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 |
2007-07-16 yiyou.com |
九 九重阳,同学提议去登高,正好每天都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找个机会放松一下也不错,大家就都同意了。 在青岛,爬山自然要去崂山了。 早上 6:30 从学校出发,转乘304路公交车,就可以直达崂山风景区了.汽车一路沿海行驶,过了石老人、沙子 口后就到了流清河收费站,再入里,就是崂山风景区了。 车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本地的女士。她大概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游览路线,在路上还给我们指了这一路的第一个景点――青蛙石。路边的一块巨石立在海中,如同一只而朝大海的青蛙,连眼睛都依稀可辨,栩栩如生,不得不让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过了八水河,就到了下清宫了。我们就在这里下了车,开始上山的。 走不了多远,就到了一个石牌坊前,中间写有崂山太清宫几个大字。留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穿过一片竹林,绕过两棵树龄已近千年的古银杏,就来到了太清宫前了。进太清宫要再交十元钱的门票,当地人说里面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也就没有进去,在门口留影后,就匆匆上路了。不过后来想想,蒲松龄笔下花妖的故事中那几株千年古木,应该是在那里面的,没去看是有点可惜了,只好下次补上了。 从太清宫一直到垭口,路上除了一个奇石馆外,别无它景。奇石馆是可以凭进山的门票免费参观的。里面的陈列不仅有崂山特产的绿石,还有全国各地各种岩质的精美奇石,走一圈下来,也长了不少见识。 垭口是索道下站,从这里可以坐索道直达明霞洞。不过我们还是选择了徙步攀登。一是为了省钱,二是登山的乐趣就在于登的过程,把这一步给省了,就没有乐趣可言了。再说,从垭口到明霞洞这一路的景色也不错。虽说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处处可见的山、海、天相连的风光也足以叫人陶醉其中了。在路上还可以看到瑶池、蟠桃峰和狮子峰。可能是我们走的过于匆忙了,竟然没有注意到狮子峰。瑶池的风景就象是仙境一般,让人不忍离去。沿着曲曲折折的石阶路,我们总算是到了索道上站。从这里开始,景点就渐多了。 在这里,还有抬轿的轿夫。实在走不动了,也可以花点钱以此代步。轿夫抬轿的速度给我印象极深,用健步如飞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就连从在轿上人也被如此的速度惊的目瞪口呆。 从索道上站不用半个小时就到了明霞洞了。如果还想继续上山,就只有进去明霞洞所在的那个小道观,从那里再往上走。别处就没有路了。一进道观,两棵大银杏树就映入眼帘。正是金秋时节,树叶都已变黄,纷纷落下,游人至此,都要拾起几片叶子带回去。据说银杏叶是可以入药的。我也凑个热闹,捡了几片夹在书里,留作纪念。当然还要和这两棵据说有800年大树合个影了。 树后的石壁上记述的是孙紫阳在此修炼的故事。树旁的一个小洞就是明霞洞了。据说,孙紫阳和张三丰都曾在此修炼过,并得道成仙。 穿过明霞洞,上了石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通往玄真洞,一条通往荷花池和三丰洞。我们把两条路都走了一遍。 往玄真洞的路没有修石阶,基本上全是石头,需手脚并用才能至顶。山项的巨岩上有一个小洞,可容一个人打坐其中,洞上还有一排石刻字,但不明其意,估计这就是玄真洞了。除此之外,周围别无它景。我们上来一看,大呼上当。晚矣!不过从山顶远眺大海,倒是令人心旷神怡。休息之后,我们正要下山,看到头顶的巨石上有人和我们打招呼,但是我们眼前已无路可走了,问过才知,他们是从荷花池那条路上去的。报着对更高处更美景色的期望,我们决定沿定沿原路返回,再从荷花池那边上峰顶。 到荷花池的路很近,尽管也是没修过的路,但却好走了许多。 荷花池的景色实在是不敢恭维,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水塘,里面浮着几片荷叶,上面还蹲着几只青蛙,就这些了。可能是我们时候不对,估计到了雨季,这里应该有山泉流下,景色也不会错的。再往里走,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一块巨石前,上面用红漆写着“上有仙境”几个大字,还有一个箭头指向山上。既然有仙境,哪有不去之理。