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水库 华楼山游记 2002—10—27,早7:15,琪琪、小姜和我,在四方北岭集合,乘371路车到达夏庄镇。沿崂山水库,穿越华楼山,到达兰格庄,最后乘112路车返回李村。 在夏庄,我们看着地图,打听着如何去崂山水库、华楼山。 崂山水库建于1958年,水库大坝高26米,坝长672米,库容5601万立方米,是青岛最大的水库。 崂山水库是在两山之间筑起的一道大坝,蓄水后淹没了月牙形的月子口山谷,淹没了月子口庙,所以崂山水库也叫月子口水库。浩大的水库长十几华里,步行近2小时。 水库南边有一个巨大的岩石,白天它吸收着太阳的热量,晚上能发出声音,“响石”地名是因此而得。 响石有不多的十几户人家,他们居住得很分散,我们找到一户人家,想打听路,可是除了把门的狗狂叫外,没人理睬我们,再一细看,原来仅有铁将军和狗把门。 没人指路,我们只好看着地图,凭感觉走了,我们沿水库边,开始路还好走,再走就难了。这里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水库,这时琪琪前去探路,小姜和我原地休息,琪琪走了好久没有消息,我和小姜耐不住寂寞,就顺着琪琪走的方向跟了过去。 我和小姜来到一个地方,这里山崖陡峭,人上不去,水边也无法通过,我找了一会,发现在倒塌的巨石下有一个小的岩缝,我吸了口气,缩小身躯钻了过去,小姜也跟着钻了过来。 我们终于远远地看见了琪琪,他大声喊道:“我这里无法通过,你们上山吧,从山上翻过去!”我和小姜只好沿陡峭的山坡向上走,山坡山没有路,我们穿荆棘,跨野草,攀巨岩,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来到山岗。 我们大声地喊琪琪,无回音,四处寻找,一看琪琪已经沿水库边走出半里路了。我和小姜大骂琪琪:“这个家伙!让我们上山,累得我们半死,他却从水边不费力地走过去了!”“上当了!”呜呜……。 我们来到了水库的尽头——坡坡涧村。坡坡涧村是水库边、山坳里的小山村,有三十多户人家,琪琪以逸待劳地在那里等我们,他向村民打打听去华楼山的路。 我们三人沿小路,走上一道山梁,看到了华楼山的索道,看到了华楼峰,这时饥肠辘辘的我们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开始吃午饭。饭后我们沿山梁上的小路向华楼山走去。 华楼峰是一座美丽的山峰,海拔409米。华楼风景区就是以此命名的。华楼风景区是古诗、题词刻石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这在整个崂山地区是数得上的。 华楼山的古迹特别多,许多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来过这里,奇峰异石上留下了许多的篆刻墨宝。 站在华楼山上,向北可以看到山脚下,我们刚才走过的水库——崂山水库。蔚蓝色的水库,沉淀在苍松翠柏的山坳里,它象一块蓝色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闪,显得格外的美丽, 华楼山铺就小路的石材,大多选择自然的石块,毫无人工打磨的痕迹,石阶路顺山势迂回曲折,时而穿林而过,时而沿山崖而行,古朴自然,与山林浑然一体,令人赞叹。 华楼山的植被覆盖率高,生长茂密。在夕阳涧,生长着一大片,品种独特的竹子——金杯玉。此品种是竹子中的珍品,竹干多呈金黄色,在夕阳的辉映下,独有一番风韵。 我们能来华楼山,是一位叫方方的朋友的强力推荐,多年前她来过这里。她说华楼山很美,华楼山的竹林和竹林小路很美,华楼山的植被和苍松翠柏下的林中小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下浩大的水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夕阳催我们快快下山,我们来不及细细地游览、慢慢地品味华楼山,只用心记下了它的小路,便匆匆赶路,回到了市区。 山水 2002年11月初稿,2004年6月整理。 正式签名:嘻嘻、哈哈、的的、啦啦。 相片:崂山水库 后记:打那以后,我与琪琪又去过多次华楼山,捎回来的杏子,还得到了森林女侠的好评: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