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一穿过泉城广场就到达了趵突泉公园的东大门。进门右拐向西不远处,就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而漱玉泉的北边,就是李清照纪念堂,漱玉泉就是因李清照的《漱玉词》而得名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时期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然而,近期来在互联网上,传播着人称中南大学美女教授的杨雨对其李清照的解读却极具颠覆性,说是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某网站还贴出了《杨雨解秘李清照》讲座视频,短短几天内点击量超过15万次。我们对这样的解读迷惑不解,甚至极其不满,何况网上更有网友认为杨雨是为了出名,故意将一代女词人妖魔化,哗众取宠,目的就是夺人眼球;也有网友认为杨雨很年轻,本身对李清照的研究不够,功夫还没有到家,曲解、误读了李清照。 李清照纪念堂的整个建筑由正厅、亭、轩、曲廊和门楼所构成。确实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展室内涵风格各异,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匾额和楹联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之题写的。堂内陈设李清照塑像、画像、生平事迹及各种版本的词集,并陈设有当代名人诗词、题字等。而曲廊的墙壁上,则用不同字体镌刻着李清照的词。学者刘川眉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长杨常沙等人轻轻抚摩着墙上的字,喃喃吟诵着她的词句,就仿佛在读着清照的一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副多么恬淡闲适的生活画卷!“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落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她深深的相思之情。我也背诵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杨馆长解读道:北宋灭亡,流离东南,在艰难困苦空虚愁闷的生活中,李清照写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词句,确实令人信服……。眼前这尊白璧微瑕的李清照塑像神韵犹在,只是这冰冷的雕像又“怎敌它晚来风急”,不是吗?那些前生半世的纠结,幸福的、悲惨的故事都随风逝去了,斯人也逝去了,对于这些激浊扬清的争论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出纪念堂,同行的文学爱好者不免又热议起了近期互联网上,推出的《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如此等等,我们认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的才女李清照形象。 而真正研究李清照的学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康震则是用“多愁善感的、清丽娟秀的、端庄的一个女词人”来解读李清照的。虽然没有直面杨雨的另类观点,但他还是觉得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极具才气的女词人,而且是一位十分坚强的女性。“毕竟对李清照的评价,几百年来都是如此,难道几百年的评价不敌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