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理古城 |
[游记]大理古城 |
2007-07-16 pyhn.cn |
大理古城 匆匆看完三塔寺,我们去看古大理国的首府——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是中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面临洱海,背靠苍山。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后,当年修筑的。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叫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碟,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至今仍保持着纵横交错的棋盘格局式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一条主街贯通南北古城门,我们还在城门照了像。也许是当地人专门为游客设置的标志,在城门的左前方树立巨石,上书‘大理’二字,照相的背景就是大理城门。 明朝以来五百多年间,这里曾经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古城内没有高楼大厦,至今仍然保持着典型的白族民居风格,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白族民居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城内分布着杜文秀反清起义元帅府遗址,清代西云书院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文物古迹。大理居民都爱花,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多数民居院内都有花坛,种植山茶花等多种花木。红花绿柳装点条条巷边,争奇斗艳的茶花、杜鹃花傲雪开放,鸟语花香弥漫古城。据说每年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把盆景摆在门前,搭成一座座"花山",大街小巷百花尽放,使古城显示出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由于爱花,人们还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 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休息的佳所;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遍布街市,我在街上的小滩买了一种什么糕,似是江米所做,用纸碗端着吃,叫不上名字,酸甜可口,凉爽宜人,回味舒心;著名的“三道茶”更使古城显得别有一番情趣。市内百姓的门市,大多是卖石器、玉器和大理当地的民俗用品,比如乐器、冠戴之类。但大理的市民已不再是古南诏古大理时期的思想境界,他们具有很高的商品经济意识,跟踪促销,讨价还价,和我们中原的大城市没什么两样。 大理古城是中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面 |
转自:http://bbs.pyhn.cn/dispbbs.asp?BoardID=69&id=331832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