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峄山旅游峄山介绍峄山游记峄山评论峄山周边酒店 |
[游记]峄山旅游峄山介绍峄山游记峄山评论峄山周边酒店 |
2008-06-10 luopan.com |
详情 游记 评论 峄山位于山东邹城东南,方圆10余公里,海拔582米。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且多松柏清泉。循盘道登山,沿途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思亲石、探海石等千姿百态, 嶙峋兀立。白云洞、居龙洞、盘龙洞、隐仙洞、石鼓洞、妙光洞等层门穴,各有掌故传说,益增神秘玄奥之感。 峄山摩崖及洞壁石刻累代以来不计其数,现存500余处,最佳者为北齐的妖精洞(又名佛经洞)壁上的经文石刻,隶书,7行98字。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大字群及刻石等,均为珍贵文化遗迹。峄山碑碣现存70多块,多为元,明,清所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他登临的第一个山即是峄山,峄山碑是他立的第一块记功碑,复制碑现置于孟庙内,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秦峄山碑是秦代保存下来的文字最多的石刻,虽经传刻,仍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字及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料。 交通: 美食: 游记 发表游记 清明休闲游之登峄山而小鲁 (查看全文) 说齐鲁大地孕育、奠定了中华文明一点也不过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登峄山而小鲁,著孟子而知天下。孔孟之道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影响着全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告别了泰山转乘大巴车前往孟子故里----邹城。在上车的时候,三四个当地的年轻人坐在我们的座位上不起来,还骂骂咧咧的,弄得大家很扫兴,此情景让我觉得这里的民风很差劲,但是依旧没有影响我们探寻孟子故里的兴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最后经过车站和乘务员的协调,那帮人才悻悻的下车。 颠簸... 原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a17b3010093c1.html 三月三 登峄山 (查看全文) 在生活于邹城人的眼中,峄山是 这个城市 的骄傲和代表,大家说起峄山的口吻正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怀着无限的崇拜夸耀他的父亲。每当外出做客,我们在道谢之余往往都会说:“欢迎有机会到邹城看两孟、登峄山。”向外人介绍家乡邹城的时候,我们都会说:邹城是孟子故里,那里有孔子所说的“登东山而小鲁”的峄山(峄山古时候称东山)。想必在每一个邹城人的心目中,峄山和孟子一样,是这个城市的标签。孟子以他的思想历千万年而不腐,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而峄山呢,有着25亿年高寿的峄山,曾经沧海桑田的峄山呢?它应该是大自... 原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a38a1010098k7.html 峄山之行 (查看全文) 一路走来,才知道今天真是天公作美啊.仅仅相隔几十里路,一边是湿漉漉的地面,一边却是晴日里的干燥.不过就是因了这样的天气,才成就了我们一行人的峄山之行,也才成了我们的团聚,成了今春里的第一个快乐的出行. 不记得忙了多少时日,只知道春天已经在无意中深入了生活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劳碌,每天的体力透支,每天的精疲力尽.手也粗糙了,脸了晒黑了,好像一下子真的成了地道的村妇.不过除此之外快乐也还是大于劳累的,因为这也是不错的一个体能的锻炼.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的事业,我是在为他尽我的微薄之力.为我... 原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686b3010096m0.html 4.13峄山行 (查看全文) 今天和我家某人去了邹城4A级的国家旅游景点—峄山,过程似乎有点小奢侈了一把...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zh_CN/272100L000005.html6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