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烟台旅游攻略梦走仙境之解读蓬莱阁-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 |
[游记]烟台旅游攻略梦走仙境之解读蓬莱阁-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 |
2007-10-30 |
巍巍蓬莱阁,耸立在仙云缭绕的丹崖山上,历经千载岁月,尽阅世事沧桑,她仿佛神来之笔,以深邃的文心和超然的意韵,勾勒出瑰丽奇异的丹崖仙境,启迪着人们寻幽觅仙的情怀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烟漠漠,水天摇荡蓬莱阁。蓬莱阁,朱甍碧瓦,半浸寥廓。三山漫有长生药,茫茫云海风涛绰。风涛绰,万派朝宗,雾起仙落。”一首清雅却不脱俗世、华丽却不失端庄的宋词《忆秦娥》,怎能道尽她的壮观、约绰与迷离…… 蓬莱阁修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她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一代文宗苏东坡的《海市诗》就幸临于此,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挥毫的“蓬莱阁”三个大字更使这一招牌名播海内外。蓬莱阁主阁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梁,直欲乘风飞去。如若居身阁上,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无怪前人诗云:“嵯峨丹阁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万里夜看炀谷日,一帘晴卷海天霞。”临阁凝海,似乎还能看见传说中的八仙在蓬莱阁上放浪形骸,酒醉后各显神通渡海遨游的图景…… 歌舞升平,再逢盛世,昔日仙人不见,今朝仙境仍存。梦走仙阁,俯仰拾遗,别有各种滋味。 神有所安。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声音从这里奏响,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达着一个永恒亘古的话题——和平。告别所有的纷争和喧嚣,在这片充释着仙气灵秀的山海之间,静听浑厚而韵润的世界第一锣特殊的歌唱……。通身金黄,背负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国旗,环围和平鸽和橄榄枝的和平锣,承载着印尼,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和希望来到这个祥和而宁静的地方,在这里传达着他的使命,延伸着他的意义。踏着大海固有的节拍,于烟波浩淼中聆听来自世界的声音,给心神一个方向,为心神开垦一块安宁的沃土,替心神撑起一片不变的天空…… 虑有所释。风雨中搀扶老人有力的双手;寻找巨额失主而汗透衣衫的背影;回到父母身边的走失孩子脸上的笑容;真诚、耐心而且生动有趣的导游讲解;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竖起的大拇指;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传达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种真实的现状,一种服务的理念。游走在山灵水秀之间,徜徉于古今文明之中,感受着各个角落洋溢着的温馨和美好,一切的顾虑和犹豫,在这里都烟消云散。每一个走过的脚印,都在串联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在岁月的浸泡中淡化为飘香的回忆…… 心有所静。在这个缺少空白和安静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不自觉中伴随社会的魔力舞鞋疯狂起舞。超负荷的心灵在坚硬而灰暗的钢筋水泥之间痛苦的寻找,寻找一方净土,寻找一种哪怕短暂的皈依。饥渴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可以得到抚慰和休憩的地方,……清幽静谧,蜿蜒的石阶游走在蓊蓊郁郁的苍松古树之间,忽隐忽现;霓裳似的薄雾缠绕在亭台轩榭之间,随风轻摆;无拘无束的小鸟穿梭啁啾于林荫绿草之间,振落粒粒晶莹的露珠;厚重沉稳的碑林石刻,传达出来自很久以前的声音;浩瀚苍茫的大海亲切地拍打着礁石的脊背,诉说着潮起潮落中的故事…… 情有所怡。地球因有花木而彰显生命的色彩,大地在新芽的呼唤声中慢慢苏醒。社会在人类的文明推动中向前演进,文明在人们的风俗中凝结成型。在这里几十万盆鲜花将演绎出生命的样子和色彩,“百花宴”“桃花海”“槐花林”“牡丹苑”加上各式模纹,简直就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在阵阵的花香声中还不时传来阵阵锣鼓的热情问候……色彩鲜艳、随风微摆的珍草奇卉,震空摇曳的绸带舞衣,震撼、整齐、时隐时现的质朴旋律,完全将人带到一个物我两忘的全新境地,感情也在期间慢慢淡化,升飘…… 梦有所圆。宋代大家沈括迈过时空,大声吟咏着他的杰作《梦溪笔谈》:“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成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天高云淡和风拂面的美丽海滨,面对蔚蓝色的大海,遥望充满诱惑的天海相接处,他尽力描绘着头脑中那罕见地印象,或楼台、亭阁,或奇树、怪峰,或城堡古市,朦胧中似乎还有人影穿梭的海市奇景…… 在这里分明抓住了梦的身影。
|
转自:3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