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璧山名胜:金堂湖\青龙湖\凤湖仙山\白云湖\金剑山\八塘. |
[游记]璧山名胜:金堂湖\青龙湖\凤湖仙山\白云湖\金剑山\八塘. |
2008-05-22 sina.com.cn |
璧山名胜:金堂湖\青龙湖\凤湖仙山\白云湖\金剑山\八塘缙云后山 2007-04-09 18:30:10 大中小 标签:旅行 瑰丽神奇金堂湖 金堂湖坐落在璧山正兴镇西郊,因有天主教经堂和传说湖周多矿藏有砂全面得名。 金堂湖湖面1100多亩,碧波万顷,群峦攒抱,流泉飞瀑点缀于青山碧水之间。湖深30米,长8公里,最宽处1.5公里,号称36曲72弯108景。女儿岩、观音岩、望月石、雷打石、皇姑泉、妃子泉、金竹湾、金狮湾等处景奇石异,令人叹为观止。 泛舟湖上,游人口饮具有3000年酿造历史"巴妃咂酒",耳听摇舟小姐娓娓讲述,这里曾有"仙鸟三声鸣叹",是凤凰栖息的胜境时,不禁神飞幻翔,仿佛远古那只凤凰鸟正在眼前展翅亮羽,引颈长鸣…… 翠山环围而近靠月亮湾的湖心静卧的小岛名螺岛,传说是汉代螺娘修身飞升之地。小岛之秀丽令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舟入榕树湾,深潭凝碧,绿如翡翠;金竹绿溶倒映水中,色彩斑谰。弯中悬石斗秀,重峦叠翠,飞泉索回,古洞幽深,令无数游人赞叹不已。左壁有张公洞,土人历代相传是蜀汉桓侯张飞后嗣镇守璧山时藏其祖器甲之处。右壁涌翠淌下的水中有龙眠洞,据说,明代建文皇帝与其叔父争战兵败,漂泊璧山时曾僧衣麻鞋眠于洞中。洞侧有千步"上天入海"石梯弯曲入湖底,传说通至龙宫。每当骚人墨客游至洞梯处,无不仁立良久,感慨唏嘘。 过情女岩,进五里长的飞凤湾,湖水绿亮,柔风轻拂,似情女诉衷曲。两岸多翠竹,舟移景异,人如在画中行。弯中是百鸟的天堂,以白鹭、青鹭为多,千只白鹭时集岸树滩头,宛如白絮飘浮。群鹭冲天,好似"鸥鹭有情怜远客,万千起舞引轻舟。" 舍舟上岸,登高鸟瞰,金堂湖在群山峰林间回旋环绕。漫步湖岸田园,宛若桃源世界,疑是人间仙境。 金堂湖景区宗教文化发达,有关帝庙、张飞庙、卫市寺、白塔寺……金堂湖西岸高矗着一座以圣母露德命名的"露德堂",十字架摺摺闪光,由法国传教士承头修建。这是全国罕见,川东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亦名经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高大壮观,富丽辉煌,有歌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紧密结合。最早的教堂原建在璧山城内。由于各国列强垂涎金堂一带的地下宝藏,在鸦片战争之后纷纷去金堂一带探测。当我国人民反洋教斗争失败后,法国人乘机向清政府勒索巨款,将县城内被焚烧的教堂迁建于现址处。相传法国人曾在教堂内偷凿钻有矿藏探井、水井48口,以后虽经掩盖,仍留下水井两口。 游人步入"天主堂"大门,沿石径经月亮形坝过二门;进入经堂、主教楼。圆拱形经堂装饰考究,左右有两座气势宏大的西式钟鼓楼,楼上安放有铜钟鼓,略显几分神秘色彩。经堂内设有祭台,塑有圣母、耶稣像,悬挂有耶酥圣诞、圣母抱耶酥、基督被钉在十字染上等精美圣像。“天主堂"至今仍是神父做弥撤和教友开展正常念经,高唱"圣母之歌",共同祈祷办理神功圣事的地方。每逢礼拜,钟声悠扬,人涌如潮。 有道是:金堂风光美,满酒走一回。不信,你来试试。 黄岭白鹭林 正兴黄岭白鹭自然保护区座落在正兴镇西部黄坡岭下的黄岭村,森林面积3000余亩。在该村的梅子湾南黄岭村三社谢家老院子,有青杠林和竹林50亩,院林与黄坡岭山麓相连,院南、院北院东均是广阔的水田。