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趵突泉公园

[游记]趵突泉公园

2008-06-27    sina.com.cn

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

"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漱玉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泉池呈长方形,
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池长4.
8米,宽3.1米,深2米。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书写。泉南侧为溢水口,由自然石叠砌。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池水面较大,山石驳岸,错落有致。池内又有一泉,簇簇水泡,旋转着慢慢升起,犹如螺形,又叫螺丝泉。泉水清澈见底,蓄有锦鱼。岸上青松挺拔舒秀,翠竹婀娜多姿。

相传这里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清田雯有诗:“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写道:“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 “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
马 跑 泉
马跑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泉池为不规则形,略成长方形。池长12米,宽5米有余。池岸由已溶蚀的石灰岩岩石砌垒,曲折起伏,参差交错。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沿池底小溪向东北流去,注入护城河(西泺河)中。泉池周围,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显得格外幽雅别致。

泉名源于“北宋末年济南将领关胜抗击金兵入侵,壮烈牺牲,其坐骑愤而刨地出泉”的传说,相传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攻至济南,知府刘豫贪生怕死,欲献城投降,其部将大刀关胜则坚决主战。关胜率军屡创金兵,但最终在金兵和刘豫的前后夹击下,战死于济南西门外。关胜的战马看到主人遇难,仰天长嘶,前蹄连连刨地,结果刨出一汪清泉,这就是马跑泉。
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座落于漱玉泉畔,始建于1959年,1999年进行较大规模扩修建,现今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典型的宋代建筑。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展室内涵风格各异,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李清照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个,可以和苏轼、陆游、辛弃疾并列,也可以和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因为她诗词文赋无所不通,而尤以词闻名于世,她的词无论是感情、形象的表现手法,还是语言的锤炼都非常自然真实,几近完美。在艺术风格上,清照的词是人们公认的婉约词派代表,以浅俗易懂、明白如话为特点,被人们称为“易安体”。她深受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b8020100082o.html2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