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之行见闻四——崂山 |
[游记]山东之行见闻四——崂山 |
2007-08-05 sina.com.cn |
这是山东之行的最后一站,崂山坐落于青岛东部,背陆面海,被划为五大景区。由于海洋带来的水汽,山中常年潮湿,云雾缭绕,有着独特的海陆景观,此外还是道教胜地,山下太清宫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主要行程分两天,第一天从南线上山,途经蟠桃峰、明霞洞、上清宫以及山下的太清宫,第二天从北线上山,主要游览北九水。两线风景及环境迥然不同,这也是我要两上崂山的原因。 青岛气候湿润,经常起雾,山下晴朗,山上却烟雾缭绕,宛若仙境。沿途都有当地人摆的小铺子,贩售当地所产茶叶和海菜凉粉,也出售一些工艺品、海星什么的,每走固定的一段就有一个,这也是当地人尤其是附近农村人的一项重要生活来源把。 道路沿山势直上,崂山主要为花岗岩所构成,岩体坚硬,经风化多为球状,更显雄伟。路途中也出现赞颂崂山山景的石刻文字,以及“蟠桃峰”、“狮子峰”的巨大石刻。 接着来到上行索道站,经几百米曲折而上的阶梯,来到明霞洞。明霞洞是一道教真人为修炼在一巨石上所开凿。洞内有石床,相传也为张三丰所使用过。明霞洞包括一座道观,出洞移步向前,便可见一座为云雾所围绕的道观,观内建筑皆为石制建筑,主殿位于台阶之上,两旁有古树遮掩住门面,给人神圣之感。由此看来,宛若仙境的崂山山峰以及简洁的建筑风格恰恰符合道教徒寻求的是炼丹得道的仙境,这就造成了道教名胜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 而后从山后下山,这边道路的石阶不少已经缺失,是建筑施工的问题吗?然后来到位于一平坦幽谷中的上清宫,上清宫隐藏在一片幽深的绿色中,宫外有道士的自留地,出产一些日常食用的蔬菜及茶叶,宫内也有几株古树。山上山中两座道观,风格不同的环境,却又同样的超脱充满灵气。 下到山脚,前往三面环山、面向大海岸的太清宫。太清宫建制庞大,门前有“道法自然”的牌坊。宫内建筑繁多,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颇是大气;宫内古树参天,院落之内更显幽静,相传聊斋故事之一曾出于此中一百年茶树。这些浸润着千年灵气的院落,相信其通神亦或是曾经有神仙光顾也就不难理解了。这里曾经举办大型的讲学活动,包括在古代,也是可以料想的到的。 第二天,坐车从北线进山,因为已经地处农村了,公共汽车只是到山外,还要租车进山。上山沿的石山间小路,明显是以前修的步行台阶,时间长缺乏养护已经破败了,杂草已经延伸到路上。仅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跋涉,终于来到山顶的蔚竹庵。 这座道教庵堂不大,院落幽雅,风格古朴,虽也有陈列待售香具的台子,但空无一人。院中以黑漆黄字的香炉,建筑以石制和灰色为主,散发着清淡的气息。庵内正殿为三清殿,分别供奉道教三位最高三尊道祖;两旁各一排房间,以布帘遮挡门户。在这里修道的想必是隐修道人吧。 接着沿山间水系下山,由于正赶上山间阵雨,水流颇为湍急。因为山涧山石众多,在水的冲击下便发出宏大的声响。往下便看到以人工修筑的水坝,两山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墨绿的小型水库,可能是为了山上人员的用水或使其他考虑。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65b5c50100043d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