院东有一条婉蜒葱绿的无名溪河绕田园。溪河两岸有茂密的竹树林,它发源于石院镇的茶梯坡(属云雾山)流经正兴镇的湾塘、黄岭村,经马坊镇的福禄村注入梅江河,全长约10公里。 白鹭,又名银鹭、白鹤、鹭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只在春季繁衍一代。它白天外出寻食,傍晚飞回巢窝,主要捕食黄鳞、泥锹、小鱼。1993年春,由于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几十只白鹭在谢家老院子后背杠林竹林安家落户。当地群众非常爱护珍惜它们。因此,白鹭的数量逐年增加,至1996年己达1万余只。1997年在我镇金堂湖举办的重庆市直辖后首届"龙舟节"期间,白鹭引来了上万人参观。现在己有数万只白鹭在这里繁衍栖息,早出晚归。谢家老院子白鹭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景观。 群山溪河环绕的白鹭林,绿树成荫,竹海荡漾,环境十分优雅。白鹭齐飞,争先恐后,有大海澎湃之声,有白云翻滚之势,场面十分壮观。这是白鹭的天堂,人间的仙境。 夏雨初霁,清风徐徐,荷花起伏,露珠滚动,清新扑鼻。修竹茂林间,万只白鹭翩翩起舞,好一幅宁静悠然的山乡趣图!“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人们向往的人间佳境吗? 山青水碧,花红柳绿,草长白鹭飞,怡趣天然。有诗赞曰: 青山绿水竹海湍,白鹭展翅上青天。 黄昏归巢嘎讥叫,疑是祥云落林间。 青龙湖风景区,2000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位于重庆市璧山县北部的云雾山中,距重庆市区约60公里,景区以青龙湖和两座宋代寨堡为中心,有12个主要景观和72个小景点。青龙戏水、九女出浴、群峰腾雾、观音坐莲等自然秀色令人心旷神怡,赤璧夕照、铁围晚霞、金坛虎啸、双狮鸣螺、古寨笑佛、五虎闹山等奇景使人流连忘返,被园林专家誉为“川东小九寨沟”。铁围寨断崖百丈,壁立千仞,被旅游行家赞为“川东小峨眉”。更令人称奇叫绝的是青龙湖“三宝”、“三奇”、“三绝”。“三宝”是青龙湖的三大特产:竹山玉笋、云雾绿茶、七蕊黄花;“三奇”是指青龙湖的三大奇观:青龙抬头、且听龙吟、双狮鸣螺;“三绝”是指青龙湖的双头蛇、树根龙、初春蒴鸥。青龙湖是重庆市近郊森林植被和水质保护最好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其景色以“翠、绿、幽、秀”著称。美丽的青龙湖山水相映,风光旖旎,像一处玲珑幽秀的山中盆景,有着挡不住的诱惑,是人们休闲、观赏、娱乐、游玩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 1、青龙戏水 青龙湖风景区名之由来,有道是湖水蜿蜒曲折,走势如龙,加上水映山色,墨绿盈盈,故称青龙湖。游踪夷以近者作如是说。而登上险以远的铁围寨,凭高俯瞰,湖岸群峰连绵逶迤,十多座山峦衔接,其脊起伏,虽静处亦犹腾动,加上植被苍莽,一身黛色,如蛟龙兴云播雾自天而降,兼之龙首直捣湖水,作吮吸之状。山形之龙与水势之龙广赴一迎,刚柔兼济,阴阳相谐,富于想象的人们就名之为青龙,称之为青龙湖,誉之为青龙戏水。 2、铁围寨 相传1259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成吉思汗之孙)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合川钓鱼城,久攻不下,后派一支人马绕道先攻下重庆,然后溯嘉陵江而上夹攻钓鱼城。途经此地,只见山势峥嵘,堞垛坚固,旌旗猎猎。