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中午回到驻地,先剪切食物再粘贴到肚子里,然后冲澡、午睡。一觉醒来,顿感精神了许多。于是,又开始下一个游览目标——趵突泉。 济南之所以有“泉城”的美称,共有72名泉,而其中尤以趵突泉最闻名遐迩,有“天下第一泉”之誉。 来到公交站,一看有直达大观园的车,我索性直奔大观园而去。到了大观园,却心生悔意。这不过是面积不大的仿古建筑群,无法与南京夫子庙相媲美。改造工程还在进行之中,力图再现当年繁华的“老城风韵”。转悠之中,发现一处有两层小楼的庙宇,上书“大观庙”,我进庙里去看了看,一楼的佛我基本不认识,二楼正中间的是如来佛,左边的是唐僧,右边的是观世音。庙内空间狭小,游客稀疏,在我之前只有一对夫妻匆匆一览而过,耳际萦绕着佛教音乐,给人一种压抑、堵塞、不伦不类之感。 离开无趣的大观园,来到趵突泉东门。这里游客如织,人头攒动。我购票后尾随一个旅游团进了公园,进得公园大门,首先是一座假山撞入视线,据导游小姐说这是“障石”,我的理解是欲扬先抑,让人存着期待,留有悬念之意。假山前一龟石,姿态优美,纹理自然,玲珑剔透,最初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堪称“济南第一名石”。 绕过怪石嶙峋的假山,即是由枫溪流过来的溪水,在溪水小桥上南望,夹岸垂柳依依,映入溪中,清澈见底。虽天气晴好,但溪面上似有点点雨丝落入水中,故名“晴雨溪”。我站在桥头观察了一会,发现令人产生错觉的不过是水中活跃的浮游生物,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我逶迤前行,不远处,是一幽静小院,影壁所书“一代词人”。我正纳闷不知词人所指哪位时,抬头见门楣上,几个闪光金字“李清照故居”格外引人注目。门旁有一幅金字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襄,文彩有后主遗风。”为郭沫若所题,是对女词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进得厅内,陈列着李清照塑像、著作版本以及后人的诗词、题字等。左边小展室是李清照详细的生平及行踪图;右边展室陈列着后世研究李清照的著作书影及李清照年会的盛况照片。耳畔似乎听到了女词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呜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