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趵突泉游记

[游记]趵突泉游记

2007-07-16    baidu.com

出了车站,见惯了北京的繁华喧闹,突然有点不习惯。感觉济南的气候有点介于南方和北方的气候之间,不是很干燥,也不是很潮湿,也许是秋天的原因。街上的美女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看不到,大概都在别墅里吧,不过大都是耐看的那种,需要慢慢品的那种,皮肤比较好,无论老少,可能和泉城的水有关吧。总之能够吓倒人的很少,见面给人感觉不舒服的那种也很少。

扯远了。

在济南一定会提到“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是泰山,水是趵突泉,圣人当然就是孔子。

趵突泉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时的一篇课文,课文早已不记得了,但是对趵突泉、对济南的印象从那时起就比较深了。还有就是趵突泉已经复涌3年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当然要去看看。

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平方米/日,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笔拙,就不描写趵突泉了,课文里写的那么好,好像老舍的济南的春天里也有描写吧。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如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二帝碑了,上书“激湍”,背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

漱玉堂多说几句。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论美女还是才女。以后不再称别人美女或才女了,我认为那是在诅咒别人薄命。

进趵突泉大门,穿过牌楼,进洞门,逶迤前行,便是漱玉堂。门前一幅对联上联“大名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下联“漱玉集中,金石录襄,文采有后主遗风”,郭沫若1959所书。

一代词人,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和赵明成也是志同道合,黄庭坚等当时文人是府上的常客,如果就这样人的一生也算得意。然世上不如事十有八九。生逢乱世,人命如草芥。雪中送炭的人少,锦上添花的人多。女真人南下,丈夫病死,颠簸流离,被人欺骗,家财殆尽,又没有雪中送炭的人。也许就是这种环境才造就了一代词人易安居士,不仅写下脍炙人口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且写下“声声慢”这么凄凉的美的词,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吧。

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转自:http://hi.baidu.com/mafioso/blog/item/ac8ff711945b41c6a6ef3f62.html31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