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揽胜 华严寺游记 |
[游记]崂山揽胜 华严寺游记 |
2007-08-04 hexun.com |
崂山揽胜--华严寺游记 [原创 2007-08-02 13:54:51] 七月流火,竟耐不住朋友热情的撺撮,顶着酷暑里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高温,跑到青岛游崂山来了。 我是个不常出远门的人,经过三个时辰的行程抵达车站,给接站的朋友通了电话,短暂十几分钟的等待,对身在异乡那种敏感的陌生,竟然让我有一种茫然四顾的感觉。还好,朋友们很快来了。相见之下,异常的欣喜。 通过朋友引荐,又结识了几个朋友,暮色中一起驱车行至崂山。华灯初上,透过车窗,城市夜景尽收眼底,绚丽而又朦胧,真的很美。车在燥热的空气里行驶着,倒是不开车窗更爽些。 朋友是本地的,轻车熟路带我们穿越崂山隧道,到达了崂山脚下的一个山村,叫雕龙嘴村。这时天已近乎完全黑下来了,尽管他们告诉我,在山道的左边是海,右边是山,我却看不见,但能感觉那清新的大海气息迎面扑来.我们下榻的白云洞宾馆,就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建筑,餐厅开在二楼,站在阳台上,真的感觉大海就在眼底,在朦胧的夜光下,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粼粼的光辉,显得分外迷人、神秘与静谧。 近水楼台先得月,晚宴菜品全部是海鲜,种类多了反倒品不出口味有什么不同,感觉中有些名品真是徒有其名罢了。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晚宴上的气氛陡然高涨,青岛的朋友提议,晚宴的主题是喝想喝的酒,说想说的话,大家很快就放开了,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所以就有了更同的话题,大家畅所欲言,在这里,没有什么等级差异,有的只是人间的真情。 席间,青岛的朋友背诵了我的一句诗,很让我感到惊异,他却说已熟读我的作品,并说我写的东西有一种修小资的情调,我说你有那样高水准的鉴赏力,我那点水平,自然不入你的眼。他说很好,我着实有些惭愧,因为在座的有几位是真正的大家,我只不过是初学写作的爱好者,然而彼此间却没有隔阂,气氛融洽得很。 我对这位朋友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素昧平生,却是他圆了我一个崂山梦,我对朋友说,小时候看聊斋,就很向往崂山道士里的崂山仙境,没想到真的夜宿崂山,做起神仙来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 在座的因为有着一个孩子,更增添了无穷乐趣,他不断地跑里跑外的欢呼跳跃着,一会抓住了一个知了,一会站在阳台上与楼下的露天餐厅的客人对话:谁是布娃娃?我是布娃娃!孩子一喊,楼下马上有人应答,本来是陌生的两个团体,全被这份童真的友谊感染的快活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无休无止的蝉鸣声吵醒,睁眼先去掀开窗帘看海,大海真的就在眼底,一轮烈日正升腾在海面上,火辣辣地炙烤着海水, 让那些浪花都无精打采的慢吞吞的翻着跟头,一波一波地缓缓涌向海岸。 我们今天的计划是去华严寺,因为白云洞与太虚宫不在这一条路线,只有舍远求近,放弃寻崂山道士的仙踪的机会了。 华严寺位于崂山风景区东麓,我们沿着崂山东侧的旅游公路向南行进,右边是陡峭险峻的山崖,左边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淡白色的石头被海风吹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沿着人工铺就的石阶上去,好比爬楼梯一样,丝毫感觉不到登山的劳累。 一路走来但闻蝉鸣阵阵,再往上去却是佛鼓声声,梵音袅袅,那里吟诵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美丽而清纯的佛家故事, 走向华严寺,一路都有莲花相伴。刻在石板上,映在小径中,据说华严寺共有一百零八朵莲花,然而我数着数着就忘记了,不过记载大概是不会错的。其中107处是散布在沿途山路上的各种莲花石刻,最后一朵在华严寺的厅堂内。 一阶阶石梯平平展展,在我们登山的上方延伸开来,踏阶上去,两旁是遍山的野花,绿色的植被,更多的是青青翠竹,在盛夏的阳光里尽情舒展着瘦俏有形的枝叶,那笔直挺拔的枝干,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崂山的华严寺不算雄伟,是一座不大的寺院。过了一道刻有华藏世界的山门,迎面看到的是墙壁上一尊弥勒佛的浮雕 。 这位宽面阔耳的大肚佛,笑容满面,憨态可掬。 其实我们不是随团的那种旅游,因此游览起来根本不讲什么次序,随意看,到处转,也有因了前方的景点吸引而错过了眼前,往回走的时候才发现的情况也有。 在半山腰,有一处放生池,大概是需要游客掏钱来买生的项目,我虽有好生之德,却不愿上这种类似游戏的商业化操作的圈套。 我们稍事休息,此地是一处较为宽阔的平地,散落着几块大石头,有上刻蓝字观澜的,有刻着一个缘字的,旁边的竹林深处传来音乐声,反复播放着和尚诵经的曲子,在我这个大俗人听来不缔如听天书,只闻其音而不解其意,但确乎有呼唤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苍凉感。如能静下心来,仿佛能令人回忆起许多远古的前尘往世来一般的渺茫。 主殿是华严三圣,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佛像闻风而动坐在精雕细刻的莲花座上,每座都高达十几米,十分壮观。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布局别致,的确有种使人超脱物外的肃穆与静谧之感。同行的朋友虔诚地顶礼膜拜,我说自己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与佛家无缘,此举就免了吧。 华严寺的塔院静静站在茂密的银杏树下,华严寺的两代住持慈沾、善和都安葬在此。院中置放一大大香炉,那么多的香,那么大的炉,其实也就是烧钱的地方,难道对佛祖的恭敬就非得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吗?还有那棵许愿树,那么多的红布条,可能是寄托了凡人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的一种诉求吧? 有卖莲花灯的,只不过是些手工艺品,一沾上佛缘就变得价格不菲,至少我认为没有收藏价值。 出了华严寺,朋友吟诵了一首三十年前的诗,是感慨文革是游华严寺所见: 游崂山华严寺 崂山有寺名华严, 建筑宏伟美名传。 昨日有兴游览去, 归来只作笑料谈。 暴雨冲走佛院台, 大风吹得古碑翻, 宫殿已成野狐穴, 惮堂仅存乱堆砖,
|
转自:http://zcgrx.blog.hexun.com/11371929_d.html6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