蒙军主将立马挥剑冲锋,不料四野杀声震天,飞箭如雨,滚木擂石势不可挡,蒙军大败,择路而逃。后人为纪念这次战斗,把这个山寨誉为铁围寨,取铁壁铜墙固若金汤不可攻克之意。如今铁围寨上的刀光剑影己被参天松柏、滴翠修竹、泛绿蔑草所替代,当年的鼓角锋鸣已变成了林间的虫鸣鸟啼。寨旁有一平台,晨可观看东方日出,昏能欣赏西天晚霞。 3、古寨胜景 青龙湖西北3公里有一古寨,始建于南宋,人称古老寨,是当时义军根据地,今天成了景色优美的探幽览胜寻古之地。寨内桦柏幽幽,现存有宅基,摩岩碑刻,又高又厚的条石寨墙,巨石拱卷的寨门,门外石级蜿蜒而下。寨西门外峭壁上,巨石笑佛袒胸露怀,呵呵大笑,古今往来,庇佑着人们的平安。 北门外,绝壁上有一金黄色巨石,呈坛状,天然生盖。昔有三只猛虎常夜伏此石坛上,静听寨下金坛寺长老讲颂佛经,与人为友。明末清初,一母虎携三幼虎常卧坛长啸,故人称"金坛虎啸"、"三虎听经"。民国初年,画虎大师张善子因反袁失败,与友人张安钦曾避匿石下,摹虎写生,以抒其志。 烟雾云海,是古寨又一胜景。每当雨后初晴,烟云弥漫,如棉似雪,波翻浪涌,秀峰隐现。值旭日东升,金光万道,破雾穿云,蔚为壮观。 4、双狮鸣螺 距铁围寨东南4公里的金田寺前,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白崇禧将军对其神奇和精美甚为赞叹,白崇福将军欲运回鉴赏却因道路难行未果。 传说从前有弟兄二人,兄有财家财万贯,但财迷心窍。弟有德家徒四壁,勤劳忠厚,倍受有财欺凌。有一天,有德见田里庄稼枯萎,忧伤不已,朦胧中似乎有位老人叫他,并送他一对金狮子。忽然醒来,果见怀中有两只金光闪闪、背上分别坐一手捧海螺的小童的金狮。有德欢喜异常,小心翼翼地供奉起来。当晚夜深人静时,两个小童吹响海螺,跳下来与金狮嬉玩,随着小童“金子、金子”的叫声,两只金狮竟张口吐起金子来,使有德惊喜万分。从此,夜夜如此,有德渐渐富裕起来。 消息传到有财耳里,有财十分眼馋。他与弟弟软磨硬缠,用全部家产换了金狮,而且搬到弟弟家里住起来。有财本来好吃懒做,贪得无厌,不久,他就责怪狮子吐的金子太少,经常用棍棒责打狮子。有一次,他又狠狠地把金狮辱骂痛打了一顿。金狮实在忍受不了,夺路外逃。它们跑到有德的田里就站着不跑了。黑夜中,两只狮子闪闪发光,迅速长大,直到与真正的狮子一样大时,张开大口朝着追到身边的有财吐起金子来,把四下里照得金光万道。赶来观看的人们见田里装满了金子,有财也被埋在金子里;狮子吐完了金子,慢慢地变成了二对石狮,它们的背上仍然坐着手拿海螺的小童。 人们为了纪念金狮,告诫世人,就用田里的金子修了一座寺庙,取名金田寺,两只狮子则安立在大门两侧。如今,金田寺虽然已成故迹,但双狮仍在,人们还经常听见狮背上小童吹奏海螺“呜呜”之声呢! 景区主要宾馆联系电话 林园宾馆:023-41638067 青龙宾馆:023-41638062 卧龙宾馆:023-41638300 古寨宾馆:023-41638188 德阳度假村:023-41638168 旅游投诉电话:023-41638072 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电话:023-41640072 ------------------------------------------------------------------------------------------------------------------------------------------------------------------ 凤湖仙山翔瑞凤 凤湖仙山旅游区位于璧山县七塘镇依风场附近,以广布瑞凤和灵仙神道文化资源而名。现距重庆市中区65公里。即将修建的遂渝高速公路在距景区3公里处开口,开通后到重庆市区仅需半小时。