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

[游记]济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

2008-05-22    yzwb.net

小中大

济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不用了抱歉0

济南那么近,竟没有去过。这次听说我要去济南,同事小周倒是挺起劲的,她说记得小学时学过老舍的《济南的春天》,非要和我一起去看看“济南的秋天”,于是一起驱车前往济南。
一直觉得济南没什么好玩的,但是趵突泉和大明湖名声在外,不可不看。其实对济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早有耳闻,不仅仅是通过老舍,还通过山东的另一位名人—韩复榘。韩复榘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山东省主席,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没上过多少学,却很喜欢咬文嚼字,后来流传下来不少关于他的逸闻和笑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关于山东几个著名景点的顺口溜,或者说是“打油诗”了。第一个就是关于泰山的,想必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另外两首就是关于济南的,一个是说趵突泉,

趵突泉,
泉趵突,
三个泉眼一般粗,
咕嘟咕嘟穷咕嘟。

另一个是说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青蛙,
青蛙也叫癞蛤蟆,
用手一戳一蹦跶。

在和山东的几位客商席间聊天的时候,我就谈到了这个话题,要说韩复榘的诗比起现在沸沸扬扬的什么“诗坛芙蓉姐姐”赵丽华的“废话诗”强得多,你看看她的: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晕啊,这哪叫诗,纯粹是废话的罗列,与这些诗比起来,韩主席的“打油诗”至少有几个优点,比如押韵,朗朗上口;比如写实,栩栩如生;还充分体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要说韩主席也算得上“打油诗”的一大家了,可以和打油诗鼻祖那个写过一首描写雪景的“江山一笼统,白井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唐朝的张打油有的一拚。
于是便去看趵突泉和大明湖。济南号称“泉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特色。据说有名有姓的泉眼72个,无名无姓的更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济南有四大泉群,其中最著名最集中的要数趵突泉公园所在的趵突泉群了。一进入公园,便看到用鲜花和植物造型的五环福娃和机器猫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为了吸引更多的不同层次的游客,在历史的人文古迹上增添一些现代气息也是很好的经营策略吧。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金线泉等共计20余处名泉。我们首先而且着重参观的就是漱玉泉了,漱玉泉以著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居于此而闻名,“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说新语排调》)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杰出词人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就是以此泉命名。该泉南侧为溢水口,由石快天然叠砌。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注入一自然水池中,如同漱玉。泉水清澈见底,锦鳞游泳。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书写。漱玉泉北建有李清照纪念馆,著名的文学大师郭沫若亲自题写了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曾在山东大学执教的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评介并亲笔题字“清音万代名泉漱玉,独步千秋居士易安。”庭院与泉池相映,为漱玉泉增添了深邃的文化内涵。李清照是我钦佩的女性之一,一个女人能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胆识和气概,着实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巾帼,又有几许须眉可比?
又看了几个各有特色的泉眼,曲曲折折,转弯抹角,突然来到一个人声嘈杂,水生哗响的地方,看到一块石碑,知道前面人群簇拥的地方就是趵突泉了。据记载,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了。趵突泉,古时称“泺”,又名“槛泉”、“娥英水”,因其涌出水面时有声有色,又有“卜都”、“三股水”等名,宋代文学家曾巩据此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言其三窟迸发,喷涌不息。趵突泉水量甚大,泉水喷涌时,三支水柱腾空而起,达三、四尺高,大如车轮,声若雷鸣,“趵突腾空”成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远看似蓬莱仙阁,海市蜃楼,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蒲松龄等都分别留下了吟泉诗赋和美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咸角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殷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有一块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脉不可多得的史料。
昔日趵突泉,方圆不足四亩,既是香火胜地,又是卖艺、说唱、占卜和摆小摊的场所,1956年正式建园,历经几次扩建,如今面积已达10.5公顷。逢年过节的时候公园会举办一些传统的元宵灯会,曲山戏海,蓬莱品茶,四海灯谜等活动,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于普遍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说,趵突泉的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水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
游完趵突泉,小周提议再去看看大明湖,那就去吧。大明湖的名字我还在《还珠格格》里面听过,紫薇的母亲夏雨荷和乾隆皇帝就常在大明湖相聚,后来生下了紫薇。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的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公园内建有铁公祠,清代书法家铁保亦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绝佳之处。园内的景点较多,计有:一阁(北极阁)、二园(遐园、秋柳园)、四祠(稼轩祠、铁公祠、南丰祠、汇泉祠)、十亭(玉涵亭、鸳鸯亭、小沧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历下亭和月下亭)。正如我每一次游览杭州西湖的时候就想到云龙湖一样,游览大明湖,我也不禁拿她和我们徐州的云龙湖作比较。感觉除了历史的文化区别之外,就自然景观而言,我们云龙湖应该更胜一筹,我们的水面面积大,水质好,而且还不收门票。于是我就想草草收兵,对小周说:“这里没有什么特色,速战速决吧?”可是小周说:“反正时间还早,难得出来一次,就当是在云龙湖边,吹吹清新湖风,赏赏胡光水色,就全然放松一下身心,有什么不好呢?”说得对呀,旅游并不需要达到一个目的,而应该认真享受一下过程,亏得我天南海北的游走,还不如不常出门的小周的见识呢,真是惭愧得很。于是我们放慢脚步,沿湖前行,任杨柳拂面,看荷叶田田、荷花娇艳,赏锦鳞游泳,并不时拿出相机,在留连美景的同时,也给小周拍几张倩影,给自己留下几张留念。哈,有了这些照片也证明我们到过了济南,到过了趵突泉和大明湖了。

转自:http://bbs.yzwb.net/read.php?tid=444206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