我们六个人一鼓作气,决定要一直爬到山顶。哪知山上的路越来越不好走了,其实就是没有路了。只是石头上偶尔出现的红色的箭头和地上的几个矿泉水瓶子让我们放心,至少这说明有人来过。不过很快就有麻烦了。眼前的巨石让我怎么也想不出要怎么样才能爬过去。想起刚才山上有人,我们几个就大声的喊了起来,问他们是怎么样过去的。原来他们是从石头之间的缝隙钻过去的。按照他们的指点,我们依次通过了那块巨石。不过是从它的下面,还有一段路是爬过去的,真是有意思。不管怎么样,总算是过了这一关了。出来之后,我们按照箭头的指示,继续上山。但在登上另一块巨石后,我们又发现无路可走了。这次是真的了,一面是我们上来的路,一面就是绝壁了。想起有好长一段路没有看到红箭头了,可能是我们走错了方向吧。怎么办?只好再喊喊山上的那几个人,从声音的方向来判断,我们确实是走偏了。于是我们决定按原路返回,从最近一个箭头指向的路的另一个方向走。这次的路好走了许多,不像刚才的那一段要爬很多的石头。估计是不会走错的。路上的树不少,还都不高,枝枝杈杈的都伸了出来,要一边用手开路才能前行。我的脸也在这时不小心挂彩了,还好只是一小点划痕。走了一段之后,我们发现又走错了方向。真是可恶,还要倒回去重来。回去的路也不好找了,绕了半天,才到了最后一个路标的位置。这次我们吸取教训,上山时,把身上没用的东西都沿路抛下,当做路标,省的过会连回去的路也找不到了,那样麻烦可就大了。很不幸,很快我们就又一次被困了。这次的路都是在小树林里的,那些树又长得特别的矮,我们只能在里面蹲着前进,所以能肯定是走错路了。于是我们再次向山上的人求救,不幸中的万幸,那两个人还没有下山。他们听到我们的喊声,让我们别动,顺着声音的方向来的我们了。在那么矮的树林里,站不起来,我们就干脆坐下了。一边嘻闹着,一边等着人来帮忙。山上的天气多变,阴晴不定,刚上山时还是晴空万里,到玄真洞时就成了大阴天了,刚才还下了一阵毛毛雨。就在我们坐在树林里的这会儿,又刮起了大风。听着头顶上呼呼的风声,我们还有点庆幸,多亏了这天然的屏障,要不还不知道给吹到哪里去了呢。:)等到山上的两个人找到我们的时候,风已经小了许多,天也转晴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下山了。 一直在我们前面的两个人是江苏的游客。他们是从最近的一个峰顶下来的。他们说,上面的风光真是仙境,而且更远处还有一个更高的山峰,那边的风景更好,但路也更难走,可能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所以他们也放弃了,准备下山。 下山的时候,我们留的路标就发挥作用了。尽管方向指的不是很明白(第一次做嘛,经验不足^_^),还是让我们少走了点弯路的。很快,我们就回到明霞洞了。这时已经快三点了,要赶紧下山,才能赶上回家的末班车。 出了明霞洞,我们没按原路返回,而是取道上清宫,再经龙潭瀑,到八水河坐车回家。 这下路因是下山,又有修好的石阶路,我们的速度快了许多。差不多是一路小跑,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上清宫。上清宫不大,两个小院,三座小殿,再加上两间厢房,就这些了,没有什么什么特别的地方。倒是院内院外的几株千年古树,让人感到这里的历史。相传丘处机就是在这里修炼的。 上清宫往下的路就更平坦了,估计时间差不多来得及,我们的脚步也放慢了下来。这时才注意到,路旁就是山泉流过的河道。只可惜现在是旱季,不见水的踪影。不过也能想象出夏天走在这样的山间道上,一路泉水叮咚,水声作伴的情景。山上巨石上一道道黑色的痕迹,想必就是雨季瀑布流过的位置了。唉,看到水留下的踪迹,却看不到一点泉水,真是让人心急呀。还好,龙潭瀑那里还有水。泉水沿着高高的石壁缓缓的流下,汇在脚下,集成一潭清水。这时虽没有夏日的那般飞瀑直下,水流湍急的景象,可毕竟也是一潭活水呀。我赶紧绕到桥下,来到水边,把手伸进这清澈的泉水,拥抱一下这山中的精灵。 我一直以为,但凡是山,不管是高大威峨,还是崎岖险峻,只有在水的衬托下,才显出它的灵性。水对于山,好比是画龙点睛。有了水,山就活了起来。可惜我来到以水著称的崂山,却没能见到她最富灵性的一面。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在她最美的时候。 过了龙潭瀑不远,就职龙潭水库了。这里平如镜面的绿水和不远处波浪起伏的蔚蓝的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头抬头之间,宛若两个世界。 从龙潭水库到八水河汽车站,用不了十几分钟。我们从这里从上304路公交车,沿原路回家,结束了这一天的旅行。 |
转自:http://qingdao.yiyou.com/html/5/222.html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