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名人与峄山(十)

[游记]名人与峄山(十)

2008-06-27    sina.com.cn

王士祯,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22岁考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与朱彝尊并称“朱王”,为南北两大宗师。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代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代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曾登临峄山赋诗四首:《峄山即事》、《漱玉洞》、《题南华观》和《雪后过峄山》。录《峄山即事》如下:

雨足烟村事不闲,

家家驱犊出柴关,

枣花香遍浓阴合。

水碧沙明望峄山。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三月、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次游峄山。第一次先在南华观住了七天,后由东路上山,留诗一首:“千佛岭头千佛尊,千佛铁塔摄鬼魂。莫愁洞幽糊涂始,小天河水为解问。王母台上嚼蟠桃,女仙面壁神可钦。玉女渊跃娃娃鱼,查系东海龙子孙。吾乘清风探南华,漱玉诗唱逍遥津。鹤鸣云柏不记年,索性龙谷坦卧春。”第二次住在白云宫长春殿,由南天门主持刘清阳道长陪伴,游至八十盘下突遇疾风暴雨,急忙进洞躲避,转眼风平雨息。该洞石被刘清阳道长称为板桥风雨石。这次来峄山,郑板桥留下《绿竹图》、《飞来洞探月图》两副作品,并在《探月图》上题诗一首:“霁月华天远,白花簇四环。净灵台一歌,方悟吾辈晚。断虹黑风善,王母台畔丹,步天踏观海,邾乡饱粽餐。”。第三次来峄山时,郑板桥已年届花甲,沿西路登山,游八段锦,题“夕照拾翠”、“赫赫虎威”、“翻云吐雾”、“慎终追远”四组大字,隶草间楷,妙趣横生。应白云宫张阳泰道长之请,书《峄山》长联相赠,后将此联刻石镶于长春宫西壁。联云:“徐州五色土,乃在峄山下。凸凹见青黄,崩裂坠赤赭。偃蹇十里石,蓄怒卧牛马。苔斑古铜铸,黑骨积铁治。砉然触穹苍,千峰构云厦。曲径回肠盘,飞泉震雷泻。古碑断虫鱼,老屋颓壁瓦。秋河舀可竭,寒星摘盈把。悲鸟百群叫,孤鹤万年寡。结茅此间住,万事棼可舍。山中古仙人,或者骑龙马。”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9f67d010009r4.html4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