旅游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主景区5平方公里,地形以飞凤湖居中,五仙峰为座,大茅峰、五云寨蜂分列南北,灵仙沟辅左,百凤沟翼右。旅游区已列入《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2001——2015年),列为未来璧山旅游发展的国家级旅游区(含青龙湖、三江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景点有: 飞凤湖:形如旋风,水面436亩,长2公里,岸线环曲长6公里,水最深处20余米,环湖松竹林黛,多胜迹。有汉崖墓、明万人坟、古窑址、洗凤滩等10多处景观。有鹭鸶碑、飞凤碑、状元碑。千年凤凰游碑、水云碑、山水碑、风月碑等。飞凤碑是以湖似展翅高飞的祥瑞飞凤和凤头山是旋舞阳凤之头而立,碑上书画一只从天飞降的瑞凤,凤图隐藏于"黛湖飞凤”四字中。状元碑立于洗凤滩前湖中小岛上。向北碑面竖刻"群凤生斯",向南碑面竖刻"波光龙游"。相传凤湖昔日为河流,清朝第一名状元聊城付以渐路过此地,见有蛇嘻水,于是题写,“波光龙游”四字以记此事。又传光绪年间,咸丰状元常熟的翁同和与璧山凤乡翰林胡安辁交游,谈及璧山风物,书"群凤生斯"以赠。千年凤凰游碑竖立在湖岸临水山嘴处,碑面左上角刻祝枝山像,右上角与左下角为先生"千年凤凰游"书。传说长洲祝枝山,五岁能节,九岁能诗,书为明朝第一,性格豪爽,举止倜傥,厌世俗,轻财物,与唐伯虎、文征明、吴宽关系密切。万历宏治年间,与璧山凤大学士时任广东市舶提举江朝宗酬唱,赠江朝宗"千年凤凰游"。 五凤潭:位于凤湖洗凤滩东百凤沟口,该处绿荫稠密,松竹滴翠,有三叠缓坡流瀑,上有三个石水潭,下有五个石水潭,潭水清彻、冰凉、终年晶莹碧透,昔有五美女于此游嘻,故名。潭周有斜立石,刻战国、六朝时飞凤和三冠青风、玄凤、金冠凤五只,称"五凤护泉"。一侧还刻有明代女诗人题书"五凤潭"。 三心潭:在大茅寨下,秀丽的灵仙沟口有三处水潭,第一谭名洗心潭,有6米高泉瀑入潭;第二潭有10米高泉入潭,名清心潭;第三潭名王心潭。侧有古寺观,昔有道姑仙长于三潭沫浴,去掉人世俗尘,人游于此有欲脱凡尘之感,故名。三潭处有"神龙在潭"、"入沟多仙气,出山少尘心"、"耳听仙乐"、"玄"、"正心诚意"等题书。 美女坟:位于灵仙沟内凤落坡,坟周青松翠竹,前多美人蕉,坟前有双碑,其一竖书"渝州美女林姑坟",碑帽横额书"青塚留香",其二为《渝州美女坟碑记》。美女乃林姑,民国初生,渝城富家女,自幼攻书习艺,才貌双绝,为里人称道。民国13年,土匪炽烈,巢集大茅寨,巴璧铜合百姓遭难。林姑时年二八,不幸被谭匪首抢劫,抬至凤落坡,奋起抗暴击匪,撞石而亡。乡人多哀,将其掩葬。 剿匪摩崖题刻:位于灵仙沟中,在翠峰小溪大石岩上刻高2米、长7米的《璧山征粮剿匪记》和高2米、长8米的《灵仙沟大茅寨历代兵匪事叙》。《剿匪记》大字前刻有红五角星,星下有血滴,寓意新中国剿匪征战之不易。 大茅寨:位于飞凤湖东南,山峻路险,四周绝壁,历为兵匪盘踞之地。登顶四眺,景色壮观,极目开怀。寨北门绝壁上散布10余个深浅不一的洞穴,以"茅仙洞"为大。洞下10米长岩上新刻叙《神宅仙居茅仙洞记》。 仙人洞:位于飞凤湖西海拔577米的仙人峰北面高岩半壁,距湖1公里。半壁上有距1600余年的东汉末期汉墓洞两个。从唐始,历代有人在此修行得道仙去。洞周多题刻,如"东汉石室"、"仙人洞"、"唐明仙迹"、"白日飞升"等。附近有飞仙台、翔凤亭、遇仙亭、仙饮泉、候仙亭、老虎洞等景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d496440100081w19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