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0-6

[游记]10-6

2007-09-08    

10-6 -明道观

10-6 -明道观

今天由流火带路,野舟横渡策划,竹竿指挥的38名驴顺利走完全路程。早106路车挤的满满的,岩松的大部队到八仙墩,姿的卖票的每人省了5角钱。快9:00到华严寺,多次到这个地方来了,干脆当起了野导游,别看没有证,讲起来有人听,参观完华严寺-到那罗延窟。最近憨山手印在国际上沸沸扬扬,先瞩为快。《华严经》记载:“东海有处那罗延窟(那罗延,梵语为金铜坚牢之意),是菩萨聚居处。”那罗延窟为华严寺的开山祖洞,素有“神窟仙宅”之称。在这“神窟仙宅”之地,有关人士首次发现了那罗延佛的“手印”。那罗延窟至崂山华严寺西涧,约三里,散花峰东。两年前,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永正先生,陪同友人前往那罗延窟游览。友人问,为什么叫那罗延窟?从事多年佛教造像艺术研究的高永正先生当即回答是指那罗延佛,是三十五佛之一。众所周知,明代高僧憨山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里坐禅修行两年多。他曾在《梦游集》说“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和。清凉疏云梵语那罗延,此云坚牢,即东海之牢山也。予固慕之。遂特访至牢山……”意思是那罗延窟非凡人之地,由众菩萨居住,憨山德清于万历十一年来崂山,寻那罗延窟并到崂山住下的经过。但当年憨山为什么认定此洞为那罗延窟呢?无书记载。当时高先生环视洞中:此洞宽七八尺,洞深及高各十五六尺,四壁光滑,南壁上半凹入若龛,其上对面有孔北出,一束天光从上射入……当看到光线照射的南壁上时,高先生的心不觉砰然一动。石壁在光的照射下所显现出的图像,多像一只巨大的手印:拇指与食指相捏,其余三指伸着。这就是那罗延佛的“手印”,三十五佛从释迦牟尼佛到三十五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每位佛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印,高先生的心里再清楚不过,但高先生是位严谨的人,当场没再说破。事后,高先生带着拍摄的照片,多方求证。香港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香港菩提学会会长、香港西方寺主持永惺法师的印证签名。永惺法师在解放前曾是湛山寺虚弟子,崂山华严寺曾想聘其为名誉主持。当有大师的确认之后,高先生便四处奔走,如今崂山区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已将此处作为名胜遗迹保护起来。在山洞里指给大家看,可能有的悟性不够,看不出来,大部分人都看出来了。我拍下照片,没想到拍的如此清晰,看来我仙根不浅,这是我这次出来的最大收获。出那罗延窟开始向棋盘石前进,这段路不好走,驴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渡过险关。到棋盘石,兰色都已在山上高舞,我才走在山下,赶快加紧步伐,顺利登顶。山上棋盘尤在,世上千年已过。下棋盘石在小河边吃过饭后向明道观出发。

明道观也叫棋盘石庙,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830多米的海拔高度在崂山宫观洞庵中位居第二,只比崂山顶下的铁瓦殿稍低,铁瓦殿早已荡然无存,明道观的殿舍尚存。尽管地势较高,但周围群峰环抱,形成了一个极为幽静独特的小环境。
明道观的建筑始建于唐代,以后多次修缮。据“崂山地名志”载,远在唐代天宝二年(743年)这里就有过建筑,是唐玄宗李隆基派遣的采药炼丹僧人孙昙采药炼丹的山房,距明道观西南不远处有孙昙记事刻石为证。刻石共有两块,相距很近,东石上有线刻带佛光莲座的菩萨像,字为“敕孙昙采仙药山房”。西石之东侧刻有一篇文字,因年久风化,字迹多已漫漶不可辨认。据清代资料记载,此摩崖共69字,当时尚可辨识37字。其文为:“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初六日□□孙昙远行□□□至□□□元□□□□□□□□□□山海于□□见仙药□□□因□为□使□山房郡□□□之以俟来命

转自:3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