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嘉祥的画像石祠堂和曾子庙 |
[游记]嘉祥的画像石祠堂和曾子庙 |
2007-07-18 tuniu.com |
全国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西部、河南南阳、洛阳、商丘地区、江苏苏北以及陕西米脂和绥德、四川地区。看了徐州得汉画像石馆,嘉祥的武氏祠则是我们欣赏画像石的重中之重。在山东,除了嘉祥的武氏祠外,长清的孝堂山郭巨祠堂也是画像石最古老、最丰富的集中地之一。各种体裁、风格很多学者都认为发源于这两处地方。可惜长清太远、太绕,打算以后再去了。 武氏祠陈列馆里面收藏着许多石刻、石雕的艺术珍品。这里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石阙、石狮、画像石、碑碣等100多件文物组成。武氏墓群石刻建于公元147年,它生动再现了汉代及汉代之前的社会生活,透现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祠内十代帝王图、水陆攻战图等画像石栩栩如生。高校古代文学教材中《荆轲刺秦王》的插图即取自此处。《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此取用了伏羲、女娲图像。联合国水利馆在此取用了大禹画像。蹲立在武氏祠内的一对大型石狮,是我国现存石狮中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堪称石狮雕刻的鼻祖:两狮昂首扭颈,张口怒目。一狮左足还抚摸着一只惹人喜爱的毛发卷曲的小狮。 武氏墓群石刻的雕刻技法,早已引起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家的注意。除两个古石狮子是立体圆雕外,石阙、祠堂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将石面打平磨光后,用阴刻在石面上刻出物像的轮廓线,然后将轮廓以外的空白处轻轻剔去薄薄的一层,使空白处稍下凹,画面凸起。最后在轮廓线内的物象上加刻阴线表现细部。对这种雕刻技法有的人称为“平面浅浮雕”,有的叫做“减地平 ”,有的称为“阳刻浮雕”(所谓“离地突起法”),或叫“凸面线刻”。第二种是施在石阙上,和第一种比较剔地较深,轮廓线内的人物细部,阴线条也不多。第三种,如前室的“孔子见老子”及“令车”刻石下方花边的刻法,剔地更深,花纹凸出较高,表面局部交汇处也有些高低不平。第四种,如武式后石到的青龙,白虎二刻石,画像则完全用阴线刻出。 一、 曲阜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6 次, 发表于 21点22分, 推荐给好友 ly002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583774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