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 |
2008-03-17 sina.com.cn |
说起崂山,就不由得想起了“崂山道士”那部动画片。认识崂山,牢记崂山,对崂山的印象就是那里起的。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自己还很小,不过那个诚心求道,到后来却不务正业的人给自己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我们这一行人,基本上看过那个动画片,除了个别的小孩子。 旅游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开进了崂山。崂山和大海结合得非常紧密,一边是陡峭的崂山,一边是浩瀚的大海,海浪冲刷着崂山的岩石,让我们这些在山路上的游客有些心惊胆战。山上那一块块巨大的圆滚滚的岩石,仿佛就是用胶水粘在崂山的崖壁上,一块紧挨一块,似乎只要抽出一块,那整山的岩石就会顷刻间滚落下来。 进入道观,不由得不佩服最初选择这里作为修行的道士。这里被大山拥抱,听着大海的喃喃细语,伴着林风的温柔轻抚,让人感到这才是脱离人间的仙境。导游在领我们进入之前就事先声明:由于此地是道教场所,注重清静,所以讲解不能用高音喇叭,只能靠自己的声带。进入之后,所有的旅游团队都没有使用喇叭的,因此这里就比蓬莱少了一份喧闹和嘈杂。穿过北方少见的一片竹林,漫步在林荫密布的石阶上,亲手抚摸一下那“龙抬头”的大树,亲眼目睹了古老的银杏树,望着那苍劲的茶树,挠挠那怪异的“痒痒树”,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硬币上放进“许愿泉”……崂山,留下了我心底的心愿。曾经有人对我说: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遇到可以烧香拜佛的地方,都要为我祈求。看着这里的人们虔诚的顶礼膜拜,心底不免隐隐有些失落。望着那高坐庙堂的菩萨,心里难免嘀咕:他们真的能实现我们心底的愿望吗?无论佛道,都讲究“心诚则灵”,而我呢?也许应该祈求一下,为了她,为了自己;也许不需要祈求这些泥巴塑造的怪胎,也许还是放在心底,永远用自己的诚心去默默祝愿吧。 当大家来到传说中的崂山道士练穿墙术的那堵墙边的时候,导游说,只要没有做过亏心事的人,还是能够穿墙而过的。大家都嘻嘻哈哈打趣,互相怂恿着去“穿墙”,结果引得一帮小孩子低头合十,朝墙冲去,结果自然是不得过的,于是小孩子们也互相打闹着询问:“你做过什么亏心事阿?”又引得我们一阵大笑。 我们继续朝山上前进。崂山除了这著名的道观,还有一样东西全国闻名:崂山矿泉。我们现在就是去寻找这山泉,在车上,大家就准备好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准备到了山上,多装一些纯正的山泉来品尝品尝。 大家沿着并不陡峭的石阶往上攀登,由于是下午近四点,这时候登山的游人不多,几乎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爬着爬着,眼前突然变得宽阔起来,一架铁索桥横在面前,铁索桥边就是笔直的悬崖,从悬崖上一股瀑布轰然而下,落在潭底,激起了朵朵浪花——崂山山泉到了! 在山泉形成的水潭里,三三两两的游人赤脚在泉水里,尽情享受着。山泉又清又浅,泉下的鹅卵石光光滑滑,让好几个游客彻底享受了一下泉水的清凉——滑倒在山泉里,让我们有些羡慕。后续部队陆陆续续上来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也来了,不过看到这么多的脚在泉水里走来走去,大家的瓶瓶罐罐也就陆陆续续的扔进了垃圾桶。除非你有本领走到那山泉瀑布下去接,否则实在让人不敢想这就是著名的崂山山泉,不过细心的人又说,你以为山上就一定清洁?那山上说不定也有人洗脚呢!于是,崂山山泉就这样成了“洗脚山泉”,我们原先的乐趣,也演变成了另一种乐趣。 下了崂山,来到大海边,望着奔涌的大海,看着奔腾的海水冲刷着岩石,突然很想冲着大海大喊一声:发泄一下心底的那份郁闷。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3e341b5010003h7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