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济南游记—济南游之趵突泉篇—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山东济南游记—济南游之趵突泉篇—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2007年5月29日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到了济南岂有不看泉之理?更何况是鼎鼎大名的趵突泉。据说是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形成“七十二名泉”。在这其中,为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最负盛名,而趵突泉群又是“四大泉群”之首。时间不够,我们只去了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倚千佛山,北临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济南的标志。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27处名泉。1956年正式建园,历经几次扩建,如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泉水特色的城市公园。园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名泉、碑刻、堂馆承载了千百年来济南的历史文化。如此之多的胜景,我们只能“管中窥豹”了。 进门先见这块石刻。 这是漱玉泉。 用石栏围起,据说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以前可见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跌入池中,如同漱玉。漱玉一词由“漱石枕流”一词演化而来。现在水面则平静如镜了。泉水清澈见底,蓄有锦鱼。池底有硬币无数,据说硬币如能浮在池水中,便能带来好运。 池边青松挺拔舒秀,翠柳婀娜多姿。 相传这里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相传李清照曾在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即由此而来。 坐落在漱玉泉北岸的李清照纪念堂,是1956年修建的。占地300平方米,具有宋代的建筑风格,经1999年扩建,现在面积4000多平方米。门楼上挂有木刻牌匾,上书“李清照纪念堂”。 门楼迎门屏风前后还题有“一代词人”、 “传诵千秋”。 都是1959年郭沫若题写的。 正厅“漱玉堂”,匾额亦为郭沫若所题。 门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迎门立有李清照全身塑像,据说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雕塑的。 身后是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的题诗:“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 厅内陈列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墙上是当代名家的题咏字画,玻璃柜里陈列李清照著作的各种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各种专著期刊等。 曲廊的花窗很有意境。 李清照蜡像馆,分四个主题“父母教诲”、“词坛绽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生动地再现了各个时期的词人形象,表现了李清照所经历的颠沛人生。看一下词人的足迹也到过不少地方了。 纪念堂西院为易安旧居。院中假山堆叠,亭阁耸立,瀑布直挂,小桥流水,奇石玲珑,松竹相映,十分雅致。 到了趵突泉。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商代,长达3000多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泉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据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汪平静的池水。 池边有“观澜亭”。据说泉池中放养金鱼,最大者的有1米长。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我们是来不及去品了。 还见到无忧泉、 湛露泉。 公园里不但有市民小憩, 还有吹拉弹唱者。 时不时有戏剧唱腔飘来,问导游,她说她也不知道是什么腔。 儿童画展也是有声有色。 临出门,又见一亭,下有水柱喷出。 为烈日炎炎下的我们,带来些许凉意。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7014.html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