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名人与峄山(九) |
[游记]名人与峄山(九) |
2008-06-27 sina.com.cn |
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曾专门造访过峄山,位于峄阳孤桐遗迹处的乾隆洞就是因乾隆当年在此洞小憩而得名。峄山白云宫前廊檐下,以前曾经高悬一块巨大的金字横匾,由檀木精制而成,宽1.05米,长4.20米,上面镌刻的“静观造物”四个大字乃乾隆手书。历经二百余年,墨迹依然鲜亮夺目。据说,当年乾隆登峄题字时,羽谷道长专门命六名道童用甘露池的水磨墨三天,伺候皇帝下笔。白云宫玉皇殿前壁东侧,曾镶嵌着一块石碣,刻着羽谷道长为“静观造物”四字撰写的352字的说明文。非常可惜的是,1942年8月,日本侵略者把“静观造物”金匾和老君洞内的八角檀木老君玉楼一起盗走,至今下落不明。 陈廷敬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公务得幸邹峄行,仿佛走入迷津宫。 豁然闪身洞天上,转弯屈踞幽窃缝。 一路春风伴惊呼,几番顽童迷藏功。 终生难得有此乐,步步回盼孤嶂峰。 娄一钧 娄一均,字秉轩,浙江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人。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邹县县令。做邹县县令期间,廉洁勤政,关心百姓疾苦,颇有政声。有两首民谣反应了当时娄县令和百姓的和谐融洽关系。娄公自己是“日不见民,耳目失聪;不得衷言,食宿皆废,寸步难行。”百姓是“民见娄公,箭在弦上;曝背躬耕,饭食倍香。胜龙添虎威,西南乡民遭祸殃!娄公心明,尽装苦肠;娄公眼明,尽杀奸狂!”娄一均主持编修的《邹县志》,编目科学,材料丰富,是了解邹县历史的最好资料。娄一均歌咏峄山的诗作数首,《咏峄山》为其一: 峄峰矗矗与天齐,群山螺黛万象低。 嵌空错愕天一柱,倚日薄月亘东西。 抑探山坳仙人窟,云中犬吠春莺啼。 学煮石头向炉鼎,不知何处觅丹梯。 陟彼峦巅问石井,漠漠平田千万顷。 解衣盘薄成危坐,天风飒飒衣裳冷。 悬崖古刹有高僧,时闻钟馨发清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9f67d010009r3.html4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