。

金菊巷的传说。关于金菊巷,民间传说,故事这里住着一个财主,他曾娶一个年轻貌美女子为妻,女子名叫“芙蓉”。后来他又娶了二房叫“菊花”。这菊花为了争当正房,施用计谋使财主休了芙蓉。当财主在济南府城里买了地皮盖了房子后,菊花又嫌这一带以“芙蓉”命名的街不少,让财主在住的以她的名字命名。当时金菊巷者地方住家还不很多,财主便请算命先生出主意,算命先生让财主做一朵纯金菊花,并买通地方,将此地改名为“金菊巷”,据传旧时路北一户人家的影壁上,还有金菊的砖雕。1932年3月,在济南很有名气的燕喜堂饭店在巷内开业。

街市喧闹达四冲,车行如水马如龙。芙蓉西去条条巷,香肆风吹凤脑浓。——清孙兆桂

万紫巷
据史料记载,现在的万紫巷是由万紫巷发展而来的。百年前,万紫巷还是五里沟居民的田畦、农田、坟地、荒地,很多农民在此耕种、摆摊。到1904年开埠时,依据当时农民踩踏、摆摊所形成的弯弯曲曲的“卍”字形,规划建立“卍”字巷商场。1905年,德国人在此地修建弯曲长廊形的“四面亭”,专供农民、小贩摆摊售货,并命名为“卍”字巷商场。1913年,张金邦在此建房,开设书寓(妓院),又有人在这里搭建窝棚、建房逐渐形成街巷,后便以四面亭为界,分称“卍”字巷东街、西街。1953年更名为万字巷东街、西街,1966年更名为太阳升东街、西街。1975年正式定名为万紫巷东街、西街。

李清照《醉花阴》
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闵子骞"鞭打芦花"闵子墓
闵子,名损,字子骞(前536~487年),春秋时鲁国人,以孝闻名后世,是孔子非常出色的徒弟。孔子曾称赞他这位得意门生“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
据传说,闵子骞幼年丧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有年冬天,他身穿继母用芦花做的冬装为父驾车,天寒地冻,衣不避寒,鞭子从冻僵的手中掉落,其父以为是他不愿驾车,便怒而鞭打闵子,衣破芦花飞扬,这才使父亲知道了闵子骞遭受继母虐待的真相,其父便要休妻。闵子骞劝其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从而留下了“单衣顺母”、“鞭打芦花”的故事为民间千古传颂,这个故事在元代被编入“二十四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d7cb901000drf.html5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