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蓬莱崛起海上新 "丝绸之路 "年港口吞吐量. |
[游记]蓬莱崛起海上新 "丝绸之路 "年港口吞吐量. |
2008-05-22 sina.com.cn |
龙门塔吊巍然矗立,巨轮倚江昂首待发,深邃的船坞,装卸繁忙的工人……蓬莱经济开发区东西两个临港工业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如今,蓬莱东西两个临港工业区内:投资120亿元的国电能源从全国采集煤炭、电能输向全国,2.2亿美元的美国巨涛重工从韩国进口原料设备、产品输向 美英法,13亿元的青岛广源发从渤海19-3油田采购原油、产品出口东南亚、7500万美元的中柏造船从日本进口发动机及计算机仪表、产品出口伊朗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7500万美元的台湾信益陶瓷从缅甸和泰国进口原料、产品出口欧美......目前,该市一大批“重量级”临港工业项目紧邻港口而建,原料产品依托港口中转。今年来,蓬莱港口吞吐量达1350万吨,实现临港工业产值90亿元,利税7亿元。 蓬莱古称登州,地处胶东半岛北端,与辽东半岛、韩国、日本、朝鲜隔海相望。隋唐时期,登州古港就是中国四大古港之一,曾有过“舟船飞梭,商使交属”、“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的繁华。在上千年日益繁荣的海外交通贸易历程中,蓬莱逐步形成了一条沟通日、朝等诸国的海上通道,与当时中国西北内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同等重要,所以人们称它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蓬莱港口淤积等原因,蓬莱失去了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地位,蓬莱也由原来的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衰落成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城市。 现实证明,“蓬莱繁荣史”就是一部“港口开放史”。重振登州古港、复兴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蓬莱“中兴”的必由之路。蓬莱提出了“港口立市”战略,把发展港口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和催化剂,力争十年内,把蓬莱建成胶东半岛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实施以港兴市,突破点在港口。蓬莱市充分挖掘港口有利条件,投入巨资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港口建设。蓬莱新港始建于90年代初,当时只是为了发展蓬莱——大连、旅顺的客、货运业务。近几年,该市把新港建设与工业区建设结合起来,使港口由交通运输港向工业港发展,现已投入8亿多元建起万吨级泊位5个,3万吨级以上泊位2处,并规划建设20万吨级泊位。栾家口港是90年代初民营企业蔚阳集团为方便水泥出口而投资8800万元建设的,为拓展港口规模,该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导蔚阳集团与青岛广源发集团合资建设年通过能力400万吨、靠泊能力3万吨的原油码头。蓬莱渔港年久破旧、停泊能力差,该市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支持,由农业部投资5000万元建设北方最大的渔港—栾家口中心渔港,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 如今,蓬莱市已投资20多亿元,建成港口3处,拥有蓬莱新港、栾家口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万吨以上泊位11个,其中5万吨6个,10万吨1个,年吞吐能力可达1500万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84f36010009qv.html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